用于无人机的动力承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301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动力承重结构,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承重部件、减震部件和动力机构。承重部件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减震部件包括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第一弹性组件套设在第一限位杆的外部,第二弹性组件套设在第二限位杆的外部。动力机构包括第一舵机和第二舵机,第一舵机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转轴;第二舵机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转轴。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在无人机处于各种飞行姿态中,都能随时对玻璃门窗进行射击;减弱射击所产生的后坐力,稳定无人机的飞行姿态,有利于及时帮助高层住宅中的受困人员逃生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无人机的动力承重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动力承重结构。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无人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无人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信息采集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无人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对于无人机而言,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机身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制作而成。无人机主要是由机身、机翼和位于机头的螺旋桨,以及搭载在无人机上的摄像机来构成。通常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操作人员并配合机载动力的情况下进行起飞,飞行的升力是通过机翼和位于机头的螺旋桨来提供。在发生高层火灾时,通过搭载在无人机上的摄像机来观察各楼层的火灾情况,再由消防云梯来解救受困人员。然而高层住宅的玻璃门窗难以击碎,导致营救人员难以进入室内,室内的受困人员也难以逃出,从而不利于受困人员及时进行逃生。若依靠无人机的发射部件对玻璃进行射击,则强大的后坐力将损坏无人机机身,干扰无人机的稳定飞行。同时,由于无人机和发射部件为一体成型的固定结构,若依靠无人机携带的发射部件对玻璃门窗进行射击,则发射部件的瞄准方向受到无人机飞行姿态(如倾斜等)的限制,无法随时对玻璃门窗进行射击,导致难以及时帮助受困人员逃生。综上所述,在现有的无人机技术中,无人机无法在各种飞行姿态中,随时对玻璃门窗进行射击;若对玻璃门窗进行射击,则射击的后坐力将干扰无人机的飞行姿态,不利于及时帮助高层住宅中的受困人员逃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无人机无法在各种飞行姿态中,随时对玻璃门窗进行射击;若对玻璃门窗进行射击,则射击的后坐力将干扰无人机的飞行姿态,不利于及时帮助高层住宅中的受困人员逃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动力承重结构,所述用于无人机的动力承重结构包括承重部件,所述承重部件包括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设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一卡接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一限位区;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设置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和第二卡接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端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二限位区;其中,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是所述第一支撑臂对立的两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是所述第二支撑臂对立的两端;减震部件,所述减震部件包括: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设置有第一紧固端和第二紧固端,所述第一紧固端和第一基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紧固端和第二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设置有第三紧固端和第四紧固端,所述第三紧固端和第三基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四紧固端和第四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杆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外部,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紧固端和所述第二紧固端之间;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外部,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位于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四紧固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紧固端和所述第二紧固端是所述第一限位杆对立的两端,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四紧固端是所述第二限位杆对立的两端;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舵机,所述第一舵机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一限位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一接口固定连接;第二舵机,所述第二舵机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二限位区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二接口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无人机的动力承重结构包括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外部,且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外部。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无人机的动力承重结构包括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紧固端和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无人机的动力承重结构包括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紧固端和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无人机的动力承重结构包括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外部,且所述第四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外部。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无人机的动力承重结构包括所述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无人机的动力承重结构包括所述第四弹簧位于所述第四紧固端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动力承重结构,通过将第一支撑臂的第一端和第一卡接座固定连接,第二支撑臂的第三端和第二卡接座固定连接。在第二端上设置第一安装孔和第一限位区,在第四端上设置第二安装孔和第二限位区。将减震部件中第一限位杆穿过设置在第一支撑臂中第二端上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弹性组件套设在第一限位杆的外部,使第一弹性组件位于第一紧固端和第二紧固端之间;减震部件中第二限位杆穿过设置在第二支撑臂中第四端上的第二安装孔,第二弹性组件套设在第二限位杆的外部,使第二弹性组件位于第三紧固端和第四紧固端之间。将第一限位杆的第一紧固端和第一侧面上的第一基座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杆的第二紧固端和第二基座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杆的第三紧固端和第二侧面上的第三基座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杆的第四紧固端和第四基座固定连接。再将动力机构中第一舵机的第一壳体和第一限位区固定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一接口固定连接;第二舵机中第二壳体和第二限位区连接,第二转轴和第二接口固定连接。在实际操作中,无人机移动到指定高度之后,可以通过第一转轴和/或第二舵机的运转,来带动管体的转动,根据无人机的飞行姿态,来调节射出端所指的方向,使待射物所射出的方向指向目标区域(如窗口);无人机射击后所产生的后坐力,将迫使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发射弹性形变,以将后坐力产生的能力转化为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的弹性势能,继而减弱后坐力对无人机的不利影响。从而达到在无人机处于各种飞行姿态中,都能随时对玻璃门窗进行射击;减弱射击所产生的后坐力,稳定无人机的飞行姿态,有利于及时帮助高层住宅中的受困人员逃生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投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投射装置的俯视图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投射装置的左视图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投射装置的右视图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投射装置的正视图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投射装置的后视图示意图;附图说明:100—发射部件,110—射出端,120—管体,121—第一侧面,122—第二侧面,123—中空部,124—第一基座,125—第二基座,126—第三基座,127—第四基座,130—装卸端,131—入弹口,132—控制开关,140—待射物,150—第一定位区,160—第二定位区,170—第三定位区,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动力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无人机的动力承重结构包括:承重部件,所述承重部件包括: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设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一卡接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一限位区;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设置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和第二卡接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端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二限位区;其中,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是所述第一支撑臂对立的两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是所述第二支撑臂对立的两端;减震部件,所述减震部件包括: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设置有第一紧固端和第二紧固端,所述第一紧固端和第一基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紧固端和第二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设置有第三紧固端和第四紧固端,所述第三紧固端和第三基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四紧固端和第四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杆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外部,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紧固端和所述第二紧固端之间;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外部,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位于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四紧固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紧固端和所述第二紧固端是所述第一限位杆对立的两端,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四紧固端是所述第二限位杆对立的两端;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舵机,所述第一舵机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一限位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一接口固定连接;第二舵机,所述第二舵机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二限位区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二接口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动力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无人机的动力承重结构包括:承重部件,所述承重部件包括: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设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一卡接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一限位区;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设置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和第二卡接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端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二限位区;其中,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是所述第一支撑臂对立的两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是所述第二支撑臂对立的两端;减震部件,所述减震部件包括: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设置有第一紧固端和第二紧固端,所述第一紧固端和第一基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紧固端和第二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设置有第三紧固端和第四紧固端,所述第三紧固端和第三基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四紧固端和第四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杆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外部,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紧固端和所述第二紧固端之间;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外部,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位于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四紧固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紧固端和所述第二紧固端是所述第一限位杆对立的两端,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四紧固端是所述第二限位杆对立的两端;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舵机,所述第一舵机包括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