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947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包括治具主体、发热管及PCB板,所述治具主体开设有上方开口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容纳锂电池的容置腔,所述发热管设置于所述治具主体,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治具主体的外部壁面并与所述发热管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既具有装载电池的功能,又具备主动加热的功能,在电池干燥过程中,能直接在治具上完成加热及干燥,省去大型的干燥炉及加热模块,从而简化了工艺流程,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治具,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
技术介绍
水分对锂电池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锂电池的制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环境的湿度以及电池的水含量。在现行工艺条件下,一般在电池注液之前采用烘烤设备来控制电池的水含量。例如,通过干燥炉的烘烤模式对电池进行干燥处理。基本烘烤步骤为:利用上夹具机将电池放入治具中,通过夹具移栽机将装满电池的治具放到干燥炉中,通过对干燥炉抽真空、加热,实现电池的干燥。从上述可知,现有的锂电池治具功能简单,只具备装载电池功能。为了实现电池的干燥,需增加大型的干燥炉及加热模块等配套设备,从而使得设备操作流程复杂,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其可直接对电池加热干燥,省去大型的干燥炉及加热模块,从而简化工艺流程,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包括治具主体、发热管及PCB板,所述治具主体开设有上方开口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容纳锂电池的容置腔,所述发热管设置于所述治具主体,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治具主体的外部壁面并与所述发热管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通过在所述治具主体上设置腔体,在腔体内设置供锂电池放置的容置腔,从而达到承载多个锂电池的目的。又通过设置所述发热管,使所述发热管位于所述腔体外并通过所述治具主体将热量传递到所述腔体内,从而实现对置于所述腔体内的锂电池进行加热。这样使治具既具有装载电池的功能,又具备主动加热的功能,在电池干燥过程中,能直接在治具上完成加热及干燥,省去大型的干燥炉及加热模块,从而简化了工艺流程,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较佳地,所述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腔体上使所述腔体密封。利用所述上盖可以使所述腔体达到密封的状态,从而可以在对锂电池干燥前,对所述腔体抽真空,使锂电池能在真空环境中干燥,有利于锂电池更好地排出气泡及水份,提升干燥效果。具体地,所述上盖与所述治具主体上边缘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可以保证所述腔体不会漏气,提高气密效果。较佳地,所述治具主体的底面开设有走线槽,所述PCB板与所述发热管之间的导线设置于所述走线槽内。通过设置所述走线槽,使与所述发热管电连接的导线能隐藏于所述治具主体内,避免导线外露而影响加热,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较佳地,所述容置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具体外型可根据电池的种类、外型及大小对应布置,提高治具使用的适应性。具体地,所述发热管插入所述治具主体内,以使其位于两所述容置腔之间。较佳地,所述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腔体内的温度的热电偶,所述热电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通过设置所述热电偶,可以实现实时监控所述腔体内的加热温度,从而实现电池干燥的全自动化功能。较佳地,所述治具主体的外围设置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可以防止热量向外界散出,进而减少电池烧烤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较佳地,所述PCB板上设有针孔,以供控制设备的电针插接实现电连接。较佳地,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治具主体的外侧壁或底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的实施例一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的实施例一的治具主体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的实施例一的底面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的实施例二的治具主体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的实施例二的底面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图中展示了本技术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100的实施例一的结构,本实施例的电池加热干燥治具100包括治具主体1、发热管2及PCB板3,所述治具主体1开设有上方开口的腔体11,所述腔体11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容纳锂电池的容置腔12;所述发热管2设置于所述治具主体1上,具体是位于所述腔体11外且嵌入于所述治具主体1的底部;所述PCB板3设置于所述治具主体1的外部壁面并与所述发热管2电连接。具体地,如下:再如图1所示,所述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100还包括上盖4,所述上盖4盖合于所述腔体11上使所述腔体11密封。所述上盖4与所述治具主体1上边缘之间设有密封圈13。所述密封圈13可以保证所述腔体11不会漏气,提高气密效果。利用所述上盖4可以使所述腔体11达到密封的状态,从而可以在对锂电池干燥前,对所述腔体11抽真空,使锂电池能在真空环境中干燥,有利于锂电池更好地排出气泡及水份,提升干燥效果。请再参阅图2及图3,所述治具主体1的底面开设有走线槽14,所述PCB板3与所述发热管2之间的导线设置于所述走线槽14内。通过设置所述走线槽14,使与所述发热管2电连接的导线能隐藏于所述治具主体1内,避免导线外露而影响加热,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所述容置腔12的横截面为圆形,以适用于小型电芯。所述容置腔12呈阵列地排布,所述发热管2沿平行于所述治具主体1的底面而从所述治具主体1的外侧插入所述治具主体1内,以使其位于两所述容置腔12之间。所述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100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腔体11内的温度的热电偶5,所述热电偶5与所述PCB板3电连接。通过设置所述热电偶5,可以实现实时监控所述腔体11内的加热温度,从而实现电池干燥的全自动化功能。所述PCB板3设置于所述治具主体1的底面,具体地,所述PCB板3设置于所述治具主体1的底面的中央,所述PCB板3的四周延伸出所述走线槽14,所述走线槽14延伸到所述治具主体1的各个边缘,从而引导导线到达加热管附近。所述PCB板3上设有针孔31,以供控制设备的电针插接实现电连接。例如连接控制系统的电针插到所述针孔31内时,只需要在控制系统内输出信号,即可通过PCB板3及导线控制所述发热管2的加热功率,从而自动控制所述腔体11内的温度。所述治具主体1的外围设置保温层(图中未示)。所述保温层可以防止热量向外界散出,进而减少电池烧烤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通过在所述治具主体1上设置腔体11,在腔体11内设置供锂电池放置的容置腔12,从而达到承载多个锂电池的目的。又通过设置所述发热管2,使所述发热管2位于所述腔体11外并通过所述治具主体1将热量传递到所述腔体11内,从而实现对置于所述腔体11内的锂电池进行加热。并且,通过设置所述上盖4,可以使所述腔体11达到密封的状态,从而可以对所述腔体11抽真空,使锂电池能在真空环境中干燥,有效提升干燥效果。这样本技术的治具既具有装载电池的功能,又具备主动加热的功能,在电池干燥过程中,能直接在治具上完成加热及干燥,省去大型的干燥炉及加热模块,从而简化了工艺流程,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再请参阅图4及图5,图中展开了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200,本实施例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相同的地方不再重复描述,以下只描述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本实施例二的所述容置腔12’的横截面为方形,以适用于呈方形的动力锂电池以及软包锂电池,相邻的两个容置腔12’之间由一壁面1a隔开。所述发热管2’沿平行于所述治具主体1’的底面而从所述治具主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治具主体、发热管及PCB板,所述治具主体开设有上方开口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容纳锂电池的容置腔,所述发热管设置于所述治具主体,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治具主体的外部壁面并与所述发热管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治具主体、发热管及PCB板,所述治具主体开设有上方开口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容纳锂电池的容置腔,所述发热管设置于所述治具主体,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治具主体的外部壁面并与所述发热管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腔体上使所述腔体密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所述治具主体上边缘之间设有密封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主动加热干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主体的底面开设有走线槽,所述PCB板与所述发热管之间的导线设置于所述走线槽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军温正方姜成武黄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德瑞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