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纵梁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89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架纵梁及汽车,其中车架纵梁包括:截面呈U型的第一梁体及截面呈U型的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开口相对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之间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填充有吸能材料,减少破坏力或颠簸力在车身上的传递,降低车辆损失,减少人员伤害,提升乘车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架纵梁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尤其涉及一种车架纵梁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越来越普及,已经正在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必不可少的日常出行交通工具。在汽车的出行过程中,在突发情况或者在路况不好的情况下,汽车容易受到碰撞或颠簸,车身部件受到碰撞力或颠簸力的传递容易造成损伤或使车内乘车人员感受到较强的颠簸感,降低乘车体验甚至影响人员乘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架纵梁及汽车,以解决汽车在突发情况或者在路况不好的情况下,易受碰撞力或颠簸力的传递,降低乘车体验甚至影响人员乘车安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架纵梁,包括:截面呈U型的第一梁体及截面呈U型的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开口相对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之间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填充有吸能材料。优选地,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的端部盖设有吸能盒。优选地,所述吸能盒中具有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填充有吸能材料。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相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为固定焊接。优选地,所述吸能盒与所述第一梁体及所述第二梁体为固定焊接。优选地,所述吸能材料为蜂窝状或泡沫状材料。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车架纵梁。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车辆纵梁中通过第一梁体及第二梁体的设计形成容置空间,在该容置空间中填充吸能材料,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或偏置碰撞时,可以减小碰撞力的传递,减少破坏力在车身上的传递,降低车辆损失,减少人员伤害,在路况不好的情况下,减少颠簸力在车身上的传递,提升乘车体验。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车架纵梁的结构分离示意图。附图标记:其中图中:1-第一梁体,2-第二梁体,3-吸能材料,4-吸能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车架纵梁,结合图1所示,包括:截面呈U型的第一梁体1及截面呈U型的第二梁体2,所述第一梁体1与所述第二梁体2开口相对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梁体1与所述第二梁体2之间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填充有吸能材料3。该第一梁体1与第二梁体2具体可为固定焊接,所述吸能材料3为蜂窝状或泡沫状材料,该吸能材料3例如为泡沫铝、泡沫橡胶或者其他能吸收碰撞能量的复合材料。由于纵梁为车俩中的主要承载部件,在车辆纵梁中通过第一梁体1及第二梁体2的设计形成容置空间,在该容置空间中填充吸能材料3,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或偏置碰撞时,可以减小碰撞力的传递,减少破坏力在车身上的传递,降低车辆损失,减少人员伤害,在路况不好的情况下,减少颠簸力在车身上的传递,提升乘车体验。其中,第一梁体1与第二梁体2间的焊接可以是第一梁体1的两侧壁与所述第二梁体2的两侧壁间的固定叠加焊接,实现结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梁体1与所述第二梁体2的端部盖设有吸能盒4。该吸能盒4可以是设置在第一梁体1与第二梁体2的前端,即靠近车辆的车头部位的一端,但不限于在前端,也可以是在第一梁体1与第二梁体2的后端,即靠近车辆的车位部位的一端。该吸能盒4实现吸能作用,可以是具有蜂窝孔的一部件,实现其吸能作用,或者是内部填充有吸能材料3的一部件。具体地,该吸能盒4与所述第一梁体1及所述第二梁体2为固定焊接,实现结构强度。优选地,该吸能盒4中具有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填充有吸能材料3。该吸能材料3为蜂窝状或泡沫状材料。吸能盒4内充填能吸收碰撞能量的蜂窝状或泡沫状材料,如泡沫铝、泡沫橡胶或者其他能吸收碰撞能量的复合材料,实现吸能作用。结合图1所示,图1中为纵梁各部件的分离图,其中的吸能盒4与第一梁体1及第二梁体2处于分离状态,位于吸能盒4与第一梁体1及第二梁体2之间的为吸能材料3,在当吸能盒4与第一梁体1及第二梁体2进行固定安装时,吸能材料3进入至第一梁体1与第二梁体2内的容置空间中,吸能盒4中也填充有吸能材料3。具体地,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相连通,该吸能盒4设置于第一梁体1及第二梁体2的端部,具体为盖设在该端部,实现对第一容置空间的密闭作用,其中该吸能盒4具体可以是包括一盖体,盖体中形成容置空间,吸能材料3设置于该盖体中,该盖体与第一梁体1及第二梁体2为固定焊接,在该盖体内及第一梁体1与第二梁体2内均设置有吸能材料3,且盖体实现对第一梁体1与第二梁体2内吸能材料3的固定,防止脱落,进一步确保吸能效果。本技术实施例中还公开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车架纵梁,确保行车中车辆及驾驶人员的安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所述的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架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截面呈U型的第一梁体及截面呈U型的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开口相对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之间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填充有吸能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截面呈U型的第一梁体及截面呈U型的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开口相对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之间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填充有吸能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的端部盖设有吸能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中具有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填充有吸能材料。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守华席玉岭曹广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