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凹底架及多式联运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式联运车,具体地指一种凹底架及多式联运车。
技术介绍
多式联运车可以满足载运公路半挂车工况和载运20ft至53ft等多种规格集装箱工况,受车辆载重和限界限制,该型车可采用落下孔式凹底架结构,凹底部下层可装载1个40英尺或2个20英尺的集装箱,上层可装载1个大于或等于40英尺的集装箱。如图1所示,现有铁路车辆的凹底部横梁为上、下盖板的组焊结构,横梁4与侧梁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由于横梁4与侧梁3为刚性连接,两者之间无相对移动及转动自由度。随着铁路运输经济发展的需要,多式联运车的载重量将进一步提高,凹底架承受的载荷将增大,受所承载货物的重量、货物装卸时产生的冲击和晃动以及运输过程中车辆振动的影响,现有铁路车辆在底部横梁与侧梁的连接部位容易产生疲劳裂纹,破坏了结构的稳定性,限制了现有铁路车辆承受的载荷量,无法满足多式联运的要求。因此,亟需一种承载能力大、抗疲劳破坏能力强的凹底架及多式联运车以满足国内外大力发展多式联运装备运输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凹底架及多式联运车,该凹底架的横梁与侧梁间通过铰接方式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凹底架,包括中部底架(1)和设置在中部底架(1)两端的端部底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底架(1)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侧梁(3),两根所述侧梁(3)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沿其长度方向的间隔布置的横梁(4),所述横梁(4)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同侧侧梁(3)上的铰接座(5)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底架,包括中部底架(1)和设置在中部底架(1)两端的端部底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底架(1)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侧梁(3),两根所述侧梁(3)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沿其长度方向的间隔布置的横梁(4),所述横梁(4)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同侧侧梁(3)上的铰接座(5)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3)包括横板(3.1)、竖板(3.2)以及弧形板(3.3),所述横板(3.1)的底端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U形板(3.4),所述竖板(3.2)的底端与横板(3.1)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竖板(3.2)的顶端与弧形板(3.3)的下边沿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凹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4)的两端设置有用于与铰接座(5)铰接的连接头(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凹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6)上设置有用于与横梁(4)端部焊接的塞焊孔(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凹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5)包括上连接板(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刘凤伟,苏利杰,李晓军,刘翀原,任丽娟,黄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