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装微热管阵列的碳化硅陶瓷电池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装微热管阵列的碳化硅陶瓷电池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以其高功率密度和充放电效率,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中作为动力电池。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电化学反应热、极化热和焦耳热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发散,将会使电池温度急剧升高,出现热失控,甚至出现燃烧、爆炸等安全问题。目前主流电池冷却方式有风冷系统、液冷系统、基于热管的冷却系统和基于相变材料的冷却系统。风冷和液冷两种方式一般需要额外耗能且结构复杂,风冷效果不好,夜冷效果较好但常出现漏液问题,严重影响电池安全,基于热管和基于相变材料的冷却系统结构比较复杂且造价高。因此设计一种无耗能且结构简单,散热性优良的系统很有必要。车载锂电池经常伴随车祸的发生而收到碰撞,由于一般单体锂电池外壳亦为导电金属,且电池组的箱体为铝合金或黄铜。发生碰撞时,电池箱体和电池组均易发生变形,严重时发生漏液且伴随着有电流的传导,甚至起火和爆炸。因此设计一种既能减少电池变形又能提高碰撞安全性的电池组壳体变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装微热管阵列的碳化硅陶瓷电池冷却装置,包括壳体(31),以及置于其内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由多块隔墙(50)将壳体(31)内部分割成多个隔腔(52);所述电池组由多个电池单体(11)构成,各电池单体(11)分别对应置于隔腔(52)内;所述隔墙(50)的内部开设有插槽(51),插槽(51)用于插入热管(21);其中,热管(21)的蒸发段置于插槽(51)内部,冷凝段伸出插槽(51)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装微热管阵列的碳化硅陶瓷电池冷却装置,包括壳体(31),以及置于其内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由多块隔墙(50)将壳体(31)内部分割成多个隔腔(52);所述电池组由多个电池单体(11)构成,各电池单体(11)分别对应置于隔腔(52)内;所述隔墙(50)的内部开设有插槽(51),插槽(51)用于插入热管(21);其中,热管(21)的蒸发段置于插槽(51)内部,冷凝段伸出插槽(51)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装微热管阵列的碳化硅陶瓷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51)为多个扁平插槽构成的阵列插槽,其中,中部的扁平插槽宽度大于两端扁平插槽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加装微热管阵列的碳化硅陶瓷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1)为碳化硅陶瓷壳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加装微热管阵列的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吉清,陶孙文,刘得星,兰凤崇,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