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铁两用舵轮车构架及舵轮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机械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公铁两用舵轮车构架及舵轮车。
技术介绍
国内外市场上,在无动力重型装备、大型设备维护检修中,对其的移动、搬运等公铁两用车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承载和牵引力都有限,使用范围受到限制较大。现有市场的公铁两用舵轮牵引车构架多为平板车四方结构,平板梁、矩形梁等较多,其重心偏低,形式老套,功能单一、构架结构功能单一,大牵引力的构架结构承载有限,牵引国铁容易发挥不出牵引力;重载的构架由于其结构的原因无法满足大的牵引力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公铁两用舵轮车构架及舵轮车,在满足重载平移,大牵引力的需求基础上,还满足国铁、地铁车钩互换安装要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人力与物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公铁两用舵轮车构架,包括边梁、牵引梁、车钩座和连接柱,边梁有两个,且相互之间平行设置,牵引梁有两个,分别位于边梁的两端,且牵引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边梁固定连接,牵引梁的外侧均连接有车钩座,每个边梁的两端的下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边梁和牵引梁均为由上盖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铁两用舵轮车构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梁(1)、牵引梁(2)、车钩座(3)和连接柱(4),边梁(1)有两个,且相互之间平行设置,牵引梁(2)有两个,分别位于边梁(1)的两端,且牵引梁(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边梁(1)固定连接,牵引梁(2)的外侧均连接有车钩座(3),每个边梁(1)的两端的下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边梁(1)和牵引梁(2)均为由上盖板、下盖板以及分别位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两侧的立板组成的空腔结构,且下盖板上间隔设置有垂直于下盖板的筋板(8),筋板(8)与上盖板之间不接触,且边梁(1)以及牵引梁(2)的中部均为向下的凹陷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铁两用舵轮车构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梁(1)、牵引梁(2)、车钩座(3)和连接柱(4),边梁(1)有两个,且相互之间平行设置,牵引梁(2)有两个,分别位于边梁(1)的两端,且牵引梁(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边梁(1)固定连接,牵引梁(2)的外侧均连接有车钩座(3),每个边梁(1)的两端的下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边梁(1)和牵引梁(2)均为由上盖板、下盖板以及分别位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两侧的立板组成的空腔结构,且下盖板上间隔设置有垂直于下盖板的筋板(8),筋板(8)与上盖板之间不接触,且边梁(1)以及牵引梁(2)的中部均为向下的凹陷的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两用舵轮车构架,其特征在于:边梁(1)的边梁上盖板(101)和边梁下盖板(102)平行设置,边梁上盖板(101)和边梁下盖板(102)两侧的边梁立板(103)垂直于边梁上盖板(101)和边梁下盖板(102),边梁上盖板(101)和边梁下盖板(102)的中部为向下的凹陷,边梁上盖板(101)和边梁下盖板(102)的两端向同一侧伸出有边梁连接板(104),边梁上盖板(101)伸出的边梁连接板(104)比边梁下盖板(102)伸出的边梁连接板(104)短,边梁连接板(104)、边梁上盖板(101)和边梁下盖板(102)与牵引梁(2)的两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铁两用舵轮车构架,其特征在于:牵引梁(2)成倒立的“几”字形,牵引梁(2)包括牵引梁上盖板(201)和牵引梁下盖板(202)以及垂直于牵引梁上盖板(201)和牵引梁下盖板(202)的牵引梁立板(203),牵引梁立板(203)的两端伸出牵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道鹏,卢成龙,李娜,杨玉新,杨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