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云峰专利>正文

一种防滑脱中心静脉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551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2:34
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内置管、固定夹、止流夹、连接软管和连接接头组成,所述固定夹套在所述内置管的外侧,所述固定夹为双翼结构,距离所述内置管穿刺前端15cm,所述连接软管一端与所述内置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接头连接,距离内置管穿刺前端15cm处左右各设置有固定卡点,所述固定夹被两侧所述固定卡点固定。相比于一般的中心静脉导管,固定夹直接套在内置管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固定卡点的将固定夹的位置固定,固定夹套在内置管外不会沿着内置管径向方向滑动,内置管不容易从血管滑脱,降低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脱中心静脉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滑脱中心静脉导管。
技术介绍
中心静脉导管一般分为单腔、双腔、三腔以及四腔等多种型号,放置于大静脉中,对于需要长期肠外营养、抗生素注射以及止痛药注射的患者,尤其是对于周边静脉(小静脉)具有刺激性的药物可以从中心静脉导管注入。通过中心静脉导管建立良好的输液通道,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中心静脉导管一般由内置管、固定夹、止流夹、连接软管和连接接头组成,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会有两条连接软管和两个连接接头,两条连接软管通过类似Y型的连接器与内置管连接,以此类推。内置管在穿刺后放入血管内,一般固定夹的双翼上有线孔,通过线孔用线通过缝合固定在患者皮肤上,避免内置管从血管内滑脱。在临床实际使用过程中,固定夹是从中心静脉导管包中取出来,再套在圆形内置管上距离内置管穿刺前端15cm的位置,根据临床实际应用情况一般穿刺后内置管留在血管内的最长长度为15cm。由于固定夹在内置管上容易滑动,固定不够牢靠,特别是患者会翻身或发生其他肢体运动,导致内置管从血管内滑脱出来,如果医护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就会对产生安全风险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中心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内置管、固定夹、止流夹、连接软管和连接接头组成,所述固定夹套在所述内置管的外侧,所述固定夹为双翼结构,距离所述内置管穿刺前端15cm,所述连接软管一端与所述内置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接头连接,其特征在于,距离内置管穿刺前端15cm处左右各设置有固定卡点,所述固定夹被两侧所述固定卡点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内置管、固定夹、止流夹、连接软管和连接接头组成,所述固定夹套在所述内置管的外侧,所述固定夹为双翼结构,距离所述内置管穿刺前端15cm,所述连接软管一端与所述内置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接头连接,其特征在于,距离内置管穿刺前端15cm处左右各设置有固定卡点,所述固定夹被两侧所述固定卡点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软管为两条或者多条,所述连接软管通过连接器与所述内置管连接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云峰刘灿伍保桥
申请(专利权)人:黄云峰刘灿伍保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