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站起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阻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331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阻车器,包括用于嵌入地坑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阻挡块、驱动装置;阻挡块整体呈棱柱体形状,包括两个平行的底面以及垂直于底面的三个侧面;驱动装置用于实施车辆阻挡操作时驱动阻挡块向上转动进而使阻挡块的部分结构伸出外壳的顶部开口;驱动装置还用于在实施车辆通过操作时驱动阻挡块向下转动进而使阻挡块的一矩形侧面封闭外壳的顶部开口处,并使外壳的顶部开口形成一个平行于地面的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新型阻车器,其可以自由实现转动伸出(即阻挡车辆通过)以及自由实现转动收缩(即放行车辆通过),同时其结构可靠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阻车器
本技术涉及阻截车辆行驶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阻车器。
技术介绍
阻车器也称破胎器、扎胎器,是针对我国公路收费站过往车辆闯岗逃逸现象而研制开发的新产品,也用于对犯罪分子、交通肇事逃逸者及恐怖分子的抓获。目前,我国的警务人员为了追击交通肇事逃逸者、恐怖分子、逃犯等驾车逃跑者通常使用一种路障破胎器来实施交通控制,迫使肇事车辆在拦截路段停下来。这种路障破胎器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型阻挡围杆,配以不锈钢刺针进行阻挡;此设备需要提前进行布防,利用叉车进行安装设置,很显然,操作起来非常不方便(即此类设备体积大,重量重,使用时,均为事先铺装在路上,不能单人随身携带,使用不灵活);另外一种是便携式阻车器,这种设备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但是其容易受到冲击,尤其面对多车冲击通过时(极有可能导致其阻止一辆车,该车对设备进行撞击破坏),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其可靠性较差。综上,如何解决传统阻车器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阻车器,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新型阻车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阻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嵌入地坑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阻挡块、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阻挡块整体呈棱柱体形状,其棱柱体的形状的所述阻挡块包括两个平行的底面以及垂直于所述底面的三个侧面,其底面形状为扇形形状,其三个侧面中两个侧面为矩形侧面,另一个侧面为圆周弧面形状;其中,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阻挡块转动配合;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实施车辆阻挡操作时驱动所述阻挡块向上转动进而使所述阻挡块的部分结构伸出所述外壳的顶部开口;所述驱动装置还用于在实施车辆通过操作时驱动所述阻挡块向下转动进而使所述阻挡块的一矩形侧面封闭所述外壳的顶部开口处,并使外壳的顶部开口形成一个平行于地面的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阻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嵌入地坑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阻挡块、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阻挡块整体呈棱柱体形状,其棱柱体的形状的所述阻挡块包括两个平行的底面以及垂直于所述底面的三个侧面,其底面形状为扇形形状,其三个侧面中两个侧面为矩形侧面,另一个侧面为圆周弧面形状;其中,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阻挡块转动配合;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实施车辆阻挡操作时驱动所述阻挡块向上转动进而使所述阻挡块的部分结构伸出所述外壳的顶部开口;所述驱动装置还用于在实施车辆通过操作时驱动所述阻挡块向下转动进而使所述阻挡块的一矩形侧面封闭所述外壳的顶部开口处,并使外壳的顶部开口形成一个平行于地面的平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块其三个侧面中两个矩形侧面相邻,且所述圆周弧面位于两个矩形侧面之间;所述阻挡块结构中的三个侧面位于上部的矩形侧面为第一侧面,位于下部的矩形侧面为第二侧面,所述圆周弧面为第三侧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体为长方体形状,所述外壳的顶部四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地坑边缘的突出边沿。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阻车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站起
申请(专利权)人:刘站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