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随动人体姿态的智能VR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VR跑步机的
,尤其是可随动人体姿态的智能VR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现在市场上的跑步机大多有两种,一种是单一方向跑步,另一种是圆环式固定结构,底座不动的VR跑步机,在用户身体上带有拉伸结构,身体上方旋转但脚最后全部移向圆盘中心,用户在旋转时会产生拉拽力,不利于VR体验,体验感不强,故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专利技术专利《一种VR万向跑步机及相关系统和应用方法》(CN107854806A)中提出:VR万向跑步机底盘和设置于底座上的旋转台之间设有锁紧结构,锁紧结构根据电气控制锁紧原理使旋转台旋转时,只能匀速旋转一周或设定周数然后锁定,无法跟随用户的运动情况进行同步调整。综上,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相关文献:1、刘洋,周旭,孙怡宁,等.基于步法的跑步机速度跟踪控制方法[J].传感技术学报,2015(2):217-22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强VR体验,提高用户的沉浸感的可随动人体姿态的智能VR平台,以及可随动人体姿态的智能VR平台的控制方法。为了解决上述 ...
【技术保护点】
1.可随动人体姿态的智能VR平台,包括跑步机结构体和VR头显设备(10);所述跑步机结构体包括跑板(1)、跑台支架(20)、电控箱(21)和支撑架(22)、跑带(3)、中心控制器(6)和变频器电机系统(7);所述跑板(1)前侧设有前滚筒(4),跑板(1)后侧设有后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随动人体姿态的智能VR平台还包括可旋转底座(8);所述跑台支架(20)与可旋转底座(8)上表面固定相连;所述的前滚筒(4)和后滚筒与跑台支架(20)相连,且前滚筒(4)和后滚筒的滚筒轴的轴端可在跑台支架(20)中左右位移;所述前滚筒(4)的滚筒轴两端分别设有弹簧(19);每个弹簧(19)套装 ...
【技术特征摘要】
1.可随动人体姿态的智能VR平台,包括跑步机结构体和VR头显设备(10);所述跑步机结构体包括跑板(1)、跑台支架(20)、电控箱(21)和支撑架(22)、跑带(3)、中心控制器(6)和变频器电机系统(7);所述跑板(1)前侧设有前滚筒(4),跑板(1)后侧设有后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随动人体姿态的智能VR平台还包括可旋转底座(8);所述跑台支架(20)与可旋转底座(8)上表面固定相连;所述的前滚筒(4)和后滚筒与跑台支架(20)相连,且前滚筒(4)和后滚筒的滚筒轴的轴端可在跑台支架(20)中左右位移;所述前滚筒(4)的滚筒轴两端分别设有弹簧(19);每个弹簧(19)套装在前滚筒(4)对应滚筒轴的外表面,弹簧(19)的一端与前滚筒(4)外表面相抵接,另一端与跑台支架(20)外表面相抵接;所述跑台支架(20)左右两侧均设有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12);每个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12)的检测端伸入跑台支架(20),正对该侧前滚筒(4)滚筒轴的轴端;所述VR头显设备(10)、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12)和可旋转底座(8)分别与中心控制器(6)信号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随动人体姿态的智能VR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跑板(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至少2个测力平台传感器(11);所述支撑架(22)上设有电子显示屏(5);所述电子显示屏(5)以及每个测力平台传感器(11)分别与中心控制器(6)信号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随动人体姿态的智能VR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底座(8)由旋转底座体(13)、齿轮Ⅰ(140)、齿轮Ⅱ(141)、设有驱动轴的驱动装置(15)、旋转轴(16)、旋转盘(17)和外壳(18)构成;所述外壳(18)安装在旋转底座体(13)上表面,外壳(18)的内壁和旋转底座体(13)上表面围合形成放置空腔;所述齿轮Ⅰ(140)、齿轮Ⅱ(141)、设有驱动轴的驱动装置(15)、旋转轴(16)和旋转盘(17)均位于放置空腔中;所述旋转轴(16)垂直安装在旋转底座体(13)中心处;所述旋转轴(16)的下端与旋转底座体(13)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上端与旋转盘(17)下表面固定相连,齿轮Ⅱ(141)套装在旋转轴(16)外表面,齿轮Ⅱ(141)与旋转轴(16)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5)安装在旋转底座体(13)上表面,齿轮Ⅰ(140)套装在驱动装置(15)的驱动轴外表面,齿轮Ⅰ(140)与驱动装置(15)的驱动轴固定相连;所述齿轮Ⅰ(140)与齿轮Ⅱ(141)外啮合;所述旋转盘(17)上表面与跑台支架(20)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5)与中心控制器(6)信号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可随动人体姿态的智能VR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控制器(6)由依次信号相连的信号接收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CPU模块和信号发射器模块构成;所述信号接收器模块分别与电子显示屏(5)、测力平台传感器(11)和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12)信号相连;所述信号发射器模块分别与电子显示屏(5)、变频器电机系统(7)、驱动装置(15)以及VR头显设备(10)信号相连;所述信号接收器模块用于接收测力平台传感器(11)和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12)的检测数据,并将接收的检测数据发送至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接收器模块还用于接收用户利用电子显示屏(5)所设置的运动参数,并将接收的运动参数发送至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和处理信号接收器模块所发送的检测数据及运动参数,并将其处理后所获得的数据信号发送到CPU模块;所述CPU模块用于接收信号处理模块发送的数据信号,并根据该数据信号生成命令,CPU模块还将该命令通过信号发射器模块发送至电子显示屏(5)、变频器电机系统(7)、驱动装置(15)和/或VR头显设备(10)。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彦丽,刘瑜,廉华,侯枘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