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岚霖专利>正文

一种报废车辆外壳塑料钣金分选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9704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报废汽车破碎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报废车辆外壳塑料钣金分选回收装置,包括电机、凸轮、筒体、第一碟形隔板、第二碟形隔板、冲击模块、送料板、出料口、分选模块,筒体顶端固定设置电机,电机输出轴与凸轮转轴固连,筒体内部上方设置第一碟形隔板和第二碟形隔板,第一碟形隔板和第二碟形隔板之间设有冲击模块,筒体下方侧壁上设有出料口,第二碟形隔板下方设有送料板,送料板向出料口方向倾斜,筒体外侧设有分选模块,电机带动凸轮转动,使凸轮可以间歇式挤压冲击模块,当车架进入筒体内部,冲击模块对车架进行撞击,实现车架破碎,再通过出料口进入分选模块实现金属与塑料的分离,有效的提高了车架破碎分选的效率。

A Separation and Recovery Device for Plastic Sheet Metal of Waste Vehicle Shell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crap automobile crushing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scrap automobile shell plastic sheet metal sorting and recovery device, which includes motor, cam, cylinder, first disc separator, second disc separator, impact module, feeding plate, outlet and sorting module, motor is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cylinder, motor output shaft is fixed with cam shaft,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disc separator. A disc-shaped baffle and a second disc-shaped baffle are provided with an impact module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disc-shaped baffles. The lower side wall of the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The lower side of the second disc-shaped baffle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plate. The feeding plate inclines towards the outlet. The outside side of the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sorting module. The motor drives the cam to rotate, so that the cam can intermittently extrude the impact module when the frame enters the cylinder body. In the interior, the impact module impacts the frame to break the frame, and then the metal and plastic are separated by entering the sorting module through the outlet, 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frame breaking and sor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报废车辆外壳塑料钣金分选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报废汽车破碎
,具体的说是一种报废车辆外壳塑料钣金分选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引起广泛关注,由此带来的汽车回收利用领域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数据显示作为世界汽车第一产销大国,我国2013年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2000万辆,也是连续第五年位居全球第一。截止2013年末,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37亿辆,按照每年5%的退役或者报废量,年退役汽车为685万辆。预计到2020年,我国退役汽车将超过1000万辆,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日益庞大的退役汽车,既是保护环境的需要,更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发展需要。因此,对退役汽车车身进行高效回收再利用是刻不容缓的。而在循环利用退役汽车车身之前,要先对其进行破碎。在报废汽车拆卸过程中对于汽车的车架及其部分内饰,一般无法进行精细化拆解了,这时一般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了,将金属和塑料粉碎成小片,然后进行分选,将金属和塑料进行分类回收利用,现有的没有专用的相关设备,大多采用人工分选,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报废车辆外壳塑料钣金分选回收装置,通过设置冲击模块,当电机带动凸轮转动,使凸轮可以间歇式挤压冲击模块的压板,利用压板连接的双向气缸和固连在筒体内壁上的单向气缸推动冲击块实现左右移动,当车架通过第一碟形隔板斜坡滑落至进料口进入筒体内部,左右移动的冲击块能够对车架进行左右撞击,实现车架破碎,再通过第二碟形隔板的落料口落至送料板,利用自重在送料板上滑落至出料口,进入分选模块实现金属与塑料的分离,有效的提高了车架破碎分选的效率,同时在筒体轴向设置至少两组冲击模块,可以实现对车架的多次破碎,提高破碎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报废车辆外壳塑料钣金分选回收装置,包括电机、凸轮、筒体、第一碟形隔板、第二碟形隔板、冲击模块、送料板、出料口、分选模块,所述筒体顶端固定设置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与凸轮转轴固连,所述筒体内部上方设置第一碟形隔板,所述第一碟形隔板端面与筒体内壁固连,所述第一碟形隔板内凹处向下,所述第一碟形隔板下方设置第二碟形隔板,所述第二碟形隔板端面与筒体内壁固连,所述第二碟形隔板内凹处向上,所述第一碟形隔板和第二碟形隔板之间设有冲击模块,所述第一碟形隔板上位于冲击模块上方设有配合冲击模块的进料口,所述冲击模块的下方位于第二碟形隔板上设有落料口,所述冲击模块沿筒体周向至少设置一个,所述冲击模块包括压板、固定架、双向气缸、冲击块、单向气缸,所述固定架上端与第一碟形隔板固连,所述固定架下端与第二碟形隔板固连,所述固定架的一侧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双向气缸,所述双向气缸一端的活塞杆滑动穿过固定架并且通过压板与凸轮接触,所述压板与固定架之间通过弹簧复位,所述双向气缸的另一端的活塞杆端头固连冲击块的一侧,所述冲击块另一侧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单向气缸,所述单向气缸一端与筒体内壁固连,所述单向气缸另一端的活塞杆端头与冲击块固连,所述单向气缸与冲击块之间通过弹簧复位,所述筒体下方侧壁上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二碟形隔板下方设有送料板,所述送料板向出料口方向倾斜,所述筒体外侧设有分选模块,所述分选模块位于筒体出料口一侧,工作时,电机带动凸轮转动,使凸轮可以间歇式挤压压板,利用压板连接的双向气缸和固连在筒体内壁上的单向气缸推动冲击块实现左右移动,当车架通过第一碟形隔板斜坡滑落至进料口进入筒体内部,左右移动的冲击块配合进料口能够对车架进行左右撞击剪切,实现车架破碎,再通过第二碟形隔板的落料口落至送料板,利用自重在送料板上滑落至出料口,进入分选模块实现金属与塑料的分离,有效的提高了车架破碎分选的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分选模块包括水箱、安装座、平衡杆、第一料桶、第二料桶、带有单向阀的出气口、收集桶,所述水箱一侧为筒体外壁,所述水箱上端固定设置一个安装座,所述平衡杆中间部位铰接在安装座上,所述平衡杆位于筒体一端通过连杆铰接第一料桶,所述平衡杆另一端通过连杆铰接第二料桶,所述第一料桶和第二料桶可以在水箱内壁上上下滑动,所述第二料桶比第一料桶重,所述水箱一侧通过管道连接一个收集桶,所述水箱底部和位于筒体外壁的一侧均设有带有单向阀的出气口,所述带有单向阀的出气口通过气管与冲击模块中的单向气缸相连,工作时,当破碎的车架通过出料口进入分选模块的第一料桶,当第一料桶重量超过第二料桶时向下滑落至水箱内,车架碎片中在自重的作用下滑落至水中,使车架碎片中的塑料漂浮金属下沉实现分离,同时利用冲击模块的单向气缸产生的气流,通过带有单向阀的出气口将漂浮在水面上的塑料吹向第二料桶方向,当第一料桶内车架碎片滑落后在第二料桶的重力下向上滑动回到出料口位置,第二料桶落入水中利用水流的作用将塑料收集进桶内,当第一料桶工作下滑时第二料桶抬起,通过管道将塑料送入收集桶中实现分选,有效的提高了分选的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水箱内设有浮块,所述浮块漂浮在水面上,所述浮块通过连杆与水箱上端内壁铰接,工作时,浮块随着带有单向阀的出气口出来的气流在水面发生摆动,实现搅动的效果,使车架碎片可以跟好的在水中分离,有效的提高了分选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筒体出料口处设有配合第一料桶的闸门,所述闸门滑动安装在筒体外壁上,工作时,当第一料桶下落时闸门随之下落并封闭出料口,防止车架碎片漏出,当第一料桶上升使推动闸门开启,车架碎片滑落进第一料桶内,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冲击模块沿筒体轴向设置至少两组,相邻两组冲击模块配合的凸轮相互交错设置,工作时,轴向设置至少两组冲击模块,可以实现对车架的多次破碎,提高破碎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冲击模块,当电机带动凸轮转动,使凸轮可以间歇式挤压冲击模块的压板,利用压板连接的双向气缸和固连在筒体内壁上的单向气缸推动冲击块实现左右移动,当车架通过第一碟形隔板斜坡滑落至进料口进入筒体内部,左右移动的冲击块配合进料口能够对车架进行左右撞击剪切,实现车架破碎,再通过第二碟形隔板的落料口落至送料板,利用自重在送料板上滑落至出料口,进入分选模块实现金属与塑料的分离,有效的提高了车架破碎分选的效率,同时在筒体轴向设置至少两组冲击模块,可以实现对车架的多次破碎,提高破碎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分选模块,当破碎的车架通过出料口进入分选模块的第一料桶,当第一料桶重量超过第二料桶时向下滑落至水箱内,车架碎片中在自重的作用下滑落至水中,使车架碎片中的塑料漂浮金属下沉实现分离,同时利用冲击模块的单向气缸产生的气流,通过带有单向阀的出气口将漂浮在水面上的塑料吹向第二料桶方向,当第一料桶内车架碎片滑落后在第二料桶的重力下向上滑动回到出料口位置,第二料桶落入水中利用水流的作用将塑料收集进桶内,当第一料桶工作下滑时第二料桶抬起,通过管道将塑料送入收集桶中实现分选,有效的提高了分选的效率,同时在水箱内设置浮块,浮块随着带有单向阀的出气口出来的气流在水面发生摆动,实现搅动的效果,使车架碎片可以跟好的在水中分离,有效的提高了分选的效果。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出料口设置闸门,当分选模块中的第一料桶下落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报废车辆外壳塑料钣金分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凸轮(2)、筒体(3)、第一碟形隔板(4)、第二碟形隔板(5)、冲击模块(6)、送料板(7)、出料口(8)、分选模块(9),所述筒体(3)顶端固定设置电机(1),所述电机(1)输出轴与凸轮(2)转轴固连,所述筒体(3)内部上方设置第一碟形隔板(4),所述第一碟形隔板(4)端面与筒体(3)内壁固连,所述第一碟形隔板(4)内凹处向下,所述第一碟形隔板(4)下方设置第二碟形隔板(5),所述第二碟形隔板(5)端面与筒体(3)内壁固连,所述第二碟形隔板(5)内凹处向上,所述第一碟形隔板(4)和第二碟形隔板(5)之间设有冲击模块(6),所述第一碟形隔板(4)上位于冲击模块(6)上方设有配合冲击模块(6)的进料口(41),所述冲击模块(6)的下方位于第二碟形隔板(5)上设有落料口(51),所述冲击模块(6)沿筒体(3)周向至少设置一个,所述冲击模块(6)包括压板(61)、固定架(62)、双向气缸(63)、冲击块(64)、单向气缸(65),所述固定架(62)上端与第一碟形隔板(4)固连,所述固定架(62)下端与第二碟形隔板(5)固连,所述固定架(62)的一侧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双向气缸(63),所述双向气缸(63)一端的活塞杆滑动穿过固定架(62)并且通过压板(61)与凸轮(2)接触,所述压板(61)与固定架(62)之间通过弹簧复位,所述双向气缸(63)的另一端的活塞杆端头固连冲击块(64)的一侧,所述冲击块(64)另一侧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单向气缸(65),所述单向气缸(65)一端与筒体(3)内壁固连,所述单向气缸(65)另一端的活塞杆端头与冲击块(64)固连,所述单向气缸(65)与冲击块(64)之间通过弹簧复位,所述筒体(3)下方侧壁上设有出料口(8),所述第二碟形隔板(5)下方设有送料板(7),所述送料板(7)向出料口(8)方向倾斜,所述筒体(3)外侧设有分选模块(9),所述分选模块(9)位于筒体(3)出料口(8)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报废车辆外壳塑料钣金分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凸轮(2)、筒体(3)、第一碟形隔板(4)、第二碟形隔板(5)、冲击模块(6)、送料板(7)、出料口(8)、分选模块(9),所述筒体(3)顶端固定设置电机(1),所述电机(1)输出轴与凸轮(2)转轴固连,所述筒体(3)内部上方设置第一碟形隔板(4),所述第一碟形隔板(4)端面与筒体(3)内壁固连,所述第一碟形隔板(4)内凹处向下,所述第一碟形隔板(4)下方设置第二碟形隔板(5),所述第二碟形隔板(5)端面与筒体(3)内壁固连,所述第二碟形隔板(5)内凹处向上,所述第一碟形隔板(4)和第二碟形隔板(5)之间设有冲击模块(6),所述第一碟形隔板(4)上位于冲击模块(6)上方设有配合冲击模块(6)的进料口(41),所述冲击模块(6)的下方位于第二碟形隔板(5)上设有落料口(51),所述冲击模块(6)沿筒体(3)周向至少设置一个,所述冲击模块(6)包括压板(61)、固定架(62)、双向气缸(63)、冲击块(64)、单向气缸(65),所述固定架(62)上端与第一碟形隔板(4)固连,所述固定架(62)下端与第二碟形隔板(5)固连,所述固定架(62)的一侧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双向气缸(63),所述双向气缸(63)一端的活塞杆滑动穿过固定架(62)并且通过压板(61)与凸轮(2)接触,所述压板(61)与固定架(62)之间通过弹簧复位,所述双向气缸(63)的另一端的活塞杆端头固连冲击块(64)的一侧,所述冲击块(64)另一侧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单向气缸(65),所述单向气缸(65)一端与筒体(3)内壁固连,所述单向气缸(65)另一端的活塞杆端头与冲击块(64)固连,所述单向气缸(65)与冲击块(64)之间通过弹簧复位,所述筒体(3)下方侧壁上设有出料口(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岚霖
申请(专利权)人:倪岚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