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层缓释易置入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498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层缓释易置入引流管,其包括呈T型的引流导引管体,所述引流导引管体包括用于置入引流管道内的内置管以及通过内置管将引流管道内液体引流出的引流定位外管,所述引流定位外管与内置管相互连通;内置管能沿所述内置管与引流定位外管的结合部对折,内置管对折后,能在引流定位外管的端部形成置入定位管;还包括与引流定位外管、置入定位管适配的推动体,所述推动体穿过引流定位外管后能与所述置入定位管连接配合,推动体能在引流定位外管内沿所述引流定位外管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在微创手术中,能方便将引流导引管体置入引流管道内,实现对引流管道内的有效引流,操作方便,提高引流的效率,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层缓释易置入引流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流装置,尤其是一种涂层缓释易置入引流管,属于医疗器械的

技术介绍
在胆管手术中常需置入T型引流管进行治疗,开放手术时,操作空间较大,T管置入不成问题。但在微创手术时(腔镜或内镜),因为操作者为远距离操作,依靠器械工具间接操作,T管置入就非常困难,基本无法置入。胆管开放手术创伤极大,大多数医生和患者难以接受。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疤痕小美观为大多数医生和患者欢迎。因T管置入困难,在这类手术不得不采用开放手术,或微创手术放弃T管而使用直管代替,影响了治疗效果。临床急需一种T管引流装置,在T管中配备协助置入工具,在微创胆管手术中能顺利快捷安全的将T管置入胆管中,解决临床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涂层缓释易置入引流管,其结构紧凑,在微创手术中,能方便将引流导引管体置入引流管道内,实现对引流管道内的有效引流,操作方便,提高引流的效率,安全可靠。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涂层缓释易置入引流管,包括呈T型的引流导引管体,所述引流导引管体包括用于置入引流管道内的内置管以及通过内置管将引流管道内液体引流出的引流定位外管,所述引流定位外管与内置管相互连通;内置管能沿所述内置管与引流定位外管的结合部对折,内置管对折后,能在引流定位外管的端部形成置入定位管;还包括与引流定位外管、置入定位管适配的推动体,所述推动体穿过引流定位外管后能与所述置入定位管连接配合,推动体能在引流定位外管内沿所述引流定位外管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推动体能跟随置入定位管进入引流管道内,通过推动体在引流定位外管内的往复运动,能使得置入定位管逐步进入引流管道内,并能在待引流的引流管道内复位成引流用的内置管。所述引流定位外管的长度大于内置管的长度,引流定位外管的长度方向与内置管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引流定位外管的轴线过内置管的中心。所述推动体包括能伸入引流定位外管内的推引外管以及置于所述推引外管内的推动杆;在所述推引外管头端的管壁上设置对称分布的分隔孔,所述分隔孔沿推引外管的头端指向推引外管尾端的方向分布,推引外管的头端通过分隔孔形成能与置入定位管适配的推引定位头;在所述推动杆的头端设置对称分布的弹性推头,推动杆头端的弹性推头能分别伸入相应的置入定位管内,推动杆能在推引外管内沿所述推引外管的长度方向运动,通过推动杆的弹性推头与相应的置入定位管配合,能将置入定位管逐步推入引流管道内。所述弹性推头通过推头连杆与推动杆的头端连接,推头连杆的长度方向与推动杆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弹性推头呈弧形。所述推头连杆间具有推头连杆间隙。所述引流管道包括胆总管。在所述内置管的外壁上设置抗感染用的涂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内置管与引流定位外管配合呈T型,内置管对折后能在引流定位外管的端部形成两个置入定位管,通过推引外管、弹性推头与置入定位管配合,能逐步将置入定位管送入引流管道内,并在全部进入引流管道内后,两对折的置入定位管能复位形成内置管,利用内置管与引流定位外管的配合,能实现将引流管道内的液体引流输出,从而在微创手术中,能方便将引流导引管体置入引流管道内,实现对引流管道内的有效引流,操作方便,提高引流的效率,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将置入定位管初步伸入引流管道内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置入定位管部分进入引流管道内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利用推动体将置入定位管持续推入引流管道内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引流导引管体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推引外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推动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引流定位外管、2-置入定位管、3-推引外管、4-推动杆、5-引流管道、6-弹性推头、7-内置管、8-分隔孔、9-推引定位头、10-推头连杆以及11-推头连杆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微创手术中,为了能方便将引流导引管体置入引流管道5内,实现对引流管道5内的有效引流,提高操作的便捷性以及引流操作的效率,包括呈T型的引流导引管体,所述引流导引管体包括用于置入引流管道5内的内置管7以及通过内置管7将引流管道5内液体引流出的引流定位外管1,所述引流定位外管1与内置管7相互连通;内置管7能沿所述内置管7与引流定位外管1的结合部对折,内置管7对折后,能在引流定位外管1的端部形成置入定位管2;还包括与引流定位外管1、置入定位管2适配的推动体,所述推动体穿过引流定位外管1后能与所述置入定位管2连接配合,推动体能在引流定位外管1内沿所述引流定位外管1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推动体能跟随置入定位管2进入引流管道5内,通过推动体在引流定位外管1内的往复运动,能使得置入定位管2逐步进入引流管道5内,并能在待引流的引流管道5内复位成引流用的内置管7。具体地,引流导引管体采用符合医用标准的材料制成,引流导引管体呈T型,即内置管7与引流定位外管1连接后呈T型,具体实施时,所述引流定位外管1的长度大于内置管7的长度,引流定位外管1的长度方向与内置管7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引流定位外管1的轴线过内置管7的中心,如图4所示。所述引流管道5包括胆总管,当然,引流导管5也可以为其他需要引流的器官,在引流时,需要将内置管7置入引流管道5内,引流定位外管1位于引流管道5外,引流管道5内待引流的液体进入内置管7内,并通过引流定位外管1将液体引流出。在微创手术中,引流管道5上设置手术创口,即需要将内置管7通过手术创口进入引流管道5内,内置管7在引流管道5内与所述引流管道5呈平行或类平行的位置状态,以能提高引流的效率。引流定位外管1从手术创口的位置穿出,即在引流时,引流定位外管1与内置管7间依然呈T型。为了便于将内置管7置入引流管道5内,内置管7采用柔性且具有一定弹性能力的材料制成,如医用塑料等,能沿内置管7与引流定位外管1的结合部对折,以在引流定位外管1的端部形成两个对称分布的置入定位管2,两个置入定位管2相互连通,且与引流定位外管1相连通。对折形成的置入定位管2的长度方向与引流定位外管1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当置入定位管2上的作用力消失后,两个置入定位管2能恢复到内置管7的状态。为了将内置管7置入引流管道5内,需要先将内置管7对折形成置入定位管2,并将两置入定位管2的端部置入引流管道5上的手术创口内。推动体穿过引流定位外管1后能与所述置入定位管2连接配合,推动体能在引流定位外管1内沿所述引流定位外管1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推动体能跟随置入定位管2进入引流管道5内,通过推动体在引流定位外管1内的往复运动,能使得置入定位管2逐步进入引流管道5内,并能在待引流的引流管道5内复位成引流用的内置管7,从而利用内置管7与引流定位外管1配合实现对引流管道5的有效引流。此外,在所述内置管7的外壁上设置抗感染用的涂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涂层的材料可以为抗生素或其他具有抗感染作用的涂层材料,在内置管7的外壁上设置涂层后,在内置管7置入引流管道5的过程中起到缓释以及抗感染的作用。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推动体包括能伸入引流定位外管1内的推引外管3以及能置于所述推引外管3内的推动杆4;在所述推引外管3头端的管壁上设置对称分布的分隔孔8,所述分隔孔8沿推引外管3的头端指向推引外管3尾端的方向分布,推引外管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层缓释易置入引流管,其特征是:包括呈T型的引流导引管体,所述引流导引管体包括用于置入引流管道(5)内的内置管(7)以及通过内置管(7)将引流管道(5)内液体引流出的引流定位外管(1),所述引流定位外管(1)与内置管(7)相互连通;内置管(7)能沿所述内置管(7)与引流定位外管(1)的结合部对折,内置管(7)对折后,能在引流定位外管(1)的端部形成置入定位管(2);还包括与引流定位外管(1)、置入定位管(2)适配的推动体,所述推动体穿过引流定位外管(1)后能与所述置入定位管(2)连接配合,推动体能在引流定位外管(1)内沿所述引流定位外管(1)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推动体能跟随置入定位管(2)进入引流管道(5)内,通过推动体在引流定位外管(1)内的往复运动,能使得置入定位管(2)逐步进入引流管道(5)内,并能在待引流的引流管道(5)内复位成引流用的内置管(7)。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08 CN 20181043135731.一种涂层缓释易置入引流管,其特征是:包括呈T型的引流导引管体,所述引流导引管体包括用于置入引流管道(5)内的内置管(7)以及通过内置管(7)将引流管道(5)内液体引流出的引流定位外管(1),所述引流定位外管(1)与内置管(7)相互连通;内置管(7)能沿所述内置管(7)与引流定位外管(1)的结合部对折,内置管(7)对折后,能在引流定位外管(1)的端部形成置入定位管(2);还包括与引流定位外管(1)、置入定位管(2)适配的推动体,所述推动体穿过引流定位外管(1)后能与所述置入定位管(2)连接配合,推动体能在引流定位外管(1)内沿所述引流定位外管(1)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推动体能跟随置入定位管(2)进入引流管道(5)内,通过推动体在引流定位外管(1)内的往复运动,能使得置入定位管(2)逐步进入引流管道(5)内,并能在待引流的引流管道(5)内复位成引流用的内置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缓释易置入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引流定位外管(1)的长度大于内置管(7)的长度,引流定位外管(1)的长度方向与内置管(7)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引流定位外管(1)的轴线过内置管(7)的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缓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一高宏陶国青占强王彤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