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五机架冷连轧机组打滑现象的在线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174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五机架冷连轧机组打滑现象的在线调整方法,涉及冷连轧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基于道次变形程度的带钢打滑判别模型;若监测机架的实时前滑值fi满足该模型执行步骤2;若满足该模型且在提速过程中执行步骤3.2;若无打滑现象执行步骤4;步骤2:建立带钢打滑调控手段优先级;步骤3:按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调节;调整过程中实时计算打滑判别条件,若带钢打滑执行步骤2和步骤3;若打滑消除执行步骤4;步骤4:若打滑消除进行速度判断,若当前轧制速度满足结束调整过程;若不满足速度要求,则进入提速过程执行步骤1。本方法在消除打滑现象的同时,保证了冷连轧机组的生产速度,降低了生产事故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机架冷连轧机组打滑现象的在线调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连轧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五机架冷连轧机组打滑现象的在线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代冷连轧机生产逐步向高速度、高精度和自动化方向发展。轧机打滑时轧制过程处于非稳定状态,此时轧机张力失衡、带钢厚度波动,严重时造成断带和辊面划伤,进而影响正常生产。研究冷连轧机打滑现象的产生并提出在线调整方法尤为重要。关于带钢打滑的预防与处理方法也出现过相关的专利,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冷连轧机组极薄带钢轧制的压下规程优化方法”(申请号:201410026932.3申请公布号:CN104785538A),主要针对冷连轧机组在极薄料轧制过程综合控制的压下规程优化,该专利技术考虑了包括打滑因子在内的多种因素,最终实现板形、板凸度的优化控制。中国专利技术专利“适用于五机架UCM机型冷连轧机组的压下规程优化方法”(申请号:201210083834.4申请公布号:CN103357670A),该专利技术将打滑与热划伤防治问题作为其中一项优化目标,包括板形、板凸度等因素,实现压下规程的优化,提高了出口板形质量。申请号为201510765490.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400系钢板可逆式冷轧时防止带钢打滑的方法”,该专利技术选用合理的轧辊直径、粗糙度,确定带钢压下、张力以及轧制速度,在轧制过程中当滑动系数超出某一值时降低出口速度以防止带钢打滑,保证生产稳定。上述专利技术针对冷连轧机组考虑了打滑因子,实现压下规程和板形问题优化。针对可逆轧机的带钢打滑现象,提出了降速的调整手段。并未给出冷连轧机组打滑现象的调整方法。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五机架冷连轧机组打滑现象的在线调整方法,本方法在消除打滑现象的同时,保证了冷连轧机组的生产速度,降低了生产事故发生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五机架冷连轧机组打滑现象的在线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基于道次变形程度的带钢打滑判别模型,该模型为:其中:fi为第i机架的实测前滑值;ri为第i机架的道次压下率;ζ是与机架相关的系数,取值为0.0025≤ζ≤0.01;若监测机架的实时前滑值fi满足则带钢出现打滑现象,执行步骤3;若满足且在提速过程中,则执行步骤3.2;若无打滑现象则执行步骤4;步骤2:建立带钢打滑调控手段优先级,建立完成后执行步骤3;调控手段包括轧制速度、前张力控制、后张力控制、道次压下率控制;步骤3:优先级高的先调节,当调节量达到该调控手段极限值时,转至优先级低的调控手段,且在调整过程中实时计算打滑判别条件,若带钢仍然打滑,则执行步骤2和步骤3继续调整;若打滑消除,则执行步骤4;步骤4:打滑消除进行轧制速度判断,若当前轧制速度满足速度要求,结束调整过程,进入正常轧制;若当前轧制速度不满足速度要求,则进入提速过程,并以50mpm为增量,执行步骤1。所述步骤2的带钢打滑调控手段优先级,其优先级由高到低依次为:轧制速度>前张力>后张力>道次压下率。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3.1:降低整个机组的轧制速度至300mpm,执行步骤3.2;所述轧制速度的最大调节量Δvmax为:Δvmax=50mpm步骤3.2:增加机架的前张力,当前张力调节量大于时,执行步骤3.3;否则,返回步骤1;前张力的最大调节量为:其中,为调节前的前张力;为前张力极限调节系数,步骤3.3:减小机架的后张力,当后张力调节量大于时,执行步骤3.4;否则,返回步骤1;后张力的最大调节量为:其中,为调节前的后张力;为后张力极限调节系数,步骤3.4:调整该机架辊缝,减小机架的出口厚度,增加机架的道次压下率,当出口厚度调节量大于Δhmax时,执行步骤4;否则,返回步骤1;Δhmax=H×r×κh其中,Δhmax为出口厚度的最大调节量;H为入口厚度;r为道次压下率;κh为出口厚度极限调节系数,0.20≤κh≤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五机架冷连轧机组打滑现象的在线调整方法,根据带钢打滑判别模型准确的判断带钢是否发生打滑现象,确定打滑现象的调控手段为轧制速度、前张力控制、后张力控制、道次压下率控制并合理的确定调控手段的调整优先级,对冷连轧机打滑现象做出在线调控,在消除打滑现象的同时,保证了冷连轧机组的生产速度,降低了生产事故发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五机架冷连轧机组打滑现象在线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如下所述。一种五机架冷连轧机组打滑现象的在线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基于道次变形程度的带钢打滑判别模型,该模型为:其中:fi为第i机架的实测前滑值;ri为第i机架的道次压下率;ζ是与机架相关的系数,取值为0.0025≤ζ≤0.01;监测机架的实时前滑值fi;若满足则带钢出现打滑现象,执行步骤2;若满足且在提速过程中,则执行步骤2.2;若无打滑现象则执行步骤4;步骤2:建立带钢打滑调控手段优先级,建立完成后执行步骤3;调控手段包括轧制速度、前张力控制、后张力控制、道次压下率控制;其优先级由高到低依次为:轧制速度>前张力>后张力>道次压下率。步骤3:优先级高的先调节,当调节量达到该调控手段极限值时,转至优先级低的调控手段,且在调整过程中实时计算打滑判别条件,若带钢仍然打滑,则执行步骤2和步骤3继续调整;若打滑消除,则执行步骤4;具体步骤如下:步骤3.1:降低整个机组的轧制速度至300mpm,执行步骤3.2;所述轧制速度的最大调节量Δvmax为:Δvmax=50mpm步骤3.2:增加机架的前张力,当前张力调节量大于时,执行步骤3.3;否则,返回步骤1;前张力的最大调节量为:其中,为调节前的前张力;为前张力极限调节系数,步骤3.3:减小机架的后张力,当后张力调节量大于时,执行步骤3.4;否则,返回步骤1;后张力的最大调节量为:其中,为调节前的后张力;为后张力极限调节系数,步骤3.4:调整该机架辊缝,减小机架的出口厚度,增加机架的道次压下率,当出口厚度调节量大于Δhmax时,执行步骤4;否则,返回步骤1;Δhmax=H×r×κh其中,Δhmax为出口厚度的最大调节量;H为入口厚度;r为道次压下率;κh为出口厚度极限调节系数,0.20≤κh≤0.25。步骤4:打滑消除进行轧制速度判断,若当前轧制速度满足速度要求,结束调整过程,进入正常轧制;若当前轧制速度不满足速度要求,则进入提速过程,并以50mpm为增量,执行步骤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某1740mm六辊五机架冷连轧机组为例,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五机架冷连轧机打滑现象的在线调整方法对该轧机的打滑现象进行控制,轧机的设备参数如表1所示:表11740mm六辊五机架冷连轧机组设备参数实施例1生产情况:轧制规格为原料厚度2.750mm,成品厚度0.996mm,带钢宽度1352.0mm的DP590钢。生产过程中S2机架发生打滑,前滑值f=-0.48,此时该机架的前张力为301.3KN,后张力为274.2KN,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机架冷连轧机组打滑现象的在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基于道次变形程度的带钢打滑判别模型,该模型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机架冷连轧机组打滑现象的在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基于道次变形程度的带钢打滑判别模型,该模型为:其中:fi为第i机架的实测前滑值;ri为第i机架的道次压下率;ζ是与机架相关的系数,取值为0.0025≤ζ≤0.01;若监测机架的实时前滑值fi满足则带钢出现打滑现象,执行步骤3;若满足且在提速过程中,则执行步骤3.2;若无打滑现象则执行步骤4;步骤2:建立带钢打滑调控手段优先级,建立完成后执行步骤3;调控手段包括轧制速度、前张力控制、后张力控制、道次压下率控制;步骤3:优先级高的先调节,当调节量达到该调控手段极限值时,转至优先级低的调控手段,且在调整过程中实时计算打滑判别条件,若带钢仍然打滑,则返回步骤3中的调控手段继续调整;若打滑消除,则执行步骤4;步骤4:打滑消除进行轧制速度判断,若当前轧制速度满足速度要求,结束调整过程,进入正常轧制;若当前轧制速度不满足速度要求,则进入提速过程,并以50mpm为增量,执行步骤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机架冷连轧机组打滑现象的在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生李晓刚周国平刘天武彭良贵向永光刘春雨杨士弘王煜谷田熊自柳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