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人防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5596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人防工程技术领域,针对逃难人员错过救援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家用人防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该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位于建筑下方的顶板、位于顶板下方的底板、连接顶板以及底板的若干侧板,顶板、底板以及侧板包围形成地下室空间,底板设有支撑顶板的支撑柱,顶板预留防爆门安装孔,底板设有楼梯,楼梯顶部与顶板底部抵接,还包括若干连通地下室空间的进气管以及出气管,进气管以及出气管远离地下室空间的一端连通地面上方的空间,进气管设有过滤件以及朝向地下室空间抽气的抽风装置,出气管的内管壁上布满光反射材料。光线通过光反射材料反射、折射通过出气管远射出便于搜救队员或救援飞机发现光源,提高逃难人员生还几率。

Household Civil Air Defense Basement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ivil air defens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provides a domestic civil air defense basement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missing rescue for refugees.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as follows: the roof under the building, the floor under the roof, the side plates connecting the roof and the floor, the roof, the floor and the side plates are surrounded to form the basement space, and the floor is supported. Supporting pillars of the roof, reserved explosion-proof door installation holes on the roof, staircases on the floor, staircases on the top and the bottom of the roof butt, and also a number of intake and outlet pipes connected to the basement space, intake pipes and outlet pipes far from the basement space are connected to the space above the ground, intake pipes are equipped with filters and air pumping devices toward the basement space, and outlet pipes. The inner tube wall is covered with reflective materials. Light is reflected and refracted by light reflecting material through the trachea,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search and rescue team members or rescue aircraft to find light source and improve the survival probability of the refuge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家用人防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防工程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家用人防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人民防空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是坚持城镇战斗,长期支持反侵略战争直至胜利的工程保障。通常人防工程设置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如繁华的地下通道、地下广场、地铁等,对于人口密集度较低的地方如别墅区则难以普及,使得人们要逃避到较远的人防工程时危险性大增,因此通过在建筑下建设家用人防地下室将有效缓解距离大型人防工程较远的人群在战时避难的需求。但由于家用人防地下室属于民用建筑,在官方难以全部统计记载,使得战时搜救时,容易被忽略,使得逃难至家用人防地下室的人们错过救援,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人防地下室,具有便于求救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用人防地下室,包括位于建筑下方的顶板、位于顶板下方的底板、连接顶板以及底板的若干侧板,所述顶板、底板以及侧板包围形成地下室空间,所述底板设有支撑顶板的支撑柱,所述顶板预留防爆门安装孔,所述底板设有楼梯,所述楼梯顶部与顶板底部抵接,还包括若干连通地下室空间的进气管以及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以及出气管远离地下室空间的一端连通地面上方的空间,所述进气管设有过滤件以及朝向地下室空间抽气的抽风装置,所述出气管的内管壁上布满光反射材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气管进风并通过出气管出风以保持地下室空间通风,通过在出气管的内管壁上布满光反射材料,使得光源从出气管连通地下室空间的端部射入光线后,通过出气管的内管壁上的光反射材料折射以传递,最终光线一直传递至出气管远离地下空间的管口处并从该管口射出至地面上方的空间,当搜救队员经过或天上的救援飞机扫描观察时,可看见光源,尤其在晚上,光源将十分明显,进而提醒搜救人员进行救援,由于管道具有较好的传音效果,搜救人员朝向出气管远离地下空间一端的管口内喊话时,地下空间的逃难人员可较为清晰的听见救援人员发出的声音,同时逃难人员对着出气管连通地下空间的管口回应后,搜救人员亦可较为清晰的听到逃难人员求救的声音,便于逃难人员求救,提高逃难人员生还几率。优选的,所述光反射材料为光反射金属。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光反射金属,以利用金属的强度以及稳定性,减少空袭过程中炸弹爆炸等冲击将光反射材料震碎导致出气管折射光线以传导光线的效果消失的情况。优选的,所述光反射金属电镀在出气管的内管壁上以形成金属反射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镀的方法将光反射金属镀在出气管的内管壁上以形成金属反射膜,使得光反射材料的占地面积较少,同时电镀工艺将使得金属反射膜表面光滑,提高反射、折射的效果,同时电镀工艺使得金属反射膜牢固的附着在出气管的内管壁上,提高光反射材料附着在风管的内管壁上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光反射金属为银、铜以及钼的一种或多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光反射金属为银、铜以及钼的一种或多种以使得金属反射膜的反射率较高,提高反射、折射的效果。优选的,所述金属反射膜表面覆盖有透明的防氧化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金属反射膜表面覆盖有透明的防氧化层,以保护金属反射膜,减少金属反射膜氧化导致反射率下降进而影响反射、折射效果的情况。优选的,所述防氧化层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备防氧化层,以利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高透光率以减少光能损耗,同时利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较好的强度以及稳定性,减少防氧化层在炸弹爆炸等冲击下破损的情况,同时使得防氧化层远离出气管内管壁的表面易于打磨光滑,减少对光线传导的阻碍。优选的,所述出气管远离地下室空间一端的管口设有滤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滤网阻挡,减少杂物进入出气管导致影响出气管的内管壁折射光线的连续性以导致光线传播效果下降的情况。优选的,所述侧板上设有安装光源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位于出风口朝向地下室空间的端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侧板上设置安装架,使得求救时,人们只需将光源安装在安装架上即可,无需长时间手持光源,节省体力,提高生存几率。优选的,所述过滤件包括活性炭以及固定活性炭的隔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活性炭吸附毒气,使得从进气管进入的空气较为干净,减少损伤逃难人员身体的情况,同时通过隔网固定活性炭,避免活性炭洒落,保证活性炭稳定的位于进气管内。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人防地下室的施工方法,具有便于求救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述的家用人防地下室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土方开挖,具体如下:土方开挖至地下室底部标高,整平土方底部以及侧壁,侧壁钻孔以预留进气管通道以及出气管通道,进气管通道以及出气管通道连通建筑外的地面上方的空间,进气管通道的内径大于进气管的外径,出气管通道的内径大于出气管的外径;(2)沉桩;(3)浇注底板以及侧板;(4)浇注支撑柱;(5)浇注顶板;(6)安装进气管以及出气管,具体如下:将进气管以及出气管分别放入进气管通道以及出气管通道并贯穿侧板,然后浇注混凝土至进气管通道与进气管之间的间隙,以及浇注混凝土至出气管通道与出气管之间的间隙,然后将进气管以及出气管两端分别与地面以及地下室空间的侧板固定;(7)浇注楼梯;(8)安装防爆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预留进气管通道以及出气管通道以方便安装进气管以及出气管,由于进气管通道以及出气管通道连通建筑外的地面上方的空间,使得进气管的进风口以及出气管的出风口位于建筑外,使得建筑被炸弹轰炸倒塌后堵死进气管的进风口以及出气管的出风口的可能性大为下降,同时逃难人群求救时,光源射至建筑废墟外的地面上的空间,减少建筑废墟阻挡光线传播的情况,使得救援人员以及天上的飞机更容易发现光源,便于逃难人员求救,增加逃难人群被救援的几率,通过浇注楼梯以方便人们进出地下室空间,通过安装防爆门以保证防爆的效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出气管的内管壁上布满光反射材料,使得光源将光线射入出气管后光线通过反射、折射最终从出气管远离地下空间的管口射出至地面上方的空间,便于搜救队员或救援飞机发现光源,进而提醒搜救人员及时援救,便于逃难人员求救,提高逃难人员生还几率;2.由于管道具有较好的传音效果,搜救人员与逃难人员可通过出气管对话,便于逃难人员求救,提高逃难人员生还几率;3.通过将光反射金属电镀在出气管的内管壁上以形成金属反射膜,使得光反射材料的占地面积较少,同时使得金属反射膜表面光滑,提高反射、折射的效果,同时使得金属反射膜牢固的附着在出气管的内管壁上,提高稳定性;4.通过在侧板上设置安装架,使得求救时,人们只需将光源安装在安装架上即可,无需长时间手持光源,节省体力,提高生存几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家用人防地下室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用于示意地下室空间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2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建筑;2、地面;3、地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人防地下室,其特征是:包括位于建筑(1)下方的顶板(31)、位于顶板(31)下方的底板(32)、连接顶板(31)以及底板(32)的若干侧板(33),所述顶板(31)、底板(32)以及侧板(33)包围形成地下室空间(3),所述底板(32)设有支撑顶板(31)的支撑柱(34),所述顶板(31)预留防爆门安装孔,所述底板(32)设有楼梯(35),所述楼梯(35)顶部与顶板(31)底部抵接,还包括若干连通地下室空间(3)的进气管(5)以及出气管(6),所述进气管(5)以及出气管(6)远离地下室空间(3)的一端连通地面(2)上方的空间,所述进气管(5)设有过滤件(51)以及朝向地下室空间(3)抽气的抽风装置,所述出气管(6)的内管壁上布满光反射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人防地下室,其特征是:包括位于建筑(1)下方的顶板(31)、位于顶板(31)下方的底板(32)、连接顶板(31)以及底板(32)的若干侧板(33),所述顶板(31)、底板(32)以及侧板(33)包围形成地下室空间(3),所述底板(32)设有支撑顶板(31)的支撑柱(34),所述顶板(31)预留防爆门安装孔,所述底板(32)设有楼梯(35),所述楼梯(35)顶部与顶板(31)底部抵接,还包括若干连通地下室空间(3)的进气管(5)以及出气管(6),所述进气管(5)以及出气管(6)远离地下室空间(3)的一端连通地面(2)上方的空间,所述进气管(5)设有过滤件(51)以及朝向地下室空间(3)抽气的抽风装置,所述出气管(6)的内管壁上布满光反射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人防地下室,其特征是:所述光反射材料为光反射金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人防地下室,其特征是:所述光反射金属电镀在出气管(6)的内管壁上以形成金属反射膜(6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人防地下室,其特征是:所述光反射金属为银、铜以及钼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家用人防地下室,其特征是:所述金属反射膜(61)表面覆盖有透明的防氧化层(6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用人防地下室,其特征是:所述防氧化层(62)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家用人防地下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达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