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007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支撑结构,涉及机械用具技术领域,主要解决了施工工地中管材分级后进行分别存放时需要对其进行倒运,通常利用抓钩逐根进行分选、抓取或搬移时,需要一一进行抓取,操作繁琐、费时长且工作量大的问题。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支撑结构,其包括支撑体和托持结构,所述的支撑体的第一端用于接地支撑,并且所述支撑体具有预设高度;所述托持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体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托持结构的第二端用于托持管体。本设备在管体的两端成对使用,结构简单实用,具有预设高度的支撑体替代地面以上的悬空高度,托持结构将管体抬起,使同一级别的管体相邻,统一抓取,降低工作难度,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Support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upporting structur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achinery and appliances. It mainly solves the problems of backward transportation when pipe materials are stored separately after grading in construction site. Usually, when pipe materials are sorted, grabbed or moved by grabbing hooks one by one, the operation is tedious, time-consuming and the workload is large. The main technical scheme adopted is: a support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body and a support structure, the first end of the support body is used for grounding support, and the support body has a preset height; the first end of the support structur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end of the support body,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support structure is used for the support tube body. The equipment is used in pairs at both ends of the pipe body.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The support body with preset height replaces the suspension height above the ground. The support structure lifts the pipe body so that the pipe body of the same level is adjacent to each other and grasps in a unified way. It reduces the difficulty of work,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staff and improves the work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用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石油勘探企业,指的是经过勘探发现储油区域,并利用专业设备和技术,在预先设定的地表位置处,向下或一侧钻出一定直径的圆柱孔眼,并钻达地下油气层进行采油工作,在上述一系列操作中要用到大量油管、钻杆之类的管材,这些管材使用了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分级,对同一级别的、存在同样问题的或者需要进行相同修复程序的管材进行整理并分别存放。但是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管材分级后进行分别存放时需要对其进行倒运,通常利用抓钩机逐根进行、分选、抓取或搬移时,需要一一进行抓取,操作繁琐、费时长且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撑结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施工工地中管材分级后进行分别存放时需要对其进行倒运,通常利用抓钩逐根进行分选、抓取或搬移时,需要一一进行抓取,操作繁琐、费时长且工作量大的问题,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结构,其包括:支撑体,所述的支撑体的第一端用于接地支撑,并且所述支撑体具有预设高度;托持结构,所述的托持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体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托持结构的第二端用于托持管体。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可选的,前述的一种支撑结构,其中所述的支撑体为可伸缩的支撑杆。可选的,前述的一种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支撑杆中部设有气缸伸缩结构,并且在所述支撑杆靠近地面的一端设有开关,用于控制气缸。可选的,前述的一种支撑结构,其中所述的所述托持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体的第二端呈900连接。可选的,前述的一种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托持结构为板状、棒状或V字形支脚状。可选的,前述的一种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托持结构为V字形支脚状,其封闭端的中心处通过连杆接于所述支撑体的第二端,其开放端用于支撑管体内壁。可选的,前述的一种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托持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体的第二端活动铰接或滑动连接,用于收纳和移动所述托持结构。可选的,前述的一种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支撑体的第一端设有底座,用于接地支撑。可选的,前述的一种支撑结构,其中所述底座下表面设有万向轮,用于移动设备。可选的,前述的一种支撑结构,其中所述的支撑体的中部设有扶手,用于推动所述的支撑体。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支撑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所述的支撑体与所述的托持结构相互配合,在管体的两端成对进行使用,在管体两端将管体托起,再对其他管体进行移动,将同级管体移至相邻并统一抓取,省时,相比于原本逐跟抓取方式降低工作难度,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相比于传统的全人工倒运这样的设置方式还能大幅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所述的支撑体针对各层管体设置预设高度,可以对应代替地面以上的悬空高度,使其能在对应高度上对管体进行托举;再则所述支撑体的第一端用于支撑在地面上,支撑稳固的同时无需人为的或机械对其进行二次固定,还能节约前期预设资源成本;另外,托持结构的一端与支撑体的一端相连,使用时将托持结构插入管体的内部进行托持与支撑,提高其安全系数,保证管体不会从托持结构上脱落;增强其实用性,推广性,对于降低人为工作的难度、强度均有显著效果,并且也可以用在非石油开采施工工地中,因而其使用范围及其广阔。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结构中托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支撑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石油勘探企业,指的是经过勘探发现储油区域,并利用专业设备和技术,在预先设定的地表位置处,向下或一侧钻出一定直径的圆柱孔眼,并钻达地下油气层进行采油工作,在上述一系列操作中要用到大量油管、钻杆之类的管材,这些管材使用了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分级,对同一级别的、存在同样问题的或者需要进行相同修复程序的管材进行整理并分别存放。但是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管材分级后进行分别存放时需要对其进行倒运,通常利用抓钩机逐根进行、分选、抓取或搬移时,需要一一进行抓取,操作繁琐、费时长且工作量大。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支撑结构,其主要包括支撑体1和托持结构2两部分,所述的支撑体1的第一端用于接地支撑,并且所述支撑体1具有预设高度;所述的托持结构2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体1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托持结构2的第二端用于托持管体。具体的,为了解决施工工地中管材分级后进行分别存放时需要对其进行倒运,通常利用抓钩逐根进行分选、抓取或搬移时,需要一一进行抓取,操作繁琐、费时长且工作量大的问题,前述的倒运是发生在管体使用一段时间后对其完成了检测分级之后,需要将分级后的管体按照对应的级别进行分别分级的统一存放,此时需要对其进行倒运的操作,而传统的倒运过程是对不同级别的管体逐一的进行抓取并摆放至其对应级别的存放处,但是按照此种操作方式进行作业的话劳动繁琐程度较高且员工的劳动强度较大,大部分工作量都是重复的无用功;因而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支撑结构,其主要包括支撑体1和托持结构2两部分,所述的支撑体1的第一端用于接地支撑,并且所述支撑体1具有预设高度;所述的托持结构2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体1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托持结构2的第二端用于托持管体;并且本技术提供的支撑结构在管体的两端成对配合使用;所述的支撑体1接地支撑,所述的支撑体1针对各层管体设置预设高度,可以对应代替地面以上的悬空高度,使所述的托持结构2于所述的支撑体1的上端在对应高度上由管口插入管体,将管体托举,然后在其下方将同一级别的管体滚动至相邻状态,而后统一抓取,进而减少抓取的次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再则所述支撑体1的第一端用于支撑在地面上,支撑稳固的同时无需人为的或机械对其进行二次固定,还能节约前期预设资源成本;另外,托持结构的一端与支撑体的一端相连,使用时将托持结构插入管体的内部进行托持与支撑,提高其安全系数,保证管体不会从托持结构上脱落。根据上述所列,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支撑体与所述的托持结构相互配合,在管体的两端成对进行使用,在管体两端将管体托起,再对其他管体进行移动,将同级管体移至相邻并统一抓取,省时,相比于原本逐跟抓取方式降低工作难度,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相比于传统的全人工倒运这样的设置方式还能大幅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所述的支撑体针对各层管体设置预设高度,可以对应代替地面以上的悬空高度,使其能在对应高度上对管体进行托举;再则所述支撑体的第一端用于支撑在地面上,支撑稳固的同时无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体,所述的支撑体的第一端用于接地支撑,并且所述支撑体具有预设高度;托持结构,所述的托持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体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托持结构的第二端用于托持管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体,所述的支撑体的第一端用于接地支撑,并且所述支撑体具有预设高度;托持结构,所述的托持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体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托持结构的第二端用于托持管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体为可伸缩的支撑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中部设有气缸伸缩结构,并且在所述支撑杆靠近地面的一端设有开关,用于控制气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持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体的第二端呈90°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持结构为板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通盛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