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模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550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建造混凝土建筑的混凝土模板装置,包括:带有一薄层的模板,该薄层可使混凝土中的多余水透过,但阻止混凝土渗透;用于促进多余水流过该薄层的装置.该促流装置促进混凝土中多余水的流动并通过薄层将多余水排至模板之外.(*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模板装置。由于被浇灌混凝土的水化作用,水灰比大约为40%的加水量是合适并且是必需的。在使用水灰比约为40%的混凝土时,由于其低流动性,将混凝土注入到模板所围空间的每一角落是很困难的。此外,由于在浇灌期间大量气泡掺入混凝土中,因此通常使用水灰比为50~60%的混凝土,以此减少掺入的气泡量而改善和易性。然而,这种高水灰比的混凝土,即含有大量水份的混凝土,由于混凝土中多余的水使混凝土浇灌后不能很快达到初期强度,以致延迟了混凝土施工,并且使混凝土干燥过程中收缩量过大,易于产生裂缝,结果出现这种问题不能获得具有良好耐久性和不透水的高质量混凝土结构。因此,通常推荐一种模板,这种模板在浇灌所述含有大量水分的混凝土后,可将多余的水从混凝土中排出。这种模板有一多孔面板以及敷在面板上的一层或多层可使水渗透但阻止类似于水泥颗粒的微粒透过的薄层(见公布号为52-137136的日本专利)。按照上述的模板,浇灌在模板所围空间的混凝土中的多余水可通过所述薄层以及所述面板上的孔排到模板之外,以减少所浇灌的混凝土中的水分。然而,因为靠所浇灌混凝土在大气压作用下沥出进入大气,或靠使用振捣器或其它类似设备而把多余的水从混凝土中滤出,使所述混凝土密实,使所述混凝土的水分减少到预定值需要很长时间,而且,相当大量的多余水是从靠近所述模板的位置排出的,而从远离模板的位置即从浇灌混凝土的深处排出的水相当少。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模板装置,该装置可以促进浇灌混凝土中多余水的排出,并可从所述混凝土深处排出大量的多余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模板装置包括带有一薄层的模板,该薄层可使混凝土中多余的水渗透,但阻止所述混凝土透过;促进多余水流过所述薄层以增大多余水排量的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使多余水渗透而阻止混凝土透过的薄层”表示薄层可使水泥颗粒和其它微粒与所述多余水一起从未硬结的混凝土中析出,但在多余水排出之后,可阻止混凝土,即含有水泥,水泥水化作用所必需的水分,骨料等等的混合粒子通过该薄层。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多余水促流装置必然促使浇灌混凝土中的多余水朝着所述薄层流动,以便促进所述多余水的排出,从而可从混凝土深处排出大量的多余水。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以及特点可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和从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明显看出,其中图1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模板装置的局部纵剖图;图2是表示构成模板的一部分的板状体的局部立面图;图3是沿图2中3-3线取出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放大的薄层和支承薄层的面板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表示与图3相似的另一板状体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表示设置在隧道面层上的模板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7是表示构成设置在隧道面层上的模板的板状体的局部纵剖图;图8是沿图7中8-8线取出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模板装置的一种不同的实施例的局部纵剖图;图10是表示构成模板的一部分的板状体的局部立面图;图11是沿图10中11-11线取出的局部剖视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模板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纵剖图;图13是表示构成模板的一部分的板状体的局部立面图;图14是沿图13中14-14线取出的局部剖视图;如图1中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模板装置10包括模板12和多余水促流装置13。促流装置13包括一液体吸引装置14和后面将要描述的面板18。图中所示的模板12由四块模板块12a组成,模板块12a通常各自为板状并装配好以形成图中所述的矩形模板。混凝土C浇灌在模板所包围的空间内。至少一块模板(图中所示相对的两块模板块12a)可由复数个板状体20组成(见图2和3),每一板状体带有薄层16和面板18,薄层16的一面贴靠在混凝土C上,面板18与薄层另一面一起构成一密封空间17,板状体20在气密状态下在同一平面上互相连接以垂直和/或水平地互相靠紧。最好在整个板状体20的整个周边或部分边缘装上包皮19(图3)以在气密状态下互相连接。至少一块所述模板块12a可由面积约等于复数个所述板状体20的面积总和的单块板状体(未示出)构成。各板状体20的薄层16粘贴到有多个小孔21的支承板22上。支承板22由设置在薄层16对面的矩形板框24支承。例如支承板22上的每一小孔21可以是矩形而不是如图中所示的圆形、每一小孔21的开口面积可以任意设定。每一板框24带有多个水平和垂直延伸的肋24a、24b和固定在肋上紧靠支承板22的凸缘24c。通过许多穿过薄层16,支承板22和板框24的凸缘24c上的铆钉26将薄层16、支承板22和板框24连为一体。每一由水平和垂直延伸的肋24a、24b所限定的区域在气密和不透水状态下装有与支承板22相隔一定距离并且平行于支承板22的面板18。通过多个角件30把每一面板18固定在限定所述区域的肋24a、24b上。这样,所述密封空间17由板框24的垂直外缘即垂直肋24a、板框的水平外缘即水平肋24b、薄层16和面板18所构成。由各面板18和薄层16所限定的密封空间17通过各肋24a、24b上的孔32互相连通。如图4的放大图所示,薄层16可由纺织纤维织物、非纺织纤维织物等构成(未示出),这种材料的结构密度足以使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所不需要的水分即多余水透过,但阻止混凝土透过,即该结构密度可使从未硬结混凝土中滤出的水泥颗粒和其它微粒通过,但在所述多余水外流完之后阻止由水泥、水泥的水化作用所必需的水分,骨料等组成的混凝土通过。构成所述纺织纤维织物或非纺织纤维织物的纤维最好具有高抗碱性、抗水性和抗拉强度,例如合成纤维。图中所示的薄层是由单层纺织纤维织物或非纺织纤维织物构成,它也可由双层纺织纤维织物或非纺织纤维织物重叠而成。面板18之一上开有连接孔18a,其上接有软管34,软管34构成所述液体吸引装置14的一部分并通到密封空间17。如图1中所示,软管34的一端接到每一板状体20的面板18上并与密封空间17相通,软管34的另一端接到设在模板12外的主管36上。主管36通过软管38连接到由带有圆桶形盖的容器所组成的气-液分离器40。该气-液分离器40通过软管42接到真空泵44上。主管36、软管38、42、气-液分离器40和真空泵44与所述软管34一起构成液体吸引装置14。当启动真空泵44时,模板12的密封空间17内的空气减少,其中的内压变得低于大气压。这样,混凝土中的气泡和由水泥颗粒、骨料粉等组成的微粒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迫与所述多余水一起朝着压力低于大气压的密封空间17移动。朝密封空间17移动的微粒大部分被薄层16阻住,只有少量微粒、多余水和气泡通过薄层16经支承板22上的孔21到达密封空间17。这些密封空间17中的少量微粒、多余水和气泡即空气通过各软管34收集在主管36中,然后通过软管38收进气-液分离器40中。气体和液体在分离器中互相分离,以通过软管42和真空泵44将气体排入大气中。多余水和气体的移动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这样,通过强制吸引,可在短时间内将在浇灌期间混凝土c中掺入的多余水和空气泡抽出,并可从模板12中混凝土c的深处抽出大量的多余水和空气。图5表示构成模板12的板状体46的另一实施例。该板状体46有薄层16、单块带有孔48a的面板48以及板框24,孔48a上接有液体吸引装置14的软管34。该面板48也构成所述促流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模板装置,包括:带有一薄层的一模板,该薄层的一面可贴在混凝土上并可使所述混凝土中的多余水透过,但阻止所述混凝土的渗透。促进所述多余水通过所述薄层流出的促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85-10-17 229904/851.一种混凝土模板装置,包括带有一薄层的一模板,该薄层的一面可贴在混凝土上并可使所述混凝土中的多余水透过,但阻止所述混凝土的渗透。促进所述多余水通过所述薄层流出的促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混凝土模板装置,其中所述促流装置安装有一面板,该面板在所述薄层另一面与该薄层一起形成一密封空间;安装在所述面板上并与所述密封空间相通的液体吸引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混凝土模板装置,其中所述薄层安装在带有多个孔的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混凝土模板装置,其中所述薄层通过与设在所述面板表面上的多个凸起相接触而安装在所述面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田高良堀家茂一宇野定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熊谷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