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深井接地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深井接地极。
技术介绍
我国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呈逆向分布,特高压输电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发展迅猛,目前直流输电系统所采用的接地极形式均是浅层埋设(埋深数米)的水平同心圆环接地极,直流输电系统单极大地回线运行或者双极不平衡运行时,电流通过接地极经大地回流,地表电流大,地表电位分布高,使沿线变压器出现直流偏磁,造成变压器过热,振动、噪声加剧,影响电气化铁路正常运行;同时,接地极入地电流会造成附近地埋金属物发生电化学腐蚀。针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以上问题,急需研究一种可以消除接地极入地电流对变压器、地埋金属物影响的新型接地极系统,保证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深井接地极,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特高压输电系统的接地极入地电流导致沿线变压器出现直流偏磁、地埋金属腐蚀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深井接地极,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接地极和第二接地极;第一接地极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深井接地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接地极(10)和第二接地极(20);所述第一接地极(10)包括:第一接地极引线(11),所述第一接地极引线(11)外包覆有绝缘层;第一护壁(12),所述第一护壁(12)为绝缘护壁,所述第一接地极引线(11)穿设在所述第一护壁(12)内;第一填充层(13),填充在所述第一护壁(12)内,所述第一填充层(13)为绝缘填充层;所述第二接地极(20)包括:第二接地极引线(21),与所述第一接地极引线(11)的下端连接;第二护壁(22),所述第二护壁(22)为导电护壁,所述第二接地极引线(21)穿设在所述第二护壁(2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深井接地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接地极(10)和第二接地极(20);所述第一接地极(10)包括:第一接地极引线(11),所述第一接地极引线(11)外包覆有绝缘层;第一护壁(12),所述第一护壁(12)为绝缘护壁,所述第一接地极引线(11)穿设在所述第一护壁(12)内;第一填充层(13),填充在所述第一护壁(12)内,所述第一填充层(13)为绝缘填充层;所述第二接地极(20)包括:第二接地极引线(21),与所述第一接地极引线(11)的下端连接;第二护壁(22),所述第二护壁(22)为导电护壁,所述第二接地极引线(21)穿设在所述第二护壁(22)内;第二填充层(23),填充在所述第二护壁(22)内,所述第二填充层(23)为导电填充层;所述第一接地极(10)的下沿埋设在土壤电阻率大于200Ω·m的地层区域,所述第二接地极(20)的下沿埋设在土壤电阻率小于100Ω·m的地层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深井接地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护壁(22)上开设有多个供地下水通过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深井接地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极引线(11)通过多个接点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佳政,谭艳军,李波,朱思国,黄清军,朱远,毛新果,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