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及保鲜剂技术

技术编号:19940781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2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及保鲜剂,涉及防腐剂技术领域。该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包括:将采摘下的火龙果在处理溶液中浸泡15‑20min,其中,处理溶液中的试剂包括β‑氨基丁酸,且β‑氨基丁酸在处理溶液中的浓度为0.03‑0.2g/L。该降低火龙果果腐病的保鲜剂包括上述处理溶液,能够显著减少果实的自然发病率,并保证果实的贮藏品质。

A Treatment Method for Reducing Pitaya Fruit Rot and Fresh-keeping Ag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eatment method for reducing pitaya fruit rot and a preservativ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reservatives. The treatment method for reducing pitaya rot includes soaking the pitaya fruit in the treatment solution for 15 to 20 minutes. The reagent in the treatment solution includes beta aminobutyric acid,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beta aminobutyr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solution is 0.03 to 0.2 g/L. The preservative for reducing pitaya fruit rot includes the above treatment solution,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natural incidence of fruit and ensure the storage quality of fr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及保鲜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腐剂
,且特别涉及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及保鲜剂。
技术介绍
火龙果属典型的热带植物,原产于中美洲热带沙漠地区,贵州地区在2002年开始引种栽培火龙果。火龙果营养丰富,特别是红肉火龙果富含天然色素和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功效,因此享有“水果之王”的美誉。火龙果成熟期从每年5月到11月,季节性较强,采后受产地高温高湿气候的影响极易受到多种病原菌的侵染产生腐烂,影响果实品质和市场价值。火龙果采后生理衰老和品质劣化是限制果实贮藏效果的重要因素,果实品质主要包括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糖度,水分等。截至目前,由于火龙果采后缺乏相应的保鲜技术,导致丰产不丰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火龙果采后贮藏保鲜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旨在提升火龙果的抗病性和贮藏品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的保鲜剂,其能够应用于采摘后的火龙果,显著提升火龙果的抗病性和贮藏品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采摘下的火龙果在处理溶液中浸泡15-20min,其中,处理溶液中的试剂包括β-氨基丁酸,且β-氨基丁酸在处理溶液中的浓度为0.03-0.2g/L。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的保鲜剂,其包括上述处理溶液。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其通过将采摘后的火龙果在0.03-0.2g/L的β-氨基丁酸中浸泡15分钟以上,在后续的贮藏过程中能够显著减少果实的自然发病率,并且在硬度、可溶性固体含量、细胞膜完整性等方面均能够保证,显著提升了果实的贮藏品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的保鲜剂,其包括上述处理溶液,适合于应用在采摘后的火龙果的防腐保鲜过程中,能够显著降低火龙果的发病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对比例处理后果实的硬度的变化趋势;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对比例处理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趋势;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对比例处理后果实的细胞膜完整性的变化趋势;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对比例处理后果实的花青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对比例处理后果实的PAL活性的变化趋势;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对比例处理后果实的POD活性的变化趋势;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对比例处理后果实的PPO活性的变化趋势;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对比例处理后果实的总酚含量的变化趋势;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对比例处理后果实的类黄酮含量的变化趋势;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对比例处理后果实的木质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及保鲜剂进行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采摘下的火龙果在处理溶液中浸泡15-20min,其中,处理溶液中的试剂包括β-氨基丁酸,且β-氨基丁酸在处理溶液中的浓度为0.03-0.2g/L。优选地,在处理溶液中,β-氨基丁酸的浓度为0.05-0.1g/L。专利技术人发现,采用β-氨基丁酸溶液对火龙果浸泡后,火龙果在后续的贮藏过程中自然发病率显著降低,可能是由于β-氨基丁酸诱导了火龙果果实自身产生诱导抗病性。一般而言,果实被诱导产生抗病性反应时,需要消耗体内的糖、酸类等营养物质以提供充足的能量使体内迅速合成一些重要的抗性物质等以抵抗病原菌的入侵,因此抗病性得到提高的同时可能也会造成果实品质的下降。但是采用0.03-0.2g/L的β-氨基丁酸浸泡后,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没有明显下降,能够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延缓花青素的降解、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诱导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提高并能够增加果实中黄酮含量。因此,采用β-氨基丁酸溶液对火龙果浸泡后,能够在降低自然发病率的前提下保证贮藏的品质,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价值。进一步地,在将火龙果在处理溶液中浸泡之前,将火龙果洗净。并且在将火龙果在处理溶液中浸泡之后,将火龙果取出自然晾干。洗净的过程增加了处理溶液的处理效果,避免将泥土等带入处理溶液中,影响处理溶液的循环利用。优选地,处理溶液中的试剂还包括壳聚糖和辛甘醇。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处理溶液中加入壳聚糖和辛甘醇后对降低自然发病率有很大作用,在使用β-氨基丁酸浸泡起到降低自然发病率并保证果实的贮藏品质的前提下,壳聚糖和辛甘醇的加入能够进一步降低果实的自然发病率。壳聚糖和辛甘醇的浓度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壳聚糖在处理溶液中的浓度为0.05-0.3g/L,辛甘醇在处理溶液中的浓度为0.1-0.4g/L。优选地,壳聚糖在处理溶液中的浓度为0.08-0.12g/L,辛甘醇在处理溶液中的浓度为0.1-0.2g/L。壳聚糖和辛甘醇的浓度控制在上述范围内,能够进一步降低果实发病率,用量过多增大成本的同时反而不利于果实贮藏品质的保证;用量过少会出现果实发病率降低不明显的现象。壳聚糖的分析量不宜过大,专利技术人发现壳聚糖的分子量为1.8-2.3万,优选为1.9-2.1万时,能够和β-氨基丁酸配合起到显著降低自然发病率的效果,分子量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降低自然发病率。具体地,在处理溶液的制备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称取β-氨基丁酸、壳聚糖和辛甘醇,按照β-氨基丁酸在处理溶液中的浓度量取纯净水;将β-氨基丁酸溶于水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溶液,然后将壳聚糖在第一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再将辛甘醇在第二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需要指出的是,在处理溶液的制备过程中是将三种试剂分别加入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均一的处理溶液。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的保鲜剂,包括上述处理溶液。该处理溶液的试剂包括β-氨基丁酸,且β-氨基丁酸在处理溶液中的浓度为0.03-0.2g/L,优选为0.05-0.1g/L。该处理溶液的试剂还可以包括壳聚糖和辛甘醇,壳聚糖在处理溶液中的浓度为0.05-0.3g/L,辛甘醇在处理溶液中的浓度为0.1-0.4g/L。需要补充的是,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溶液对采摘后的火龙果浸泡后,在后续的贮藏过程中的自然发病率显著降低,还能够同时保证果实贮藏的品质,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价值。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称取β-氨基丁酸并量取适量体积的纯净水,并将β-氨基丁酸在纯净水中混合均匀得到处理溶液,其中,β-氨基丁酸的浓度为0.03g/L。将采摘下的火龙果洗净,并在处理溶液中浸泡15min,然后将火龙果取出自然晾干,在室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采摘下的火龙果在处理溶液中浸泡15‑20min,其中,所述处理溶液中的试剂包括β‑氨基丁酸,且所述β‑氨基丁酸在所述处理溶液中的浓度为0.03‑0.2g/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采摘下的火龙果在处理溶液中浸泡15-20min,其中,所述处理溶液中的试剂包括β-氨基丁酸,且所述β-氨基丁酸在所述处理溶液中的浓度为0.03-0.2g/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处理溶液中,所述β-氨基丁酸的浓度为0.05-0.1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火龙果在处理溶液中浸泡之前,将火龙果洗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火龙果在处理溶液中浸泡之后,将火龙果取出自然晾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溶液中的试剂还包括壳聚糖和辛甘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在所述处理溶液中的浓度为0.05-0.3g/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林孟繁博陈曦黄道梅郑秀艳林茂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