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纳米间隙技术的轴承防护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637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间隙技术的轴承防护环,包括防护外圈与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防护内圈,所述防护内圈的上端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套入口,且防护内圈的外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散热孔,所述防护内圈的内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竖向滑槽,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左提片,且装置主体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另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右提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间隙技术的轴承防护环,设有灌油孔、一号锁口与防护内圈,使轴承的运转更平稳,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保障防护环的正常使用,加强了防护环的使用性能,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纳米间隙技术的轴承防护环
本技术涉及防护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纳米间隙技术的轴承防护环。
技术介绍
轴承防护环,指部分地包裹全部或部分滚动体,用以隔离滚动体,通常还引导滚动体并将其保持在轴承内,对轴承起到防护作用的一种轴承零件;现有的轴承防护环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无灌油孔设计,难以对防护环进行油脂灌冲,无法对轴承的运转起到了持续润滑的作用,降低了轴承的使用寿命,无锁口设计,减小了结构内部空间,提高了摩擦热的产生,难以避免防护环因摩擦过大而造成断裂,无法保障防护环的正常使用,防护内圈的材质单一,在润滑剂缺乏的条件下,运动特性较差,减弱了防护环的使用性能,给轴承防护环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纳米间隙技术的轴承防护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纳米间隙技术的轴承防护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基于纳米间隙技术的轴承防护环,包括防护外圈与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防护内圈,所述防护内圈的上端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套入口,且防护内圈的外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处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纳米间隙技术的轴承防护环,包括防护外圈(4)与装置主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5)的内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防护内圈(6),所述防护内圈(6)的上端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套入口(2),且防护内圈(6)的外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散热孔(16),所述防护内圈(6)的内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竖向滑槽(15),所述装置主体(5)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左提片(3),且装置主体(5)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另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右提片(1),所述防护外圈(4)设置在装置主体(5)的外表面,且防护外圈(4)的下端表面固定安装有下挡圈(11),所述防护外圈(4)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纳米间隙技术的轴承防护环,包括防护外圈(4)与装置主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5)的内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防护内圈(6),所述防护内圈(6)的上端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套入口(2),且防护内圈(6)的外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散热孔(16),所述防护内圈(6)的内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竖向滑槽(15),所述装置主体(5)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左提片(3),且装置主体(5)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另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右提片(1),所述防护外圈(4)设置在装置主体(5)的外表面,且防护外圈(4)的下端表面固定安装有下挡圈(11),所述防护外圈(4)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上挡圈(12),且上挡圈(12)的上端内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处设置有灌油孔(8),所述防护外圈(4)的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防护边(7),所述防护外圈(4)的内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号挡边(13),且一号挡边(13)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上方的位置处活动安装有一号锁口(14),所述防护外圈(4)的内表面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武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亿斯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