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设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448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插设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弯机,插设机构包括:插设部,插设部用于插设在工件的容纳间隙内,在工件弯折时,插设部与形成容纳间隙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以防止两个壁面产生相对位移;其中,插设部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使插设部具有插设在容纳间隙内的第一位置,和与容纳间隙相分离的第二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插设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机在折弯工件的过程中会导致工件的容纳间隙产生变形的问题。

Inserting mechanism and bending machine with i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sertion mechanism and a bending machine with it. The insertion mechanism includes: an insertion part, which is used for inserting in the accommodation gap of a workpiece, and when the workpiece is bent, the insertion part contacts at least one of the two walls forming the accommodation gap to prevent relative displacement of the two walls; among them, the insertion part can be adjusted to make the insertion possible. The setting part has a first position inserted in the accommodation gap and a second position separated from the accommodation gap. The inserting mechanism of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bending machine in the prior art can cause deformation of the workpiece's accommodation clearance in the process of bending the work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设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弯机
本技术涉及折弯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插设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弯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折弯机,在对工件进行折弯时,由于工件的外边缘具有由一定的容纳间隙,在折弯机对工件进行折弯过程中,由于容纳间隙的存在,形成容纳间隙的两个壁面在折弯机的折弯过程中会发生相对位移,从而导致结构发生变形,影响工件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设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弯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机在折弯工件的过程中会导致工件的容纳间隙产生变形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插设机构,包括:插设部,插设部用于插设在工件的容纳间隙内,在工件弯折时,插设部与形成容纳间隙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以防止两个壁面产生相对位移;其中,插设部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使插设部具有插设在容纳间隙内的第一位置,和与容纳间隙相分离的第二位置。进一步地,插设部沿靠近或远离容纳间隙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插设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进一步地,插设部为L形插板,L形插板包括两个矩形板,其中,一个矩形板的至少部分用于插设在容纳间隙内。进一步地,插设机构还包括:转接部,转接部与插设部相连接;第三驱动部,转接部设置在插设部与第三驱动部之间,第三驱动部与转接部驱动连接,以驱动转接部带动插设部沿靠近或远离容纳间隙的方向移动。进一步地,插设机构还包括:压紧部,压紧部与插设部间隔设置,压紧部用于压设在工件上;其中,压紧部沿垂直于插设部的移动方向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压紧部具有与工件相接触的第三位置和与工件相分离的第四位置。进一步地,压紧部为板体,压紧部至少包括柔性段,柔性段用于与工件相接触,柔性段由柔性材料制备而成。进一步地,插设机构还包括:机架,插设部相对于机架可移动地设置;第四驱动部,第四驱动部与机架相连接,第四驱动部与压紧部驱动连接,以驱动压紧部沿垂直于插设部的移动方向的方向移动。进一步地,压紧部为板体,机架包括:机架本体;连接板,连接板与机架本体相连接,第四驱动部设置在连接板上;其中,第四驱动部的驱动杆穿过连接板与压紧部相连接,以使连接板与压紧部相对设置。进一步地,插设机构还包括:导向柱,导向柱的一端与压紧部相连接;滑动部,滑动部设置在连接板上,导向柱穿设在滑动部内,第四驱动部驱动压紧部带动导向柱沿滑动部的延伸方向移动。进一步地,导向柱为多个,多个导向柱间隔地设置在压紧部上,滑动部为多个,多个导向柱与各个滑动部一一相对应地设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弯机,包括插设机构,插设机构为上述的插设机构。本技术的插设机构通过将插设部插设在工件的容纳间隙内,能够在工件弯折时,防止工件发生变形。其中,在工件弯折时,插设部与形成容纳间隙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以防止两个壁面产生相对位移,插设部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使插设部具有插设在容纳间隙内的第一位置,和与容纳间隙相分离的第二位置。在工件的折弯过程中,将插设部插设在工件的容纳间隙内,工件在折弯过程中,由于插设部与形成容纳间隙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从而可以防止两个壁面产生相对位移。本技术的插设机构通过将插设部插设在工件的容纳间隙内,能够在工件弯折时,防止工件发生变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机在折弯工件的过程中会导致工件的容纳间隙产生变形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插设机构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插设机构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插设机构的插设部与工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插设机构的插设部与工件的局部配合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80、工件;82、容纳间隙;90、插设部;100、第三驱动部;110、转接部;120、压紧部;130、机架;131、机架本体;132、连接板;140、第四驱动部;150、导向柱;160、滑动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插设机构,请参考图1至图4,插设机构包括:插设部90,插设部90用于插设在工件80的容纳间隙82内,在工件80弯折时,插设部90与形成容纳间隙82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以防止两个壁面产生相对位移;其中,插设部9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使插设部90具有插设在容纳间隙82内的第一位置,和与容纳间隙82相分离的第二位置。本技术的插设机构通过将插设部90插设在工件80的容纳间隙82内,能够在工件80弯折时,防止工件80发生变形。其中,在工件80弯折时,插设部90与形成容纳间隙82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以防止两个壁面产生相对位移,插设部9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使插设部90具有插设在容纳间隙82内的第一位置,和与容纳间隙82相分离的第二位置。在工件80的折弯过程中,将插设部90插设在工件80的容纳间隙82内,工件80在折弯过程中,由于插设部90与形成容纳间隙82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从而可以防止两个壁面产生相对位移。本技术的插设机构通过将插设部90插设在工件80的容纳间隙82内,能够在工件80弯折时,防止工件80发生变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机在折弯工件的过程中会导致工件的容纳间隙产生变形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插设部90的存在可以使得工件80在折弯过程中,形成容纳间隙82的两个壁面相分离,避免了两个壁面直接接触产生的划痕或者导致的变形。且在折弯过程中容纳间隙82的两个相对的壁面可以相对于插设部90移动,从而不会出现变形。在本实施例中,工件80为蒸发器或冷凝器,在折弯过程中,通过将插设部90插入到上下两层管路上,然后将插设部90向上抬起,从而实现了工件的上下两层的分离,在具体折弯时,由于上下两层不接触,从而可以防止工件的上下表面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保证工件的折弯质量。且插设部90的使用可以提高整体的折弯效率,代替了人工插板。在本实施例中,当插设部90与容纳间隙82的两个壁面均接触时,在保证两个壁面可以相对于插设部90发生滑动时,也可以防止工件的上下表面发生相对位移。在本实施例中,工件80具有主体部和设置在主体部上的管路,其中,主体部上与管路之间形成容纳间隙82,或工件80由上下两层主体部组成,其中,主体部的一端相连接,另外一端相分离,相分离的一端均具有管路,管路之间具有容纳间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设部(90),所述插设部(90)用于插设在工件(80)的容纳间隙(82)内,在所述工件(80)弯折时,所述插设部(90)与形成所述容纳间隙(82)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以防止两个所述壁面产生相对位移;其中,所述插设部(9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使所述插设部(90)具有插设在所述容纳间隙(82)内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容纳间隙(82)相分离的第二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设部(90),所述插设部(90)用于插设在工件(80)的容纳间隙(82)内,在所述工件(80)弯折时,所述插设部(90)与形成所述容纳间隙(82)的两个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壁面相接触以防止两个所述壁面产生相对位移;其中,所述插设部(9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使所述插设部(90)具有插设在所述容纳间隙(82)内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容纳间隙(82)相分离的第二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设部(90)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容纳间隙(82)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所述插设部(90)具有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设部(90)为L形插板,所述L形插板包括两个矩形板,其中,一个所述矩形板的至少部分用于插设在所述容纳间隙(82)内。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插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设机构还包括:转接部(110),所述转接部(110)与所述插设部(90)相连接;第三驱动部(100),所述转接部(110)设置在所述插设部(90)与所述第三驱动部(100)之间,所述第三驱动部(100)与转接部(110)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转接部(110)带动所述插设部(90)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容纳间隙(82)的方向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设机构还包括:压紧部(120),所述压紧部(120)与所述插设部(90)间隔设置,所述压紧部(120)用于压设在所述工件(80)上;其中,所述压紧部(120)沿垂直于所述插设部(90)的移动方向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所述压紧部(120)具有与所述工件(80)相接触的第三位置和与所述工件(80)相分离的第四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李杨田凯张秀峰鲁鹏王鹏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