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8199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6:58
本申请公开一种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台、移动台、动力组件以及稳定组件;固定台与移动台相对设置,且固定台位于移动台的上方;动力组件包括驱动主体和传动件,驱动主体能够驱动传动件沿竖直方向移动,传动件与移动台相连,且能够带动移动台沿竖直方向移动;稳定组件包括剪叉式伸缩机构、顶端导向机构以及底端导向机构,剪叉式伸缩机构具有两个顶端节点以及两个底端节点,两个顶端节点中,其中一个顶端节点与固定台转动连接,另一个顶端节点与顶端导向机构转动连接,两个底端节点中,其中一个底端节点与移动台转动连接,另一个底端节点与底端导向机构转动连接。本申请所提供的升降装置能够提高升降装置的结构稳定性,有效抑制抖动和变形。

Lifting device

This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lifting device, including a fixed platform, a mobile platform, a power component and a stabilizing component; a fixed platform is set relative to the mobile platform, and the fixed platform is located above the mobile platform; a power component includes a driving body and a transmission component, the driving body can drive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to move vertically,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bile platform, and the mobile platform can be driven to move vertically. The stable component includes the Scissor-fork telescopic mechanism, the top-guiding mechanism and the bottom-guiding mechanism. The Scissor-fork telescopic mechanism has two top nodes and two bottom nodes. One of the top nodes is rotated with the fixed platform, the other is rotated with the top-guiding mechanism, and one of the bottom nodes is rotated with the top-guiding mechanism. The mobile table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and the other bottom node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guiding mechanism. The lifting device provided in this application can improve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the lifting device and effectively suppress jitter and de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装置
本申请涉及智能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各种智能化的巡检监控机器人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巡检监控范围越来越大,各监控点也是高低不同,高度差也越来越大,传统的只靠云台转动已不能全面覆盖监控范围。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做到立体监控的机器人,因此,升降装置应运而生。相关技术中的升降装置一般以电机驱动,以竖直方向上的单导轨配合滑块作为导向装置,采用滑轮原理升降。工作时,电机转动带动卷筒卷绕钢丝绳,上升时,钢丝绳不断被卷绕,带动下部的动滑轮向上运动,动滑轮同时带动与其固连的导轨向上运动,达到向下伸长的目的。由于采用竖直的单导轨配合滑块进行导向,因此随着高度差的加大,机构过于细长,导致结构极不稳定,易抖动、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台、移动台、动力组件以及稳定组件;所述固定台与所述移动台相对设置,且所述固定台位于所述移动台的上方;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驱动主体和传动件,所述驱动主体能够驱动所述传动件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移动台相连,且能够带动所述移动台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稳定组件包括剪叉式伸缩机构、顶端导向机构以及底端导向机构,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具有两个顶端节点以及两个底端节点,两个所述顶端节点中,其中一个所述顶端节点与所述固定台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顶端节点与所述顶端导向机构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底端节点中,其中一个所述底端节点与所述移动台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底端节点与所述底端导向机构转动连接。优选的,上述的升降装置中,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均包括若干呈X型结构的剪叉单元,所述剪叉单元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布,且相邻两个所述剪叉单元的相对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形成转动节点,并在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的最上方形成两个所述顶端节点,在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的最下方形成两个所述底端节点。优选的,上述的升降装置中,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所述顶端导向机构以及所述底端导向机构的数量相同,且均至少为两组。优选的,上述的升降装置中,各组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彼此平行排布,且各个所述顶端导向机构并排设置在所述固定台上,各个所述底端导向机构并排设置在所述移动台上,所述稳定组件还包括若干稳定连接杆,每根所述稳定连接杆均横向设置,且将相对设置的隶属不同的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中的剪叉单元相连。优选的,上述的升降装置中,所述稳定连接杆与所述剪叉单元的转动节点相连。优选的,上述的升降装置中,所述顶端导向机构包括顶端导向杆以及顶端导向块,所述顶端导向杆固定在所述固定台上,所述顶端导向块与所述顶端节点转动连接,且能够在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伸缩时沿所述顶端导向杆滑动;和/或所述底端导向机构包括底端导向杆以及底端导向块,所述底端导向杆固定在所述固定台上,所述底端导向块与所述底端节点转动连接,且能够在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伸缩时沿所述底端导向杆滑动。优选的,上述的升降装置中,所述顶端导向机构还包括顶端限位件,所述顶端限位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并限制所述顶端导向块的滑动;和/或所述底端导向机构还包括底端限位件,所述底端限位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并限制所述底端导向块的滑动。优选的,上述的升降装置中,所述传动件为柔性收卷体,所述驱动主体包括电机以及卷筒,所述柔性收卷体的一端缠绕在所述卷筒上,所述柔性收卷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台相固定,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卷筒转动并收放所述柔性收卷体,从而使所述柔性收卷体带动所述移动台沿竖直方向移动。优选的,上述的升降装置中,所述电限位组件包括电限位开关以及开关座,所述开关座固定在所述固定台上,所述电限位开关相对于与所述顶端导向机构转动连接的所述顶端节点固定设置;或者,所述开关座固定在所述移动台上,所述电限位开关相对于与所述底端导向机构转动连接的所述底端节点固定设置;所述电限位组件与所述驱动主体通信连接,当所述开关座与所述电限位开关相匹配时,所述驱动主体能够停止工作。优选的,上述的升降装置中,所述开关座的位置可调。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升降装置通过采用剪叉式伸缩机构配合顶端导向机构以及底端导向机构,能够提高升降装置的结构稳定性,有效抑制抖动和变形。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升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升降装置的顶部局部结构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升降装置的底部局部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0-固定台、100-安装孔、20-移动台、30-动力组件、300-驱动主体、300a-电机、300b-卷筒、300c-大带轮、300d-小带轮、300e-皮带、302-传动件/柔性收卷体、40-稳定组件、400-剪叉式伸缩机构、400a-剪叉单元、400b-转动节点、400c-顶端节点、400d-底端节点、402-顶端导向机构、402a-顶端导向杆、402b-顶端导向块、402c-顶端限位件、404-底端导向机构、404a-底端导向杆、404b-底端导向块、406-稳定连接杆、50-电限位组件、500-电限位开关、502-开关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请参考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台10、移动台20、动力组件30以及稳定组件40。其中,固定台10与移动台20相对设置,且固定台10位于移动台20的上方,动力组件30和稳定组件40则被设置于固定台10以及移动台20之间,将二者连接起来。本实施中的固定台10与移动台20均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平板状结构,其自身具有一定强度,能够承载其它部件。一般情况下,巡检监控机器人会具备水平移动装置,使用时,固定台10会被固定在水平移动装置的底部,从而将整个升降装置吊装在移动装置上,在移动台20上会固定一些监控设备。当水平移动装置移动时,能够带动固定台10移动,进而带动升降装置以及监控设备整体进行水平移动。而升降装置通过驱动组件30以及稳定组件40的作用,能够使移动台20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监控设备的竖直移动,实现监控设备的三维立体监控。具体地,如图1所示,动力组件30包括驱动主体300以及传动件302,其中,传动件302与移动台20相连,且能够带动移动台20沿竖直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传动件302可以为刚性材质,也可以为柔性材质,当为刚性材质时,传动件302可以同时为移动台20的上升和下降提供作用力,而当采用柔性材料时,由于传动件302很难对移动台20提供压力,因此此时传动件302主要起到提升移动台20以及防止移动台20下降的目的,而移动台20的下降则主要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台、移动台、动力组件以及稳定组件;所述固定台与所述移动台相对设置,且所述固定台位于所述移动台的上方;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驱动主体和传动件,所述驱动主体能够驱动所述传动件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移动台相连,且能够带动所述移动台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稳定组件包括剪叉式伸缩机构、顶端导向机构以及底端导向机构,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具有两个顶端节点以及两个底端节点,两个所述顶端节点中,其中一个所述顶端节点与所述固定台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顶端节点与所述顶端导向机构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底端节点中,其中一个所述底端节点与所述移动台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底端节点与所述底端导向机构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台、移动台、动力组件以及稳定组件;所述固定台与所述移动台相对设置,且所述固定台位于所述移动台的上方;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驱动主体和传动件,所述驱动主体能够驱动所述传动件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移动台相连,且能够带动所述移动台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稳定组件包括剪叉式伸缩机构、顶端导向机构以及底端导向机构,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具有两个顶端节点以及两个底端节点,两个所述顶端节点中,其中一个所述顶端节点与所述固定台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顶端节点与所述顶端导向机构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底端节点中,其中一个所述底端节点与所述移动台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底端节点与所述底端导向机构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均包括若干呈X型结构的剪叉单元,所述剪叉单元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布,且相邻两个所述剪叉单元的相对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形成转动节点,并在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的最上方形成两个所述顶端节点,在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的最下方形成两个所述底端节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所述顶端导向机构以及所述底端导向机构的数量相同,且均至少为两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彼此平行排布,且各个所述顶端导向机构并排设置在所述固定台上,各个所述底端导向机构并排设置在所述移动台上,所述稳定组件还包括若干稳定连接杆,每根所述稳定连接杆均横向设置,且将相对设置的隶属不同的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中的剪叉单元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连接杆与所述剪叉单元的转动节点相连。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向斌孙书文沈亮杨国伦刘介玮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万宁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