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控制器托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825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器托架总成,包括托架和底板,所述底板包括支撑固定于托架底部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部分边缘固定于车身纵梁的PEU安装支架总成使第一底板形成悬臂梁结构;还包括悬臂支撑梁,所述悬臂支撑梁一端支撑设置于第一底板的远端底部,另一端固定于PEU安装支架总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托架刚度强度高,成本低,解决了电机控制器安装空间受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控制器托架总成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机安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托架总成。
技术介绍
混合动力汽车由于采用内燃机和电动机作为混合动力源,它既有燃料发动机动力性好、反应快和工作时间长的优点,又有电动机无污染和低噪声的好处,已经成为汽车研究与开发的一个重点。但由于电机控制器体积较大,电机控制器安装空间受到限制,故需要设计一种电机控制器托架总成,满足其安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托架总成,将新型托架安装于汽车内部,托架自身结构稳定,刚度较好,且强度较高,同时安装尺寸精度高,且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工艺不复杂,利于批量生产。本技术的电机控制器托架总成,包括托架和底板,所述底板包括支撑固定于托架底部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部分边缘固定于车身纵梁的PEU安装支架总成使第一底板形成悬臂梁结构;还包括悬臂支撑梁,所述悬臂支撑梁一端支撑设置于第一底板的远端底部,另一端固定于PEU安装支架总成。进一步,所述底板还包括第二底板,所述悬臂支撑梁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底板固定于PEU安装支架总成。进一步,所述第一底板与悬臂支撑梁呈L形分布。进一步,所述托架包括矩形结构的上框架和支撑于上框架与第一底板之间的立柱;所述上框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以及两平行设置的第一纵梁、第二纵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和第二横梁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第三延伸段和第四延伸段,所述立柱包括分别对应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第三延伸段设置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立柱还包括设置于第二纵梁一端部下侧的第四立柱,所述第一底板边缘凹陷形成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位于第四立柱对应横梁下方。进一步,还包括悬臂加固梁,所述悬臂加固梁一端固定于第四延伸段下表面,另一端通过一第五立柱固定于第二底板。进一步,还包括固定底部焊接固定于第二底板上的两矩形短管和侧面焊接固定于两矩形短管端部的矩形长管,矩形长管一端面焊接固定于第五立柱的底部侧面,所述悬臂支撑管的一端面固定于矩形长管的侧面。进一步,所述第一、第二横梁上还设有“PEU安装支耳”。进一步,所述支架一共为四个且支耳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支耳成“几”字型。进一步,所述第一底板上还设有线束安装支架。进一步,所述底板为3mm厚的钢板,所述横梁为2mm厚的方形钢管,所述第一底板还设有矩形开口的避让槽。本技术托架自身结构稳定,刚度较好,且强度较高,同时安装尺寸精度高,且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工艺不复杂,利于批量生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电机控制器托架总成主视图。附图标记:悬臂加固梁1;第五立柱2;矩形短管3;第二底板4;第二底板安装孔5;悬臂支撑梁6;线束支架7;第一底板安装孔8;第一底板9;第一横梁10;第二纵梁11;第四立柱12;第二横梁13;避让槽14;PEU安装支架15;第一纵梁16;第一立柱17;第二立柱18;第三立柱19;避让缺口20;第四延伸段21;矩形长管22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中电机控制器托架总成主视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电机控制器托架总成,包括托架和底板,所述底板包括支撑固定于托架底部的第一底板9,所述第一底板9部分边缘固定于车身纵梁的PEU安装支架总成使第一底板9形成悬臂梁结构;还包括悬臂支撑梁6,所述悬臂支撑梁6一端支撑设置于第一底板9的远端底部,另一端固定于PEU安装支架总成,托架总成整体结构简单,紧凑,稳定性好,刚度强度均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且解决了混合动力车型电机控制器安装空间小,不方便安装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还包括第二底板4,所述悬臂支撑梁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底板固4定于PEU安装支架总成,第一底板9、第二底板4以及悬臂支撑梁6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板9与悬臂支撑梁6呈L形分布,第一底板9与悬臂支撑梁6相互垂直。本实施例中,所述托架包括矩形结构的上框架和支撑于上框架与第一底板9之间的立柱;所述上框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梁10、第二横梁13以及两平行设置的第一纵梁16、第二纵梁11;所述第一横梁10的两端和第二横梁13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第三延伸段和第四延伸段21,所述立柱包括分别对应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第三延伸段设置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立柱还包括设置于第二纵梁一端部下侧的第四立柱12,所述第一底板9边缘凹陷形成避让缺口20,所述避让缺口20位于第四立柱21对应横梁下方,避让缺口20以及横梁纵梁的空间布置,使安装空间更大,其他零部件安装时能有效避让。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悬臂加固梁1,所述悬臂加固梁1一端固定于第四延伸段21下表面,另一端通过一第五立柱2固定于第二底板4,悬臂加固梁1加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能,强度更好。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底部焊接固定于第二底板4上的两矩形短管3和侧面焊接固定于两矩形短管3端部的矩形长管22,矩形长管22一端面焊接固定于第五立柱2的底部侧面,所述悬臂支撑梁6的一端面固定于矩形长管22的侧面,矩形长管22连接第五立柱2以及两矩形短管3,使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矩形短管3的设计也起到加强筋的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横梁13上还设有“PEU安装支耳”,所述支耳一共为四个且支耳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支耳成“几”字型。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板9上还设有线束安装支架,安装支架7使发动机舱内绕线规整清晰,同时也起到方便定位的作用,第一底板安装孔8设于线束支架7的下方。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底板上为3mm厚的钢板,所述横梁为2mm厚的方形钢管,所述左侧底板还设有矩形开口的避让槽1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控制器托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和底板,所述底板包括支撑固定于托架底部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部分边缘固定于车身纵梁的PEU安装支架总成使第一底板形成悬臂梁结构;还包括悬臂支撑梁,所述悬臂支撑梁一端支撑设置于第一底板的远端底部,另一端固定于PEU安装支架总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控制器托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和底板,所述底板包括支撑固定于托架底部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部分边缘固定于车身纵梁的PEU安装支架总成使第一底板形成悬臂梁结构;还包括悬臂支撑梁,所述悬臂支撑梁一端支撑设置于第一底板的远端底部,另一端固定于PEU安装支架总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托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还包括第二底板,所述悬臂支撑梁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底板固定于PEU安装支架总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器托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与悬臂支撑梁呈L形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控制器托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矩形结构的上框架和支撑于上框架与第一底板之间的立柱;所述上框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以及两平行设置的第一纵梁、第二纵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和第二横梁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第三延伸段和第四延伸段,所述立柱包括分别对应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第三延伸段设置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立柱还包括设置于第二纵梁一端部下侧的第四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辉熊建华朱红霞周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