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沉式多节人工挖孔桩用护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9840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20:11
一种下沉式多节人工挖孔桩用护壁,包括单节钢护壁、工作平台、支架、电葫芦和钢绞线,所述各节单节钢护壁从上到下依次套装,所述上方的单节钢护壁的下端面的套环的最大直径小于下方的单节钢护壁的上端面的通孔的内径,所述下方的单节钢护壁的上端面的卡环卡在上方的单节钢护壁的下端面的套环上,所述最上方的单节钢护壁的上端面有一圈固定端,所述工作平台的连接臂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固定端两侧,所述工作平台上有支架,所述电葫芦挂在支架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下沉式多节人工挖孔桩用护壁,该护壁模板由多个单节护壁套装而成,这块可根据需要进行组合,而且整体结构简单,拆卸方便,重复利用率高,安全性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沉式多节人工挖孔粧用护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挖孔桩施工辅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下沉式多节人工挖孔桩用护壁
技术介绍
人工挖孔桩,是用人力挖土、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桩。人工挖孔桩一般直径较粗,能够承载楼层较少且压力较大的结构主体,目前应用比较普遍。其优点是施工方便、速度较快、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挖孔桩要比木桩、混凝土打入桩抗震能力强,造价比冲锥冲孔、冲击锥冲孔、冲击钻机冲孔、回旋钻机钻孔、沉井基础节省,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考虑到施工人员的安全,通常需要在每向下挖一节桩孔后进行护壁浇筑,因此需要用到护壁模板。传统的护壁模板均由若干上小下大的梯形单元板拼合而成,其弊端主要有:安装拆卸不便、劳动强度大;拆卸过程中易损坏、难以多次重复使用。在本技术提出之前,人工挖孔桩护壁有三种形式,分别为红砖护壁、砼护壁和钢护筒护壁。这三种形式的护壁分别适应用于不同的地质情况,因材料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施工工艺。在地质情况较差的情况下,采用砼护壁和钢护筒护壁。在地质情况较好的情况下,采用红砖护壁,造价较高,且工期较长,但如不采用护壁,则又存在人身安全隐患。因此急需一种安全性高,易于拆卸,工期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沉式多节人工挖孔桩用护壁,包括单节钢护壁(1)、工作平台(2)、支架(3)、电葫芦(4)和钢绞线(5),所述护壁埋在地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壁有3‑8节单节钢护壁(1),所述单节钢护壁(1)截面为梯形,所述单节钢护壁(1)内有梯形通孔,所述单节钢护壁(1)上端面最大直径小于单节钢护壁(1)下端面最大直径,所述单节钢护壁(1)上端面内侧有一圈卡环(1‑2),所述单节钢护壁(1)下端面外侧有一圈套环(1‑3),所述各节单节钢护壁(1)从上到下依次套装,所述上方的单节钢护壁(1)的下端面的套环(1‑3)的最大直径小于下方的单节钢护壁(1)的上端面的通孔的内径,所述下方的单节钢护壁(1)的上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沉式多节人工挖孔桩用护壁,包括单节钢护壁(I)、工作平台(2)、支架(3)、电葫芦(4)和钢绞线(5),所述护壁埋在地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壁有3-8节单节钢护壁(I),所述单节钢护壁(I)截面为梯形,所述单节钢护壁(I)内有梯形通孔,所述单节钢护壁(I)上端面最大直径小于单节钢护壁(I)下端面最大直径,所述单节钢护壁(I)上端面内侧有一圈卡环(1-2),所述单节钢护壁(I)下端面外侧有一圈套环(1-3),所述各节单节钢护壁(I)从上到下依次套装,所述上方的单节钢护壁(I)的下端面的套环(1-3)的最大直径小于下方的单节钢护壁(I)的上端面的通孔的内径,所述下方的单节钢护壁(I)的上端面的卡环(1-2)卡在上方的单节钢护壁(I)的下端面的套环(1-3)上,所述最上方的单节钢护壁(I)的上端面有一圈固定端,所述两个工作平台(2)对称设置,所述工作平台(2)的连接臂(2-1)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固定端(1-1)两侧,所述工作平台(2)上有支架(3),所述电葫芦(4)挂在支架(3)中部,所述卡环(1-2)和套环(1-3)上有3-5个固定孔(1-6),所述固定孔(1-6)等角度绕卡环(1-2)和套环(1-3)中心一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策李璐平余雪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