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T-PLS模型的间歇过程工艺条件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间歇过程,特别是涉及基于T-PLS模型的间歇过程工艺条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上世纪70年代起,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Decentralizedcontrolsystem,DCS)可以采集用于过程控制与设备状态监控的传感器数据。近几十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物联网、数据存储等技术的发展,工业过程产生的数据随时间呈指数级增长。工业过程数据蕴含着大价值,从数据分析和应用出发,更好地决策来改进过程运行、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缺陷产品、满足用户需求。一方面,可以减少20%~50%的产品开发时间;另一方面,基于大数据的主动预测,实现快速分析及执行、降低错误决策的后果。为实现对工业过程数据的有效利用,推动了基于数据驱动方法的产生和发展。以潜结构建模为代表的数据建模方法因其具有降维、便于可视化的优点得到重视,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年前。针对维数高,相关性强的工业过程数据,特征提取是关键,偏最小二乘(PartialLeastSquares,PLS)是一种经典的基于数据驱动的统计建模方法,PL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T‑PLS模型的间歇过程工艺条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目标间歇过程的历史生产数据;获取用于建立模型的输入矩阵X中的过程变量和输出矩阵Y中产品质量关键变量;将三维间歇过程数据展开成二维形式,并进行预处理,使均值为0,方差为1;间歇过程数据有批次(I)、变量(J)和时间(K)三个维度,将其进行二维展开后建立模型;将三维数据按时间方向展开,每一行包括一个批次所有的测量值,每一列为所有批次某一运行时候的所有测量值,则展开后的测量矩阵维度为(I×JK);目标间歇过程运行I个批次,有M个初始测量值,J个过程测量变量,每个运行过程测量了K个时刻,最终产品选取Q个质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T-PLS模型的间歇过程工艺条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目标间歇过程的历史生产数据;获取用于建立模型的输入矩阵X中的过程变量和输出矩阵Y中产品质量关键变量;将三维间歇过程数据展开成二维形式,并进行预处理,使均值为0,方差为1;间歇过程数据有批次(I)、变量(J)和时间(K)三个维度,将其进行二维展开后建立模型;将三维数据按时间方向展开,每一行包括一个批次所有的测量值,每一列为所有批次某一运行时候的所有测量值,则展开后的测量矩阵维度为(I×JK);目标间歇过程运行I个批次,有M个初始测量值,J个过程测量变量,每个运行过程测量了K个时刻,最终产品选取Q个质量变量;则建模数据为输入矩阵X∈RI×(M+JK),输出矩阵Y∈RI×Q;建立T-PLS模型,其中Ty,To,Tr,Er和F分别是与输出有关的主元,与输出无关的主元,PLS残差E的主元,输入的残差和输出的残差,Py,Po,Pr和Qy分别是与输出相关的主元的回归矩阵,与输出无关的主元的负荷矩阵,PLS残差E的主元的负荷矩阵和输出对主元的回归矩阵。给定期望产品的质量特性ydes,判断ydes是否满足约束条件;基于T-PLS模型求取输入条件预测值xpred;分别判断与输出相关的输入xynew以及xpred是否满足约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PLS模型的间歇过程工艺条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给定期望产品的质量特性ydes,判断ydes是否满足约束条件;”中,ydes的约束分为两种,一种为统计约束,采用SPE和T2两类指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忠盖,汪培蕾,栾小丽,刘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