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辅助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205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辅助制动系统,包括与车轮轴连接的发电装置、第一制动盘、与第一制动盘相对设置的第二制动盘、用于控制第一制动盘与第二制动盘在接触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制动盘控制装置、与第一制动盘和车轮轴连接的第一动力传递装置以及与第二制动盘和车轮轴连接的第二动力传递装置,第一制动盘和第二制动盘的旋转方向相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辅助制动系统,不消耗发动机有用的能量,且能够将车辆在制动时的能量回收加以利用;两制动盘的转矩相反,且相互抵消,将两车轮的能量相互抵消,增大了制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辅助制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制动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辅助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车辆制动系统主要有三类,一是行车制动系统,二是驻车制动系统,三是辅助制动系统。而辅助制动系统的作用是:在不使用或少使用行车制动系统的条件下,使车辆速度降低或保持稳定,但不能将车辆紧急制停,这种作用称为缓速作用。现有车辆上产生缓速作用的方法主要有5种:一是发动机缓速,二是牵引电动机缓速,三是液力缓速,四是电磁缓速,五是空气动力缓速。其中第二种是用在电驱动车上,第五种是利用汽车行驶时的空气阻力,通过车身某个部件的伸展,加大空气阻力的办法来起缓速作用。这五个缓速方法都需要消耗发动机的能量,且能量利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辅助制动系统,目的是实现节能降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车辆辅助制动系统,包括与车轮轴连接的发电装置、第一制动盘、与第一制动盘相对设置的第二制动盘、用于控制第一制动盘与第二制动盘在接触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制动盘控制装置、与第一制动盘和车轮轴连接的第一动力传递装置以及与第二制动盘和车轮轴连接的第二动力传递装置,第一制动盘和第二制动盘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装置包括与所述车轮轴相平行的第一传动轴以及与第一传动轴和车轮轴连接的第一齿轮传动机构,所述第一制动盘与第一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车轮轴上的第一主动齿轮和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且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导向盘,导向盘具有容纳所述第一制动盘的容置腔,第一制动盘相对于导向盘可沿轴向进行移动,第一制动盘套设于第一传动轴上且第一制动盘与第一传动轴为花键连接。所述制动盘控制装置包括与所述导向盘连接且用于向所述容置腔中提供液压油的液压泵,进入容置腔中的液压油推动所述第一制动盘沿轴向进行移动。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装置包括与所述车轮轴相平行的第二传动轴以及与第二传动轴和车轮轴连接的第二齿轮传动机构,所述第二制动盘与第二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车轮轴上的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的第二从动齿轮以及与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中间齿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车轮轴上的永磁体、第一导磁体、第二导磁体、第一隔磁体和第二隔磁体以及与永磁体相配合的线圈,永磁体位于第一导磁体和第二导磁体之间,第一导磁体位于永磁体和第一隔磁体之间,第二导磁体位于永磁体和第二隔磁体之间。所述发电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轮轴上的第三隔磁体。本专利技术的车辆辅助制动系统,具有如下的优点:1、不消耗发动机有用的能量,且能够将车辆在制动时的能量回收加以利用,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2、两制动盘的转矩相反,且相互抵消,将两车轮的能量相互抵消,增大了制动效率;3、此系统在工作时通过控制供给给电机的电流大小来控制液压力的大小,方式简单有效,适应各种制动要求;同时在控制中心对电流大小的控制下能防止车轮抱死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本专利技术车辆辅助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齿轮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二齿轮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导向座与第一制动盘的配合示意图;图5是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车轮轴;2、发电装置;3、第一壳体;4、第二壳体;5、第一传动轴;6、导向盘;7、第二传动轴;8、第一制动盘;9、第二制动盘;10、第一主动齿轮;11、第一从动齿轮;12、第二主动齿轮;13、第二从动齿轮;14、中间齿轮;15、永磁体;16、第一导磁体;17、第二导磁体;18、第一隔磁体;19、第二隔磁体;20、线圈;21、第三隔磁体;22、轴套;23、容置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辅助制动系统,包括与车轮轴1连接的发电装置2、第一制动盘8、与第一制动盘8相对设置的第二制动盘9、用于控制第一制动盘8与第二制动盘9在接触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制动盘控制装置、与第一制动盘8和车轮轴1连接的第一动力传递装置以及与第二制动盘9和车轮轴1连接的第二动力传递装置,第一制动盘8和第二制动盘9的旋转方向相反。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车辆的车轮安装在车轮轴1上,车轮轴1为水平设置。在制动盘控制装置的作用下,当第一制动盘8和第二制动盘9处于接触状态时,第一制动盘8的端面与第二制动盘9的端面贴合,车轮轴1通过第一动力传递装置带动第一制动盘8旋转,车轮轴1同时通过第二动力传递装置带动第二制动盘9旋转,第一制动盘8和第二制动盘9的旋转方向相反,第一制动盘8和第二制动盘9之间产生摩擦力,进而对车轮轴1产生制动力矩,使得车轮轴1逐渐减速,达到辅助制动的目的。在制动结束时,在制动盘控制装置的作用下,第一制动盘8与第二制动盘9处于分离状态,第一制动盘8和第二制动盘9之间不产生摩擦力。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动力传递装置包括与车轮轴1相平行的第一传动轴5以及与第一传动轴5和车轮轴1连接的第一齿轮传动机构,第一制动盘8与第一传动轴5连接。第一传动轴5的长度小于车轮轴1的长度,第一传动轴5的一端与第一齿轮传动机构连接,第一制动盘8设置于第一传动轴5的另一端,第一制动盘8与第一传动轴5可同步旋转,而且第一制动盘8相对于第一传动轴5可沿轴向进行移动,可以实现与第二制动盘9的接触与分离。第一制动盘8为圆盘状结构,第一制动盘8与第一传动轴5为同轴设置,第一制动盘8套设于第一传动轴5上且第一制动盘8与第一传动轴5为花键连接。作为优选的,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车轮轴1上的第一主动齿轮10和与第一传动轴5连接且与第一主动齿轮10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11,第一主动齿轮10和第一从动齿轮11均为圆柱齿轮,第一主动齿轮10与车轮轴1固定连接且第一主动齿轮10与车轮轴1同步旋转,第一从动齿轮11与第一传动轴5的一端连接且第一从动齿轮11可与第一传动轴5同步旋转。第一传动轴5通过第一电磁离合器与第一从动齿轮11连接,第一电磁离合器是用于控制第一传动轴5与第一从动齿轮11之间的结合与分离,实现扭矩的传递与中断,第一电磁离合器与车辆上的控制系统连接,受控制系统的控制。当第一电磁离合器结合时,第一从动齿轮11与第一传动轴5同步旋转,第一传动轴5带动第一制动盘8旋转。当第一电磁离合器分离时,第一传动轴5与第一齿轮传动机构之间传递的扭矩中断,第一传动轴5与第一从动齿轮11不能同步旋转。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第一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套设于第一传动轴5上的导向盘6,导向盘6具有容纳第一制动盘8的容置腔23,第一制动盘8相对于导向盘6可沿轴向进行移动。导向盘6为圆柱体,导向盘6与第一传动轴5为同轴设置且导向盘6的直径大于第一传动轴5的直径,导向盘6在轴向上与第一传动轴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辆辅助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轮轴连接的发电装置、第一制动盘、与第一制动盘相对设置的第二制动盘、用于控制第一制动盘与第二制动盘在接触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制动盘控制装置、与第一制动盘和车轮轴连接的第一动力传递装置以及与第二制动盘和车轮轴连接的第二动力传递装置,第一制动盘和第二制动盘的旋转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辆辅助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轮轴连接的发电装置、第一制动盘、与第一制动盘相对设置的第二制动盘、用于控制第一制动盘与第二制动盘在接触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制动盘控制装置、与第一制动盘和车轮轴连接的第一动力传递装置以及与第二制动盘和车轮轴连接的第二动力传递装置,第一制动盘和第二制动盘的旋转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辅助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装置包括与所述车轮轴相平行的第一传动轴以及与第一传动轴和车轮轴连接的第一齿轮传动机构,所述第一制动盘与第一传动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辅助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车轮轴上的第一主动齿轮和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且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辅助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导向盘,导向盘具有容纳所述第一制动盘的容置腔,第一制动盘相对于导向盘可沿轴向进行移动,第一制动盘套设于第一传动轴上且第一制动盘与第一传动轴为花键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平孙际超朱宵汉何席文方星晖韩利敏别威曹菁冯尚志王嘉咏邓志亮尹家浩鹏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