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送型立体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45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8:42
一种传送型立体车库,包括至少一个输送立体支架、设于所述输送立体支架内侧的升降支架和设于所述输送立体支架间的传送驻车装置,所述传送驻车装置包括两块垂直于地面且间距等于所述输送立体支架内侧宽度的中间支撑板、一端固接所述中间支撑板另一端固接所述输送立体支架的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还包括挡车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存取车辆效率高,可适用于多种场合以填补城建缺憾、节约空间,不影响通行效率,车辆存放时安全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送型立体车库
本技术涉及新型停车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送型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目前社会因为城建的建筑建造的延迟性无法跟上社会中人们保有、使用车辆的数量,城市中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一般的立体停车库为横置于道路边的矩形形式,其占用土地的面积较大。同时在具有多层的情况下需要在每层都空出若干个空位用于各层升降车位之间的调度所用,利用率不高。且其倒车入位的停放形式对车库前方路面宽度有一定要求,无法适用于较小的道路使用。如公开号为CN202249050U的技术所述的一种传送带存取立体车库,其通过设置位于中部的传送平台将车辆升起并传送至位于传送平台侧面的泊车位进行停车。避免了传统立体泊车位需要各升降车位移动调整等效率较低的情况,同时可以减少占地面积。但同时还具有车辆进出方式效率不高、可转的升降台导致整体体积过大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适用于各种道路情况、停车方式简便、取用车辆方便、安全、节省有限的城市建筑空间的传送型立体车库。为实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送型立体车库,包括至少一个输送立体支架、设于所述输送立体支架内侧的升降支架和设于所述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送型立体车库,包括至少一个输送立体支架(13)、设于所述输送立体支架(13)内侧的升降支架(15)和设于所述输送立体支架(13)间的传送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立体支架(13)包括固接的升降电机固定板(11)、导向轮轴支撑板(1)和绕线轮轴支撑板(2),所述升降电机固定板(11)固接有轴端具有升降主动带轮(10)的升降电机(9);所述导向轮轴支撑板(1)设有端部固接有导向轮(3)的导向轮轴(7);所述绕线轮轴支撑板(2)设有绕线轮轴(4),所述绕线轮轴(4)固接有绕线轮(6)和升降从动带轮(5);所述升降主动带轮(10)通过升降传送带(8)连接所述升降从动带轮(5),所述绕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送型立体车库,包括至少一个输送立体支架(13)、设于所述输送立体支架(13)内侧的升降支架(15)和设于所述输送立体支架(13)间的传送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立体支架(13)包括固接的升降电机固定板(11)、导向轮轴支撑板(1)和绕线轮轴支撑板(2),所述升降电机固定板(11)固接有轴端具有升降主动带轮(10)的升降电机(9);所述导向轮轴支撑板(1)设有端部固接有导向轮(3)的导向轮轴(7);所述绕线轮轴支撑板(2)设有绕线轮轴(4),所述绕线轮轴(4)固接有绕线轮(6)和升降从动带轮(5);所述升降主动带轮(10)通过升降传送带(8)连接所述升降从动带轮(5),所述绕线轮(6)卷绕有钢丝绳(12);所述升降支架(15)顶部设有升降支架连接块(14),所述钢丝绳(12)一端与所述升降支架连接块(14)固接;所述升降支架(15)一侧设有第一横向传送电机支撑板(16)、固接于所述第一横向传送电机支撑板(16)的第一横向输送电机(17),所述第一横向输送电机(17)上固接有第一横向输送主动带轮(29),所述升降支架(15)底部水平设有第一横向输送带(22),所述第一横向输送带(22)一端设有第一横向输送从动带轮轴(20),所述第一横向输送从动带轮轴(20)端部设有第一横向输送从动带轮(19),所述第一横向输送主动带轮(29)通过第一横向输送同步带(18)连接所述第一横向输送从动带轮(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型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驻车装置包括两块垂直于地面且间距等于所述输送立体支架(13)内侧宽度的中间支撑板(26)、一端固接所述中间支撑板(26)另一端固接所述输送立体支架(13)的支撑底板(31);所述支撑底板(31)两端都设有端部固接第二横向输送从动带轮(28)的第二横向输送从动带轮轴(30),支撑底板(31)外侧设有连接所述第二横向输送从动带轮轴(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扬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