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材料,特别为一种人工挖孔桩砼护壁。目前,在人工挖孔灌桩施工过程中,常采用钢筋砼护壁。其施工时,先开挖一段,通常为一米,然后进行立模、绑扎钢筋,以及浇筑砼。待所浇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开挖下一段。由于现浇砼的强度增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故这种施工方法非常费时,一根桩常需一个月的时间;其次,由于护壁的形状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形,因此,大部分护壁的内径均大于设计桩径,因而桩身的现浇砼方量增加,造成浪费;并且,传统的砼护壁需要在井下进行立模、钢筋绑扎、浇筑砼等施工场地狭小,施工极为不便,而且质量也不易保证,常造成护壁厚薄不均的现象。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人工挖孔桩砼护壁。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施工速度快,护壁根据桩径大小进行预制,待挖开一段后,运至井下进行拼装也很简单;质量易于保证。不会发生护壁厚薄不均的情况。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人工挖孔桩砼护壁,其由若干节圆筒形砼护壁上下联接而成,每节圆筒形砼护壁由若干块弧形子护壁块依次连接组成,每节圆筒形砼护壁的各弧形子护壁块的上、下、前、后各联接端面均为阶梯状联接端面,各弧形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挖孔桩砼护壁,其特征在于它由若干节圆筒形砼护壁上下联接而成,每节圆筒形砼护壁由若干块弧形子护壁块依次连接组成,每节圆筒形砼护壁的各弧形子护壁块的上、下、前、后各联接端面均为阶梯状联接端面,各弧形子护壁块上、下间阶梯状联接端面凹凸位置相互错位,前、后间阶梯状联接端面的凹凸位置为首、尾两块弧形子护壁块凹凸位置相互一致,中间各块凹凸位置相互错位,首块弧形子护壁块前、后阶梯状联接端面与尾块弧形子护壁块前、后阶梯状联接端面间凹凸位置相互错位,首块子护壁块为内凹外凸,尾块子护壁块为外凹内凸,每节各弧形子护壁块间为企口形连接,首块子护壁块后端的阶梯状联接端面与其相邻的中间块弧形子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