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混凝土建筑物用的沿钢柱提升的滑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550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装置包括提升支承脚手架用的机械或液压升降机,框式结构径向移动用的星形梁装置,在建筑物周围与建筑物正切的环形结构的构架装置,和与支承脚手架连接的工作台.框式结构有一个在升降机(2)之下并与其固定的横梁(11),在升降机之上延伸的横梁(14),横梁(11、14)间长度可调的支撑杆(18)从上横梁(14)延伸至其外的外框柱(8).通过支撑杆(17)在内框柱(7)外面连接横梁(11、14),支撑杆(17)与内框柱(7)至少是近于平行的.(*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置,该装置根据滑模系统,特别是构架装置和调整导引建造混凝土墙用的滑模的控制装置,沿钢柱提升滑模,用于建造混凝土建筑物等。这些建筑物的直墙或弯曲墙的断面是可变的,例如钢筋混凝土烟囱和桥墩等。滑动结构技术适于建造锥形断面的建筑物。滑动结构技术包括有用机械或液压的方法提升支承脚手架的升降机。径向移动承载滑动模的框式结构所用的星形梁装置,在建筑物周围与建筑物正切的环形结构的构架装置,和铺在支承脚手架上的工作台。由于要求不断地提高,如300米高,45米直径的钢筋混凝土烟囱,不经济的、沉重的自承重格架结构,都使用星形梁装置而载荷传递到支承脚手架上。其结果,支承脚手架倾斜,滑动上升杆变形,混凝土结构也会变形。从而中断滑动提升作业。框式结构通常是刚性矩形构架。在有的情况下,一个框柱相对于另一个框柱是可移动的。通过刚性矩形框式结构,其钢模的倾斜位置与框柱和钢模之间的墙的斜度是平行的,或通过轴梗安装有斜度的钢筋水泥墙。然而由于框式结构的建造和模面非同步安装,无法实现提升和壳面减薄的一致。遇到斜度较大时,至今还需要另外增加支承脚手架的框柱的斜面位置,其框柱的导向采用重叠辊来实现。由于上述结构的斜度大而产生的关键性的影响,挤塞大大地阻碍了滑移。曾经有人提议,框架结构可以由上下横梁和内外框柱组成,对角支撑杆在框柱间的距离是可调的。但是,这只能作有限的调节,要特别注意滑动上升杆的通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带有控制设备的构架装置。即使建筑物的直径最大,并且墙的倾斜度大,这种装置仍可保证在轻结构构架,支承脚手架和框式结构上滑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框式结构的上梁在提升装置之下与提升装置固定,并有横梁延伸于提升装置之上。框柱与横梁是铰链连接,上述横梁间长度可调的支撑杆从上横梁延伸至外框柱的外侧,并与外框柱铰链,内框柱外的横梁用支撑杆连接,该支撑杆与内框柱至少是近于平行的。这种框式结构设计取得的工艺加工技术的优越性是显著的。由于横梁间灵活控制的可延伸的支撑杆转移到外框柱之外,因此在滑动操作过程中通过调节内框柱,可以自动地实现墙壁厚度的变化。另一个优越性是可以通过齿轮装置自动进行墙壁厚度的全部变化。平行四边形框式结构的位于内框柱之外并与其近于平行的又一个支撑杆也有利于采用快速滑动模系统安装混凝土空心柱状建筑物,比如烟囱等,其直径相对说来较小,例如3米左右。同时,空心柱状及诸如此类的建筑物的墙壁厚度可以降至大约二十厘米或更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滑动模装置应用广泛。采用能在上横梁和叠置支撑物之间自动导向的平行四边形方法可实现任何所要求的斜度。同时,构架具有绝对刚性,并可以在所有工作台实现同时水平定位。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构架装置和星形梁装置,可以实现和控制直径的自动和均匀一致的改变。连接支撑杆最好是伸缩式的,通过万向接头与横梁连接。用轴传动机构沿两个横梁调节内框柱更为有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是用构架形的环连接承载框式结构的星形梁装置的内端。与环的直径一致的塔式脚手架放在星形梁装置的内环上,而升降机或储如此类的装置位于塔式脚手架之内。后者是中心配置的,特别有利于用戽斗或其它设备给滑动模系提升混凝土。滑动模系统是均匀的集中装料的。均匀装料也适用于所有的框式部件。从而能可靠地支撑与框式结构和星形梁装置一样高的塔式脚手架的底座。在与限定星形梁末端并传送塔式脚手架的环有一定距离的位置再增加一个下环是有利的。这两个环相互之间用轴连接。与下环啮合的制动索支撑中心结构式的塔式脚手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框式结构的纵向位置移动,内框柱的调节和内框式结构的相互间距离的调节最好使用齿条和齿轮传送装置和轴传动机构。在这种情况下,齿条和与螺纹轴整体连接的齿轮相互啮合,可以用液压活塞缸装置相对于齿条罩调节齿条。为了实现共同控制,上述轴传动机构的液压缸和升降机的液压缸是液压互连的。可以通过控制阀和转换阀共同起动或单独起动这些液压缸。这样,液压管路可以完全是程序控制的。由于有了框式结构的平行四边行导向及轴传动机构的自动控制装置,可以同时进行滑动所要求的全部或部分移动。这适用于用液压升降机提升模,框式结构总体位移,内框柱位移和内外构架的变化。可以对构架装置的可位移部件实行完好的操纵,因此能达到绝对准确的和均匀一致的混凝土结构。现在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方案。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框式结构的构架装置的一个具体方案的示意图,包括有框柱,星形梁装置,以及模面和平行四边形导向的工作台;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星形梁系统的纵剖视图,安装有提升材料用的塔式脚手架;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构架装置或星形梁装置的平面图,包括有图2所示的内环上的塔式脚手架;图4是按比例放大的示意详图,表示框式结构的上横梁处对星形梁的支撑情况;图5和图6是沿图4中的Ⅴ-Ⅴ线和Ⅵ-Ⅵ线取的剖视图;图7是按比例放大的示意图,表示星形梁处对框式结构的上横梁的导向和调节装置;图8是依本专利技术做出的齿条和齿轮传送装置的一个具体装置的正视图,该齿条和齿轮传送装置用于调节框式结构的平行四边形导向以及用于星形梁的调节上;图9是内框柱的调节装置和在上横梁和下横梁处的其支撑物的按比例放大画出的立视图;图10和图11是框式结构的横梁处对内框柱的支撑的立视图和侧视图;图12是框式结构的下部的立视图,表示了滑动模,和安装在框柱上的工作台和悬挂台;图13是模部件的调节系统和导槽的平面示意图。滑模结构1以已知的方式使用升降机2,升降机2采用液压缸3通过偏心夹紧装置等与滑动上升杆4结合一起。整个滑模结构同提升杆4由升降机2运送。提升杆4是在建筑下的混凝土墙提供的。框式结构6与升降机2相连接。框式结构6有内框柱7和外框柱8。内框柱7和外框柱8的下端连有内滑动模9和外滑动模10。通过支架12和调节螺钉13,下横梁和升降机2连接。横梁14在升降机2之上。在横梁11和14处,外框柱8通过螺栓15灵活地绞接,内框柱7通过导向件绞接。一方面通过内框柱7,另一方面通过外框柱一侧长度可调的支撑杆18,横梁11和14相互之间是绞接的。可调的支撑杆18最好设计成旋扣支撑杆,其旋转中心部分19和螺纹栓20在横梁处铰接。旋扣支撑杆18的下端与外框柱8在21处灵活地连接。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容易地取得框式结构的倾斜位置,并由此框柱7和8及横梁11和14组成一个可调的平行四边形。因此可以容易地使框柱适合于滑动上升杆4的斜度,并使框式结构处于平行四边形位置。在横梁14和横梁11处的内框柱7的导向通过螺栓22和螺栓23实现。螺栓22和23具有半圆形的平端面。螺栓23可以和支撑件24接合。在框柱7的外面,横梁11和横梁14通过连接支撑杆17互相连接。连接支撑杆17安装在接近框柱7的位置,与内框柱7平行或近于平行。连接支撑杆17的斜度很大,可以通过滑动模系统安装相对地直径较小,大约为3米的烟囱或类似的建筑物,其壁的厚度可相对地减薄。壁的厚度可减至大约20厘米或更少。连接平行四边形装置11和14的框式结构7和8是纵向导向的,可在星形梁27处调节。星形梁27处较好的方案是由两个相对排列的U形断面杆28组成。U形28被隔位杆29(见图5、图6)定在相互间相隔一定的距离处。导向支架30装在上横梁14上,用于移动星形梁27,并包住U形断面28的下突边。这样,框式结构可以向星形梁28作纵方向位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沿钢柱提升滑动模的装置,该装置根据滑动模系统,特别是构架装置和调整导引建造混凝土壁板用的控制装置,用于建造具有变化断面的直壁板或弯曲壁板的混凝土建筑物或与其类似的建筑物,该装置的组成包括提升支承脚手架用的机械或液压升降机,运送滑动模的框式结构作径向移动所用的星形梁装置,在建筑物周围与建筑物正切的环形结构的构架装置,和与支承脚手架连接的工作台,其特点是:框式结构(6)有一个在升降机(2)之下的并与其固定的横梁(11),一个在升降机(2)之上的横梁(11),与横梁(11、14)铰接的框柱(7、8),上述横梁(11、14)之间长度可调的支撑杆(18),支撑杆(18)从上横梁(14)延伸至外框柱(8)的外侧并与外框柱(8)铰接,内框柱(7)之外的横梁(11、14)通过支撑杆(17)连接,支撑杆(17)与内框柱(7)至少是近于平行的。

【技术特征摘要】
1.沿钢柱提升滑动模的装置,该装置根据滑动模系统,特别是构架装置和调整导引建造混凝土壁板用的控制装置,用于建造具有变化断面的直壁板或弯曲壁板的混凝土建筑物或与其类似的建筑物。该装置的组成包括提升支承脚手架用的机械或液压升降机,运送滑动模的框式结构作径向移动所用的星形梁装置,在建筑物周围与建筑物正切的环形结构的构架装置,和与支承脚手架连接的工作台。其特点是框式结构(6)有一个在升降机(2)之下的并与其固定的横梁(11),一个在升降机(2)之上的横梁(14),与横梁(11、14)铰接的框柱(7、8),上述横梁(11、14)之间长度可调的支撑杆(18),支撑杆(18)从上横梁(14)延伸至外框柱(8)的外侧并与外框柱(8)铰接,内框柱(7)之外的横梁(11、14)通过支撑杆(17)连接,支撑杆(17)与内框柱(7)至少是近于平行的。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是支撑杆(17)是伸缩式的,通过万向接头(80)与横梁(11、1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的装置,其特征是通过轴传动机构(74、76;75,77)沿两个横梁(11、14)可调节内框柱(7)。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是移动框式结构(6)的星形梁(27)的内端与设计为构架的的环(47)连接,适于环(47)大小的塔式脚手架装在环上,输送升降机装在塔式脚手(48)内。5.根据权力要求4的装置,其特征是相对于构架环(47),还有另一个环(53),环(53)与星形梁(27)的端连接并承载塔式脚手架(48),轴(54)连接这两个环(47、53),与星形梁(27)啮合的张力索(55)移动下环(53)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是每一横梁(11、14)配有螺纹轴(76、77)通过重改方向齿轮(74、75)与支撑杆(17)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是通过螺栓(22、23)使横梁(11、14)在内框柱(7)上导向。螺栓(22、23)的端面是平的,半圆的。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是外框柱(8)和内框柱(7)之间的相互距离通过轴传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伯恩哈特阿尔
申请(专利权)人:AHL工业滑模建筑公司及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