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521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混凝土,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硅藻土1000~1500份、水泥1000~1300份、微珠1000~1500份、水800~1200份、纳米碳1200~1800份、机制砂35~50份,硅酸钠10~20份,亚硫酸钠粉50~80份、加强纤维60~90份,二辛脂30~6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强度混凝土充分利用各原料的特性,使得制备得到的混凝土强度大大提高,其强度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混凝土具有80%以上的提升,可专门用于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方桩,利用其制备得到的方桩单桩承载力更高。

A kind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strength concrete, which is made up of diatomite 1000-1500 parts, cement 1000-1300 parts, micro-beads 1000-1500 parts, water 800-1200 parts, nano-carbon 1200-1800 parts, machine-made sand 35-50 parts, sodium silicate 10-20 parts, sodium sulfite powder 50-80 parts, reinforced fiber 60-90 parts, dioctyl ester 30-60 parts. The high-strength concrete of the invention makes full 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raw material, so that the strength of the prepared concrete is grea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concrete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strength of the prepared high-strength concrete has an increase of more than 80%, and can be specially used for prefabricating reinforced concrete hollow square piles.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ingle square pile prepared by the said high-strength concrete is hig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建筑材料。随着混凝土组成材料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材料复合技术认识不断提高。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抗压强度,而是在立足强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混凝土的耐久性、变形性能等综合指标的平衡和协调。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比以前更明确、细化和具体。同时,建筑设备水平的提升,新型施工工艺的不断涌现和推广,使混凝土技术适应了不同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要求,发展很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强度混凝土,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硅藻土1000~1500份、水泥1000~1300份、微珠1000~1500份、水800~1200份、纳米碳1200~1800份、机制砂35~50份,硅酸钠10~20份,亚硫酸钠粉50~80份、加强纤维60~90份,二辛脂30~60份。进一步地,该高强度混凝土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硅藻土1200份、水泥1000份、微珠1200、水1000、纳米碳1500份、机制砂40~45份,硅酸钠15份,亚硫酸钠粉60~70份、加强纤维70~85份,二辛脂40~50份。优选的,该高强度混凝土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硅藻土1000份、水泥1000份、微珠1000份、水800份、纳米碳1200份、机制砂35份,硅酸钠10份,亚硫酸钠粉50份、加强纤维60份,二辛脂30份。优选的,该高强度混凝土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硅藻土1500份、水泥1300份、微珠1500份、水1200份、纳米碳1800份、机制砂50份,硅酸钠20份,亚硫酸钠粉80份、加强纤维90份,二辛脂60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硅藻土粉碎,然后按比例加入纳米碳、水泥、微珠、机制砂、水、硅酸钠、加强纤维,得到混合体;2)加入其他剩余成分,送入高速捏合机中,在110-150℃下捏合6-15min,待捏合料冷却后,送入双螺杆挤出机造粒,即得高强度混凝土。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高强度混凝土充分利用各原料的特性,使得制备得到的混凝土强度大大提高,其强度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混凝土具有80%以上的提升,可专门用于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方桩,利用其制备得到的方桩单桩承载力更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高强度混凝土,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硅藻土1000份、水泥1300份、微珠1000份、水1200份、纳米碳1200份、机制砂50份、硅酸钠10份、亚硫酸钠粉80份、淀粉酶20份、蛋白酶20份、脂肪酶20份、纤维素酶30、解磷菌5份、芽孢杆菌7.5份、丝状真菌12.5份和放线菌5份。本专利技术的高强度混凝土,采用以下方法制备:1)将硅藻土粉碎,然后按比例加入纳米碳、水泥、微珠、机制砂、水、硅酸钠、加强纤维,得到混合体;2)将1)中混合体堆积,发酵5~10天,进行第一次发酵,得到第一次发酵产物;3)将亚硫酸钠粉和二辛脂混合均匀;4)将2)中第一次发酵产物搅拌散热,加入3)中的混合菌剂和亚硫酸钠粉,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7~14天,得到第二次发酵产物;5)将第二次发酵产物干燥处理,得到高强度混凝土。实施例2一种高强度混凝土,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硅藻土1500份、水泥1000份、微珠1500份、水800份、纳米碳1800份、机制砂35份、20份硅酸钠、亚硫酸钠粉50份、淀粉酶10份、蛋白酶10份、脂肪酶20份和纤维素酶20份、解磷菌10份、芽孢杆菌15份、丝状真菌25份、放线菌10份。本专利技术的高强度混凝土,采用以下方法制备:1)将硅藻土粉碎,然后按比例加入纳米碳、水泥、微珠、机制砂、水、硅酸钠、加强纤维,得到混合体;2)将1)中混合体堆积,发酵5~10天,进行第一次发酵,得到第一次发酵产物;3)将亚硫酸钠粉和二辛脂混合均匀;4)将2)中第一次发酵产物搅拌散热,加入3)中的混合菌剂和亚硫酸钠粉,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7~14天,得到第二次发酵产物;5)将第二次发酵产物干燥处理,得到高强度混凝土。实施例3一种高强度混凝土,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硅藻土1200份、水泥1000份、微珠1200份、水1000份、纳米碳1500份、机制砂45份,15份硅酸钠,亚硫酸钠粉60份、淀粉酶20份、蛋白酶20份、脂肪酶15份、纤维素酶30份、解磷菌10份、芽孢杆菌10份、丝状真菌10份、放线菌10份。本专利技术中的高强度混凝土采用实施例1中的制备方法。实施例4一种高强度混凝土,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硅藻土1200份、水泥1100份、微珠1200份、水1000份、纳米碳1500份、机制砂40份,15份硅酸钠,亚硫酸钠粉70份、淀粉酶15份、蛋白酶15份、脂肪酶10份、纤维素酶30份、解磷菌10份、芽孢杆菌10份、丝状真菌20份、放线菌10份。本专利技术中的高强度混凝土采用实施例2中的制备方法。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硅藻土1000~1500份、水泥1000~1300份、微珠1000~1500份、水800~1200份、纳米碳1200~1800份、机制砂35~50份,硅酸钠10~20份,亚硫酸钠粉50~80份、加强纤维60~90份,二辛脂30~6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硅藻土1000~1500份、水泥1000~1300份、微珠1000~1500份、水800~1200份、纳米碳1200~1800份、机制砂35~50份,硅酸钠10~20份,亚硫酸钠粉50~80份、加强纤维60~90份,二辛脂30~6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硅藻土1200份、水泥1000份、微珠1200份、水1000份、纳米碳1500份、机制砂40~45份,硅酸钠15份,亚硫酸钠粉60~70份、加强纤维70~85份,二辛脂40~50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硅藻土1000份、水泥1000份、微珠1000份、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文林吴仲勤潘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宇辉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