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学放能反应驱动的全软体水下机器人实验平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下软体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化学放能反应驱动的全软体水下机器人实验平台。
技术介绍
应用全软体材料制造的软体机器人,在软体机器人行业有重要的意义。全软体机器人的优点在于其质量轻、自由度高和反侦察性强,但全软体机器人因其材料形变的强非线性和驱动方法的缺少,具有较大的设计和制造难度。世界上首个全软体机器人由美国哈佛大学于2016年提出,为软体机器人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分支,但世界上现有的全软体机器人均存在响应速度慢、输出力小和运动幅度小等问题。化学放能反应作为软体机器人驱动方法于2014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提出,化学放能反应的优点在于其响应速度极快、输出力大和恢复迅速,但因其爆炸过程过于快速,导致该驱动方法与软体材料进行耦合时产生了极大的难度。同时,借助化学放能反应作为软体水下机器人的驱动方法,可攻克软体机器人作为水下装备的瞬变速避障、瞬变速打击和快速起动等行业难题。水母因其脉冲喷射和游动耦合、瞬变速与高灵活性的运动特点,成为各材料在水下仿生机器人上的重要应用目标。目前已研究出的水下软体机器人中,有由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学放能反应驱动的全软体水下机器人实验平台,包括化学能反应驱动装置、全软体水下机器人(8)、水槽(7)和光学防震实验平台(9),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能反应驱动装置包括:燃料气瓶(101)、助燃气瓶(102)、流量阀(3)、单向阀(4)、汇流阻火器(5)、流体‑脉冲复合管(6)和脉冲激励装置(13),所述燃料气瓶(101)和助燃气瓶(102)上均设有调压阀(2)并均通过气管与流量阀(3)连接,所述流量阀(3)设置有两路出口,两路出口管路上均设有单向阀(4),所述单向阀(4)出口管路与脉冲激励装置(13)与汇流于汇流阻火器(5),所述汇流阻火器(5)通过流体‑脉冲复合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放能反应驱动的全软体水下机器人实验平台,包括化学能反应驱动装置、全软体水下机器人(8)、水槽(7)和光学防震实验平台(9),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能反应驱动装置包括:燃料气瓶(101)、助燃气瓶(102)、流量阀(3)、单向阀(4)、汇流阻火器(5)、流体-脉冲复合管(6)和脉冲激励装置(13),所述燃料气瓶(101)和助燃气瓶(102)上均设有调压阀(2)并均通过气管与流量阀(3)连接,所述流量阀(3)设置有两路出口,两路出口管路上均设有单向阀(4),所述单向阀(4)出口管路与脉冲激励装置(13)与汇流于汇流阻火器(5),所述汇流阻火器(5)通过流体-脉冲复合管(6)与放置在充满液体的水槽(7)中的全软体水下机器人(8)连接;所述水槽(7)两端分别设置有头部流体通道(1401)和尾部流体通道(1402),所述水槽(7)上方设有高速相机(11)和红外热像仪(12);所述光学防震实验平台(9)上设有保持架(10),所述高速相机(11)和红外热像仪(12)均与保持架(10)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放能反应驱动的全软体水下机器人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脉冲复合管(6)由气管与穿进气管的导线组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化学放能反应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旸,贺治国,朱瑞,陈敬瑶,沈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