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置型腔注塑产品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883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内置型腔注塑产品的成型模具,其包括具有与注塑产品形状匹配型腔的模具本体、自型腔的底部能够伸入型腔将固化后的塑胶产品向上顶出的顶针、设置在顶针顶部且与型腔密封设置的排气组件,其中排气组件自上端面与型腔相连通,该上端面设有气孔,该气孔能够阻止热熔塑胶流出,且能够将困在型腔底部的气体排出型腔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巧妙的解决在注入热熔塑料时,模腔底部的困气难题,以便于产品的成型,同时,结构简单,实施方便,且成本低。

Molding Mould for Injection Molding Products with Built-in Cavit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ulding die with a built-in cavity for injection moulding products, which comprises a mould body with a shape matching cavity for injection moulding products, an ejector pin which can extend into the cavity to eject the cured plastic products upward, an exhaust component which is set at the top of the ejector pin and is sealed with the cavity, and the exhaust compon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vity from the top surface. The upper end face is provided with a gas hole, which can prevent the hot melt plastic from flowing out, and can discharge the gas trapp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avity outside the cavity. The utility model can ingeniously solve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trapping gas at the bottom of the mould cavity when injecting hot melt plastics,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forming of the product. At the same time,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implementation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内置型腔注塑产品的成型模具
本技术属于产品注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内置型腔注塑产品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注塑成型是将热熔状态的塑胶材料注入到具有所需形状的密闭型腔的模具中,等塑胶材料冷却固化后,打开模具,由顶针将固化的塑胶加工物顶出型腔,以完成注塑产品的成型加工,因此,模具是注塑成型工艺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然而,在塑胶材料注入时,一旦模具型腔较深,合模注入热熔状的塑料时,热熔状的塑料在型腔内流动挤压压缩型腔内的空气,尤其在模具型腔的底部,如不能有效地排出,就会造成困气,导致出现死角的情况,直接影响产品的注塑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具有内置型腔注塑产品的成型模具。其用于解决在注入热熔状的塑料时,模腔底部的困气难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内置型腔注塑产品的成型模具,其包括具有与注塑产品形状匹配型腔的模具本体、自型腔的底部能够伸入型腔将固化后的塑胶产品向上顶出的顶针、设置在顶针顶部且与型腔密封设置的排气组件,其中排气组件自上端面与型腔相连通,该上端面设有气孔,该气孔能够阻止热熔塑胶流出,且能够将困在型腔底部的气体排出型腔外。优选地,排气组件包括能够拆卸地设置在顶针上端部的排气模块、罩设在排气模块外周且定位在顶针顶部的气壳、位于气壳的顶部且与型腔密封连接的连接模块,其中气孔位于连接模块上,气壳与型腔通过气孔相连通,位于型腔底部的气体流入气壳后,由排气模块将气体排出气壳外。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排气模块包括内部具有气腔的模块本体、设在模块本体外周且穿出气壳外的排气管道,其中气腔与气壳的内腔相连通设置。优选地,排气管道有多根,且绕着模块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本例中,排气管道有四根。优选地,排气管道的外端部与气壳的外侧轮廓齐平设置。避免顶出运动时造成的障碍。具体的,排气管道靠近顶针上端部设置,且注入热熔塑胶时,排气管道位于型腔的外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气壳包括上下可拆卸对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连接模块设置在上壳体上,排气管道设在下壳体上。此外,模块本体外周分布有多个透气孔,且模块本体内还设有拦截滤网。同时,排气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拦截滤网内且能够使得气壳内腔呈负压状态的吸附组件。针对特殊情况下,采用负压抽出的方式将气体排出,而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的,气体可自己排出气壳外。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能够巧妙的解决在注入热熔塑料时,模腔底部的困气难题,以便于产品的成型,同时,结构简单,实施方便,且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示意图(局部)其中:1、模具本体;10、型腔;2、顶针;3、排气组件;30、排气模块;300、模块本体;301、排气管道;31、气壳;311、上壳体;312、下壳体;32、连接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例中所涉及注塑产品的成型模具,其包括具有与注塑产品形状匹配型腔10的模具本体1、自型腔10的底部能够伸入型腔10将固化后的塑胶产品向上顶出的顶针2、设置在顶针2顶部且与型腔10密封设置的排气组件3,其中排气组件3自上端面与型腔10相连通,该上端面设有气孔,该气孔能够阻止热熔塑胶流出,且能够将困在型腔10底部的气体排出型腔10外。具体的,排气组件3包括能够拆卸地设置在顶针2上端部的排气模块30、罩设在排气模块30外周且定位在顶针顶部的气壳31、位于气壳31的顶部且与型腔10密封连接的连接模块32,其中气孔位于连接模块32上,气壳31与型腔10通过气孔相连通,位于型腔10底部的气体流入气壳31后,由排气模块30将气体排出气壳外。排气模块30包括内部具有气腔的模块本体300、设在模块本体300外周且穿出气壳外的排气管道301,其中气腔与气壳31的内腔相连通设置。气壳31包括上下可拆卸对接的上壳体311和下壳体312,其中连接模块32设置在上壳体311上,排气管道301设在下壳体312上。排气管道301有四根,且绕着模块本体300的周向均匀分布。进一步的,排气管道301的外端部与下壳体312的外侧轮廓齐平设置。避免顶出运动时造成的障碍。排气管道301靠近顶针2上端部设置,且注入热熔塑胶时,排气管道301位于型腔10的外部。此外,模块本体300外周分布有多个透气孔,且模块本体300内还设有拦截滤网(图中未显示)。同时,排气模块30还包括设置在拦截滤网内且能够使得气壳内腔呈负压状态的吸附组件(图中未显示)。因为,只有针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内置型腔注塑产品的成型模具,其包括具有与注塑产品形状匹配型腔的模具本体、自所述型腔的底部能够伸入所述型腔将固化后的塑胶产品向上顶出的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模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针顶部且与所述型腔密封设置的排气组件,其中所述的排气组件自上端面与所述型腔相连通,所述的上端面设有气孔,所述的气孔能够阻止热熔塑胶流出,且能够将困在所述型腔底部的气体排出所述型腔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内置型腔注塑产品的成型模具,其包括具有与注塑产品形状匹配型腔的模具本体、自所述型腔的底部能够伸入所述型腔将固化后的塑胶产品向上顶出的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模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针顶部且与所述型腔密封设置的排气组件,其中所述的排气组件自上端面与所述型腔相连通,所述的上端面设有气孔,所述的气孔能够阻止热熔塑胶流出,且能够将困在所述型腔底部的气体排出所述型腔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置型腔注塑产品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组件包括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顶针上端部的排气模块、罩设在所述的排气模块外周且定位在所述顶针顶部的气壳、位于所述气壳的顶部且与所述型腔密封连接的连接模块,其中所述的气孔位于所述连接模块上,所述的气壳与所述型腔通过所述气孔相连通,位于所述型腔底部的气体流入所述气壳后,由所述的排气模块将气体排出气壳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内置型腔注塑产品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模块包括内部具有气腔的模块本体、设在所述模块本体外周且穿出所述气壳外的排气管道,其中所述的气腔与所述气壳的内腔相连通设置。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广阳
申请(专利权)人:东泰精密模具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