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867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其用于调节气化炉渣口的流通面积,所述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包括阀体、阀座、第一阀板、第二阀板,所述阀体位于渣口的上方,且在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所述阀座,所述阀体中部开设贯穿所述阀座的第一通孔,所述阀座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上下叠置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在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的中部开设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提供的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其可以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大小,进而有效地提高碳转化率,从而增加合成气有效成分,减少残碳含量,确保气化炉高效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化炉
,具体涉及一种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
技术介绍
气化炉渣口的大小对气化炉内的气化反应至关重要。渣口变小可增加气化反应的时间,进而增加合成气有效成分,减少残碳含量,提高气化效率;但渣口过小会增加渣口磨损,减小使用周期;反之,渣口变大则减小气化反应的时间,降低合成气有效成分,增大残碳含量,降低气化效率,所以,合适的渣口面积是确保气化炉内气化反应高效运行的前提。尤其是在煤种变化大的情况下,及时调节渣口流通面积,是提高气化炉的气化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目前运行的气化炉渣口都是固定的,这导致了气化炉内的气化效率较低,尤其是煤种变化的情况下,这严重影响气化炉内的气化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气化炉渣口大小固定,从而导致气化炉内的气化效率偏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其用于调节气化炉渣口的流通面积,所述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包括阀体、阀座、第一阀板、第二阀板,所述阀体位于渣口的上方,且在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所述阀座,所述阀体中部开设贯穿所述阀座的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渣口连通,所述阀座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上下叠置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在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的中部开设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二通孔,当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在所述容纳腔内相对移动时,所述渣口的流通面积随之改变。优选地,所述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还包括第一执行机构、第二执行机构和连杆,所述第一执行机构和所述第二执行机构均位于气化炉的外部,且所述第一执行机构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阀板连接,所述第一执行机构带动所述连杆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阀板移动;所述第二执行机构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二阀板连接,所述第二执行机构带动所述连杆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阀板移动。优选地,所述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还包括气化炉出口法兰和填料,通过所述气化炉出口法兰将所述连杆固定于所述气化炉外壁,且所述气化炉出口法兰与所述连杆之间填充所述填料,所述填料的作用为密封。优选地,所述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还包括带有夹套结构的阀杆、第一阀板冷却水管、第二阀板冷却水管,且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均内部中空;通过所述阀杆将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分别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第一阀板冷却水管通过所述阀杆与所述第一阀板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阀板冷却水管通过所述阀杆与所述第二阀板的内部连通;在靠近所述第二通孔的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底部分别均匀设置排水孔。优选地,所述第一阀板冷却水管和第二阀板冷却水管均为耐高温高压的挠性金属软管,其随着所述阀杆的移动而自由伸缩。优选地,所述阀座在第一通孔的周边为刀刃结构,通过所述刀刃结构刮除移动的所述第一阀板或所述第二阀板表面的杂质。优选地,所述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还包括阀体冷却进水管和阀体冷却出水管,所述阀体内部中空形成容水腔,通过所述阀体冷却进水管和所述阀体冷却出水管将所述容纳腔与所述气化炉的外部连通。优选地,所述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阀座与所述第一阀板之间以及所述阀座与所述第二阀板之间,所述导轨用于对移动的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进行导向。优选地,所述第一执行机构和所述第二执行机构均为气动执行器或电动执行器。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执行机构和所述第二执行机构的带动下,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向相反的方向同步移动。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提供的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其包括阀体、阀座、第一阀板、第二阀板。其中,阀体位于渣口的上方,且在阀体的内部设置阀座;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上下叠置安装于阀座的容纳腔内,且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的中部开设与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二通孔。当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在容纳腔内相对移动时,渣口的流通面积随之改变。本技术的提供的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其可以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大小,进而有效地提高碳转化率,从而增加合成气有效成分,减少残碳含量,确保气化炉高效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的渣口在最大流通面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的渣口在最大流通面积时的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的渣口流通面积调节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的渣口流通面积调节后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图中:101-第一阀板,102-第二阀板,2-第二通孔,3-阀座,4-阀体,401-第一通孔,501-第一执行机构,502-第二执行机构,6-阀体冷却进水管,7-阀体冷却出水管,801-第一阀板冷却水管,802-第二阀板冷却水管,9-阀杆,10-连杆,11-气化炉,12-气化炉出口法兰,13-渣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其用于调节气化炉渣口的流通面积。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包括阀体4、阀座3、第一阀板101、第二阀板102。其中,阀体4位于渣口13的上方,且在阀体4的内部设置阀座3,阀体4中部开设贯穿阀座3的第一通孔401,且第一通孔401与渣口13连通;阀座3内部形成容纳腔,第一阀板101和第二阀板102上下叠置安装于容纳腔内;在第一阀板101和第二阀板102的中部开设与第一通孔401配合的第二通孔2;当第一阀板101和第二阀板102在容纳腔内相对移动时,渣口13的流通面积随之改变。通过改变第一阀板101和第二阀板102实现渣口13流通面积的改变,不仅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在煤种变化大的情况下,能够及时调节渣口13的流通面积,进而能够大大地提高气化炉11的气化效率。优选地,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还包括第一执行机构501、第二执行机构502和连杆10。优选地,第一执行机构501和第二执行机构502均为气动执行器或电动执行器。气动执行器和电动执行器可以大大地提高第一执行机构501和第二执行机构502调节第一阀板101和第二阀板102移动的精准度。具体地,第一执行机构501和第二执行机构502均位于气化炉11的外部,且第一执行机构501通过连杆10与第一阀板101连接,第一执行机构501带动连杆10移动,进而带动第一阀板101移动;第二执行机构502通过连杆10与第二阀板102连接,第二执行机构502带动连杆10移动,进而带动第二阀板102移动。优选地,在第一执行机构501和第二执行机构502的带动下,第一阀板101和第二阀板102向相反的方向同步移动,这可以连续、均匀、准确、定量地调节气化炉渣口13的流通面积。优选地,第一执行机构501和第二执行机构502均具有故障保持功能,当气源或电源故障时第一执行机构501和第二执行机构502位置保持不变,该功能保障了第一执行机构501和第二执行机构502在调节第一阀板101和第二阀板102相对移动时的安全性。另外,第一执行机构501和第二执行机构502均具有位移刻度指示和限位功能,这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一阀板101和第二阀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其用于调节气化炉渣口的流通面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包括阀体(4)、阀座(3)、第一阀板(101)、第二阀板(102),所述阀体(4)位于渣口(13)的上方,且在所述阀体(4)的内部设置所述阀座(3),所述阀体(4)中部开设贯穿所述阀座(3)的第一通孔(401),且所述第一通孔(401)与所述渣口(13)连通,所述阀座(3)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阀板(101)和第二阀板(102)上下叠置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在所述第一阀板(101)和所述第二阀板(102)的中部开设与所述第一通孔(401)配合的第二通孔(2),当所述第一阀板(101)和所述第二阀板(102)在所述容纳腔内相对移动时,所述渣口(13)的流通面积随之改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其用于调节气化炉渣口的流通面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包括阀体(4)、阀座(3)、第一阀板(101)、第二阀板(102),所述阀体(4)位于渣口(13)的上方,且在所述阀体(4)的内部设置所述阀座(3),所述阀体(4)中部开设贯穿所述阀座(3)的第一通孔(401),且所述第一通孔(401)与所述渣口(13)连通,所述阀座(3)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阀板(101)和第二阀板(102)上下叠置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在所述第一阀板(101)和所述第二阀板(102)的中部开设与所述第一通孔(401)配合的第二通孔(2),当所述第一阀板(101)和所述第二阀板(102)在所述容纳腔内相对移动时,所述渣口(13)的流通面积随之改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还包括第一执行机构(501)、第二执行机构(502)和连杆(10),所述第一执行机构(501)和所述第二执行机构(502)均位于气化炉(11)的外部,且所述第一执行机构(501)通过所述连杆(10)与所述第一阀板(101)连接,所述第一执行机构(501)带动所述连杆(10)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阀板(101)移动;所述第二执行机构(502)通过所述连杆(10)与所述第二阀板(102)连接,所述第二执行机构(502)带动所述连杆(10)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阀板(102)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还包括气化炉出口法兰(12)和填料,通过所述气化炉出口法兰(12)将所述连杆(10)固定于所述气化炉(11)外壁,且所述气化炉出口法兰(12)与所述连杆(10)之间填充所述填料,所述填料的作用为密封。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渣口流通面积的装置还包括带有夹套结构的阀杆(9)、第一阀板冷却水管(801)、第二阀板冷却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军马宏波岳军王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创晋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