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获取燃烧过程中碳烟颗粒破碎特性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0106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获取燃烧过程中碳烟破碎特性的装置,包括电脑控制系统,气溶胶发生器,热处理器,气体混合器,粒径谱仪,毛细管取样系统,预混燃烧器,位移台和恒温水箱;预混燃烧器包括盘管、金属烧结板I、中心钢管和金属烧结板II,金属烧结板II的进气孔隙连接至氩气气瓶;金属烧结板I的进气孔隙与气体混合器的出口端相连;气体混合器包括两个进气端,一个进气端与气溶胶发生器的出口端相连,与该管理A并联的有一旁路B,在旁路B上设有热处理器;另一个进气端连接至与甲烷气瓶和氧气气瓶相连的进气总管路,各气体管路上均设有流量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碳烟在燃烧过程中破碎特性的研究,为进一步控制燃烧过程中碳烟排放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获取燃烧过程中碳烟颗粒破碎特性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研究碳烟颗粒破碎特性的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以获取燃烧过程中碳烟颗粒破碎特性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粒径和数浓度作为碳烟颗粒物排放的重要指标之一,与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在汽车发动机控制颗粒物质量排放的同时,对于粒数浓度排放要求日趋严格,而在燃烧过程中碳烟颗粒的破碎特性是影响碳烟微粒粒径及数浓度的重要原因。碳烟微粒团聚物和碳烟微粒的单个粒子在燃烧过程中由于氧化诱导的作用,会导致碳烟微粒团聚物连接处及碳烟微粒单个粒子发生破碎,产生更小碳烟微粒团聚体和更多的超细碳烟微粒。超细碳烟微粒中不仅含有更多致畸和致癌物质,而且更容易通过人体的呼吸系统进入到血液中,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巨大危害。到目前为止,在燃烧过程中碳烟颗粒破碎特性还鲜为人知,因此开发一种获取燃烧过程中碳烟破碎特性的装置及方法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为了开展碳烟破碎机特性研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获取燃烧过程中碳烟颗粒破碎特性的装置,该装置采用特制的预混燃烧器、气溶胶发生器热处理器和粒径谱仪,可以用于研究碳烟颗粒在火焰燃烧过程中破碎特性。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获取燃烧过程中碳烟颗粒破碎特性的装置,包括电脑控制系统(1),气溶胶发生器(2),热处理器(3),气体混合器(4),粒径谱仪(5),毛细管取样系统(6),预混燃烧器(7),位移台(8)和恒温水箱(9);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燃烧器(7)包括圆柱形的主体(71),所述主体(71)内设有盘管,所述盘管连接至所述恒温水箱(9);所述主体(71)的外径为65mm,所述主体(71)的上表面自内向外依次同心的布置有金属烧结板I(72),中心钢管(73)和金属烧结板II(74),所述金属烧结板I(72)的直径为30mm,所述金属烧结板I(72)布满有0.5微米的进气孔隙,所述金属烧结板I(72)镶嵌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获取燃烧过程中碳烟颗粒破碎特性的装置,包括电脑控制系统(1),气溶胶发生器(2),热处理器(3),气体混合器(4),粒径谱仪(5),毛细管取样系统(6),预混燃烧器(7),位移台(8)和恒温水箱(9);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燃烧器(7)包括圆柱形的主体(71),所述主体(71)内设有盘管,所述盘管连接至所述恒温水箱(9);所述主体(71)的外径为65mm,所述主体(71)的上表面自内向外依次同心的布置有金属烧结板I(72),中心钢管(73)和金属烧结板II(74),所述金属烧结板I(72)的直径为30mm,所述金属烧结板I(72)布满有0.5微米的进气孔隙,所述金属烧结板I(72)镶嵌在所述中心钢管(73)内,所述中心钢管(73)的壁厚为0.3mm,所述金属烧结板II(74)环绕在所述中心钢管(73)的外周,所述金属烧结板II(74)布满有0.2微米的进气孔隙;所述金属烧结板I(72)与所述中心钢管(73)之间、所述中心钢管(73)与所述金属烧结板II(74)之间均为过盈配合;所述金属烧结II(74)的进气孔隙通过连接管路连接至一氩气气瓶(13),所述连接管路上设有流量计(17);所述金属烧结板I(72)的进气孔隙与所述气体混合器(4)的出口端相连,所述气体混合器(4)包括第一进气端(41)和第二进气端(42),所述第一进气端(41)与一进气管路的一端相连,所述进气管路的另一端通过并联的两条支路连接至燃料气体气瓶(10)和氧气气瓶(11),两条连接支路上均设有流量计;所述第二进气端(42)与所述气溶胶发生器(2)的出口端相连,所述气溶胶发生器(2)的进口端通过连接至氮气气瓶(12),该连接管路上设有流量计(16);所述第二进气端(42)与所述气溶胶发生器(2)的出口端相连的管路A上通过一个三通阀门连接有一与所述管路A并联的旁路B,所述热处理器(3)设置在旁路B上;所述预混燃烧器(7)固定在所述位移台(8)上,所述位移台(8)由两个步进电机控制,实现预混燃烧器(7)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移动;所述毛细管取样系统(6)包括液氮钢瓶(61)、冷氮气流量计(62)、毛细管探针(63)、真空泵(64)和控制器(65),所述毛细管探针(63)布置在所述预混燃烧器(7)的正上方;所述毛细管探针(63)的一端通过液氮管路连接至液氮钢瓶(61);所述毛细管探针(63)的另一端与通过三通分别与所述粒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崇林刘野毕元吕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