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辊研磨机的进料料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434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一种三辊研磨机的进料料斗结构,所述料斗包括第一搅拌室和第二搅拌室,所述第一搅拌室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搅拌室的外壁,延伸至所述第一搅拌室内,与第一驱动绞龙组连接;所述第二搅拌室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二搅拌室的外壁,延伸至所述第二搅拌室内,与第二驱动绞龙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绞龙组与所述第二驱动绞龙组相互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两级铰龙组的设计,能在原料进入研磨箱前,进行初级粉碎,从而,可有效促进研磨机的研磨效果。

A feeding hopper structure of three-roll grinder

The utility model mainly provides a feeding hopper structure of a three-roll grinder,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tirring chamber and a second stirring chamber. A first driving motor is fix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first stirring chamber. The output end of the first driving motor runs through the outer wall of the first stirring chamber and extends to the first stirring chamber,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driving winch group. A second drive motor is fix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mixing chamber,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second drive motor runs through the outer wall of the second mixing chamber, extends to the second mixing chamber,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drive winch group; the first drive winch group and the second drive winch group are vertically arranged with each oth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and convenient use. Through the design of two-stage hinge-dragon group, raw materials can be primary crushed before entering the grinding box, thereby effectively promoting the grinding effect of the grin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辊研磨机的进料料斗结构
本技术主要涉及肥皂加工的
,具体涉及一种三辊研磨机的进料料斗结构。
技术介绍
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通式为RCOOM,式中RCOO为脂肪酸根,M为金属离子。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数一般为10-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机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广义上,油脂、蜡、松香或脂肪酸等和碱类起皂化或中和反应所得的脂肪酸盐,皆可称为肥皂。肥皂能溶于水,有洗涤去污作用。肥皂的各类有香皂,又称盥洗皂、金属皂和复合皂。在肥皂加工的
中,需要利用搅拌装置,对肥皂的原材料进行混合搅拌作用。研磨机是用涂上或嵌入磨料的研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研磨的磨床。主要用于研磨工件中的高精度平面、内外圆柱面、圆锥面、球面、螺纹面和其他型面。研磨机的主要类型有圆盘式研磨机、转轴式研磨机和各种专用研磨机。研磨机控制系统以PLC为控制核心,文本显示器为人机对话界面的控制方式。人机对话界面可以就设备维护、运行、故障等信息与人对话;操作界面直观方便、程序控制、操作简单。全方位安全考虑,非正常状态的误操作无效。实时监控,故障、错误报警,维护方便。在现有的研磨机结构中,进料料斗一直是研磨机的主要组成结构,但是现有的研磨机进料斗结构,结构较为单一,导致功能比较单一,不能够实现促进研磨效果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三辊研磨机的进料料斗结构,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研磨机进料斗结构单一,导致功能单一,无法实现促进研磨效果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辊研磨机的进料料斗结构,所述料斗包括第一搅拌室和第二搅拌室,所述第一搅拌室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搅拌室的外壁,延伸至所述第一搅拌室内,与第一驱动绞龙组连接;所述第二搅拌室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二搅拌室的外壁,延伸至所述第二搅拌室内,与第二驱动绞龙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绞龙组与所述第二驱动绞龙组相互垂直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绞龙组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第一驱动绞龙和第二驱动绞龙,所述第一驱动绞龙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搅拌室外壁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绞龙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搅拌室的外壁,连接有第一皮带轮,且所述第一驱动绞龙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搅拌室的内壁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绞龙远离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搅拌室的外壁,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驱动绞龙上的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一驱动绞龙上的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且所述第二驱动绞龙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一搅拌室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绞龙组包括平行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的第三驱动绞龙、第四驱动绞龙、第五驱动绞龙和第六驱动绞龙,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二搅拌室的外壁,与所述第三驱动绞龙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绞龙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搅拌室的内壁,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三驱动绞龙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搅拌室的内壁接触。优选的,所述第四驱动绞龙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二搅拌室的外壁,且分别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四驱动绞龙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一端的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三驱动绞龙一端的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五驱动绞龙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二搅拌室的外壁,且分别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五驱动绞龙靠近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一端上的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所述第四驱动绞龙上靠近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一端上的第二皮带轮连接。优选的,所述第六驱动绞龙靠近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二搅拌室的内壁上,所述第六驱动绞龙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搅拌室,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六驱动绞龙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一端上的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五驱动绞龙上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一端上的第二皮带轮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主要通过将研磨机的进料斗结构设计成双搅拌室的结构,且在两个搅拌室内分别设有第一驱动绞龙组和第二驱动绞龙组,且两个绞龙组相互垂直设置,通过两级铰龙组的设计,能在原料进入研磨箱前,进行初级粉碎,从而,可有效促进研磨机的研磨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进料料斗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驱动绞龙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驱动绞龙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请参照附图1-3,一种三辊研磨机的进料料斗结构,所述料斗包括第一搅拌室1和第二搅拌室2,所述第一搅拌室1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1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搅拌室1的外壁,延伸至所述第一搅拌室1内,与第一驱动绞龙组连接;所述第二搅拌室2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2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二搅拌室2的外壁,延伸至所述第二搅拌室2内,与第二驱动绞龙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绞龙组与所述第二驱动绞龙组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绞龙组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第一驱动绞龙12和第二驱动绞龙13,所述第一驱动绞龙12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搅拌室1外壁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绞龙1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搅拌室1的外壁,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a,且所述第一驱动绞龙12通过第一轴承1b与所述第一搅拌室1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驱动绞龙13远离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搅拌室1的外壁,设有第一皮带轮1a,所述第二驱动绞龙13上的第一皮带轮1a与所述第一驱动绞龙12上的第一皮带轮1a通过皮带连接,且所述第二驱动绞龙1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1b固定在所述第一搅拌室1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驱动绞龙组包括平行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的第三驱动绞龙22、第四驱动绞龙23、第五驱动绞龙24和第六驱动绞龙25,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二搅拌室2的外壁,与所述第三驱动绞龙22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绞龙2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搅拌室2的内壁,连接有第二皮带轮2a,所述第三驱动绞龙22通过第二轴承2b与所述第二搅拌室2的内壁接触。所述第四驱动绞龙23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二搅拌室2的外壁,且分别连接有第二皮带轮2a,所述第四驱动绞龙23远离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辊研磨机的进料料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包括第一搅拌室(1)和第二搅拌室(2),所述第一搅拌室(1)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1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搅拌室(1)的外壁,延伸至所述第一搅拌室(1)内,与第一驱动绞龙组连接;所述第二搅拌室(2)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2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二搅拌室(2)的外壁,延伸至所述第二搅拌室(2)内,与第二驱动绞龙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绞龙组与所述第二驱动绞龙组相互垂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辊研磨机的进料料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包括第一搅拌室(1)和第二搅拌室(2),所述第一搅拌室(1)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1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搅拌室(1)的外壁,延伸至所述第一搅拌室(1)内,与第一驱动绞龙组连接;所述第二搅拌室(2)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2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二搅拌室(2)的外壁,延伸至所述第二搅拌室(2)内,与第二驱动绞龙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绞龙组与所述第二驱动绞龙组相互垂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辊研磨机的进料料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绞龙组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第一驱动绞龙(12)和第二驱动绞龙(13),所述第一驱动绞龙(12)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搅拌室(1)外壁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绞龙(1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搅拌室(1)的外壁,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a),且所述第一驱动绞龙(12)通过第一轴承(1b)与所述第一搅拌室(1)的内壁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辊研磨机的进料料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绞龙(13)远离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搅拌室(1)的外壁,设有第一皮带轮(1a),所述第二驱动绞龙(13)上的第一皮带轮(1a)与所述第一驱动绞龙(12)上的第一皮带轮(1a)通过皮带连接,且所述第二驱动绞龙(1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1b)固定在所述第一搅拌室(1)的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辊研磨机的进料料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绞龙组包括平行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的第三驱动绞龙(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爱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一枝梅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