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颗粒物控制技术综合实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3171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颗粒物控制技术综合实验台,包括中空的实验室,所述实验室内安装有气溶胶发生器;所述实验室的左右两侧开口且分别与一个变径回风口和一个变径送风口相连通;变径送风口与第一过滤器左端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变径回风口的左端依次通过第二过滤器、一个换热器与一个静压箱的右端相连通;静压箱的左端与一个风机右侧的出风口相连通;风机顶部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过滤器右端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变径送风口的口径从左到右成逐渐缩小;变径回风口的口径从左到右成逐渐扩大;实验室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不锈钢孔网。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改变现阶段室内空气颗粒物的实验研究数量有限的现状,从而可靠进行室内空气颗粒物的实验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颗粒物控制技术综合实验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颗粒物控制技术综合实验台。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高浓度的室内污染物将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从轻度的身体不适到严重的疾病,这些危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重。为了减少室内污染物浓度,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众多学者对室内空气颗粒物展开研究。但是,纵观国内外室内空气颗粒物研究现状,其大部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研究,实验研究数量有限。需要说明的是,“实验研究数量有限”指的是对室内空气颗粒物进行实验研究的数量有限,其原因在于室内空气颗粒物情况复杂,各种颗粒物混杂,无法对单一种类的颗粒物进行研究。对室内空气颗粒物进行实验研究的数量有限,导致的结果是大部分的室内空气颗粒物的研究以数值模拟为基础,得出的结果与实验研究结果存在偏差,缺乏相应的准确性。为了确保对室内空气颗粒物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需要用大量的实验研究来验证,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来总结归纳出室内空气颗粒物的特性以及运动规律。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装置,其可以改变现阶段室内空气颗粒物的实验研究数量有限的现状,从而可靠地进行室内空气颗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颗粒物控制技术综合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实验室(1),所述实验室(1)内安装有气溶胶发生器;所述实验室(1)的左右两侧开口且分别与一个变径回风口(5)和一个变径送风口(4)相连通;所述变径送风口(4)与第一过滤器(61)左端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变径回风口(5)的左端依次通过第二过滤器(62)、一个换热器(11)与一个静压箱(10)的右端相连通;所述静压箱(10)的左端与一个风机(9)右侧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风机(9)顶部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过滤器(61)右端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变径送风口(4)的口径从左到右成逐渐缩小;所述变径回风口(5)的口径从左到右成逐渐扩大;所述实验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颗粒物控制技术综合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实验室(1),所述实验室(1)内安装有气溶胶发生器;所述实验室(1)的左右两侧开口且分别与一个变径回风口(5)和一个变径送风口(4)相连通;所述变径送风口(4)与第一过滤器(61)左端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变径回风口(5)的左端依次通过第二过滤器(62)、一个换热器(11)与一个静压箱(10)的右端相连通;所述静压箱(10)的左端与一个风机(9)右侧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风机(9)顶部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过滤器(61)右端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变径送风口(4)的口径从左到右成逐渐缩小;所述变径回风口(5)的口径从左到右成逐渐扩大;所述实验室(1)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不锈钢孔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颗粒物控制技术综合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室(1)的正面设置有一个单开门(2)和一个观察窗(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颗粒物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勤张聪一才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商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