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014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汽车的A柱在嵌设加强板后会给驾驶员造成较大的视野盲区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侧边梁组件设置于汽车的车身上,侧边梁组件包括管状基体,该管状基体包括彼此相连或一体制成的A柱部分和支撑梁部分。与板状的A柱加强件相比,管状的A柱部分具有更好的抗弯能力,使汽车的前碰和小偏置碰的性能得到改善,极大地提升了汽车的碰撞性能和车身的顶压刚度。此外,上述设置还减小了A柱部分的宽度,使汽车A柱位置的宽度降低,减小了驾驶员的视野盲区,使驾驶员能够在更加开阔的视野中驾驶车辆,增大了行车安全系数,提升了驾驶体验。

Side beam assemblies for automobiles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ehicles, in particular to a side beam assembly for automobiles. The utility model aim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A-pillar of the existing automobile will cause a large blind area of vision to the driver after the reinforcement plate is embedded. For this purpose, the side beam assembly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arranged on the body of the vehicle, and the side beam assembly comprises a tubular matrix, which comprises a column A part and a supporting beam part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or formed by one body. Compared with plate A-pillar reinforcement, tubular A-pillar reinforcement has better bending resistance, which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front impact and small offset impact,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impact performance and the top pressure stiffness of the car body. In addition, the above settings also reduce the width of the A-pillar part, reduce the width of the position of the A-pillar, reduce the blind area of the driver's vision, enable the driver to drive the vehicle in a wider field of vision, increase the driving safety factor, and enhance the driving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
本技术属于交通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日益普及,汽车的安全性能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具体而言,A柱是汽车车身上的重要支撑件之一,其结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车身强度。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碰撞产生的能量会由保险杠、汽车前盖板等零件传递到A柱,因此A柱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才能够承受这种碰撞,以便保证A柱不会发生较大的弯曲形变,进而有效地防止了A柱发生严重形变而危及驾驶舱内乘员的生命的问题。为了提高A柱的整体强度,A柱内通常嵌设有加强板。上述强化A柱的方式的弊端在于:加强板具有一定的宽度,为了适应加强板的结构,A柱的宽度尺寸势必不会过小。在此情形下,每当汽车进行转弯时驾驶者的视野都会被过宽的A柱部分遮挡,从而使驾驶员在行车途中会存在较大的视野盲区,降低了行车时的安全性。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汽车的A柱在嵌设加强板后会给驾驶员造成较大的视野盲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所述汽车包括车身,所述侧边梁组件设置于所述车身上并且包括管状基体,所述管状基体包括彼此相连或一体制成的A柱部分和支撑梁部分。在上述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A柱部分和所述支撑梁部分的管壁厚度不相等。在上述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A柱部分的管壁厚度大于所述支撑梁部分。在上述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梁部分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位于所述A柱部分与所述第二管段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管段的管壁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管段。在上述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A柱部分、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的外径沿轴向保持一致。在上述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A柱部分的管壁厚度沿轴向保持一致;和/或所述第二管段的管壁厚度沿轴向保持一致;和/或所述第一管段的管壁厚度沿所述A柱部分至所述第二管段的方向变小。在上述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管段的管壁厚度沿所述A柱部分至所述第二管段的方向均匀变小。在上述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A柱部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汽车的配件的安装孔。在上述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侧边梁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管状基体外侧的侧围外板。在上述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侧边梁组件还包括:前横梁支架,其设置于所述管状基体上,所述汽车的前横梁通过所述前横梁支架连接至所述基体;和/或B柱内连板,其设置于所述管状基体上,所述汽车的B柱通过所述B柱内连板连接至所述管状基体;和/或中后横梁支架,其设置于所述管状基体上,所述汽车的中后横梁通过所述中后横梁支架连接至所述管状基体。在上述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前横梁支架、所述B柱内连板和中后横梁支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管状基体。在上述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侧边梁组件还包括A柱下板,所述A柱下板设置于所述A柱部分上,所述管状基体通过所述A柱下板连接至所述汽车的前围架。在上述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管状基体通过辊压工艺制作成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侧边梁组件设置于汽车的车身上,并且侧边梁组件包括管状基体,该管状基体包括彼此相连或一体制成的A柱部分和支撑梁部分。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与板状的A柱加强件相比,设置成管状的A柱部分的抗弯能力更好,当A柱受到力量冲击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A柱部分出现严重形变的可能,使汽车的前碰和小偏置碰的性能得到改善,极大地提升了汽车的碰撞性能和车身的顶压刚度。并且在此基础上,上述设置还减小了A柱部分的宽度,从而使汽车A柱位置的宽度降低,减小了驾驶员的视野盲区,使得驾驶员能够在更加开阔的视野中驾驶车辆,增大了行车安全系数,提升了驾驶体验。另一方面,设置为一体形式的A柱部分和支撑梁部分增强了汽车车身的整体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汽车的侧面在受到冲撞时发生严重变形的可能,且无需将A柱部分和支撑梁部分分步组装,简化了汽车车身的总体装配流程。方案1:一种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所述汽车包括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梁组件设置于所述车身上并且包括管状基体,所述管状基体包括彼此相连或一体制成的A柱部分和支撑梁部分。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部分和所述支撑梁部分的管壁厚度不相等。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部分的管壁厚度大于所述支撑梁部分。方案4:根据方案3所述的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部分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位于所述A柱部分与所述第二管段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管段的管壁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管段。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部分、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的外径沿轴向保持一致。方案6:根据方案5所述的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部分的管壁厚度沿轴向保持一致;和/或所述第二管段的管壁厚度沿轴向保持一致;和/或所述第一管段的管壁厚度沿所述A柱部分至所述第二管段的方向变小。方案7:根据方案6所述的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的管壁厚度沿所述A柱部分至所述第二管段的方向均匀变小。方案8:根据方案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部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汽车的配件的安装孔。方案9:根据方案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梁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管状基体外侧的侧围外板。方案10:根据方案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梁组件还包括:前横梁支架,其设置于所述管状基体上,所述汽车的前横梁通过所述前横梁支架连接至所述管状基体;和/或B柱内连板,其设置于所述管状基体上,所述汽车的B柱通过所述B柱内连板连接至所述管状基体;和/或中后横梁支架,其设置于所述管状基体上,所述汽车的中后横梁通过所述中后横梁支架连接至所述管状基体。方案11:根据方案10所述的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支架、所述B柱内连板和中后横梁支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管状基体。方案12:根据方案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梁组件还包括A柱下板,所述A柱下板设置于所述A柱部分,所述管状基体通过所述A柱下板连接至所述汽车的前围架。方案13:根据方案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基体通过辊压工艺制作成型。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汽车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为:图1是本技术的侧边梁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边梁组件中管状基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边梁组件中管状基体的截面示意图,其中示出了设置于管状基体外侧的侧围外板。附图中:1、管状基体;11、A柱部分;111、安装孔;12、支撑梁部分;121、第一管段;122、第二管段;2、侧围外板;3、前横梁支架;4、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所述汽车包括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梁组件设置于所述车身上并且包括管状基体,所述管状基体包括彼此相连或一体制成的A柱部分和支撑梁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所述汽车包括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梁组件设置于所述车身上并且包括管状基体,所述管状基体包括彼此相连或一体制成的A柱部分和支撑梁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部分和所述支撑梁部分的管壁厚度不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部分的管壁厚度大于所述支撑梁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部分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位于所述A柱部分与所述第二管段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管段的管壁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管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部分、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的外径沿轴向保持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部分的管壁厚度沿轴向保持一致;和/或所述第二管段的管壁厚度沿轴向保持一致;和/或所述第一管段的管壁厚度沿所述A柱部分至所述第二管段的方向变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汽车的侧边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的管壁厚度沿所述A柱部分至所述第二管段的方向均匀变小。8.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鹏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