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159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1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包括管体,管体的前端设有球形端头,球形端头内对称设有两个相互隔离的吸痰腔和喷水腔,球形端头上均布有与吸痰腔连通的吸痰孔,球形端头上均布有刷毛和与喷水腔连通的喷洗孔,管体内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第一管腔的前端与吸痰腔连通,第二管腔的前端与喷水腔连通,管体后部侧壁上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前端与第二管腔的后端连通,连接管的后端连接有注射器,管体的后端连接有与吸痰腔连通的储痰瓶,储痰瓶上设有负压发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吸痰更加干净彻底,并通过喷洗孔和刷毛对口腔进行清洗,使得口腔清理干净,然后再通过吸痰孔将清洗液吸出,使用安全方便,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使用吸痰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吸痰管。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吸痰管一般采用一个软管,软管的一端为吸痰管,带底孔和侧孔,软管的另一端为连接端,使用时,将软管的连接端与吸收器连通,再将软管的吸痰端插入患者的呼吸道内,通过吸收器的负压作用,将痰液吸出,其能吸出大部分痰液,但是往往还有痰液等分泌物残留在口腔、牙缝、舌苔上等,现有的吸痰管不能彻底清洁口腔,造成细菌的生长繁殖,大大增加了口腔感染的机会,有的采用棉球擦洗,清洗后还需要借助负压装置将其吸出,操作麻烦,多次操作也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不便。现有的吸痰管压力单一,压力大小不能调节,不能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吸痰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吸痰管不能彻底清洁口腔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前端设有球形端头,球形端头内对称设有两个相互隔离的吸痰腔和喷水腔,球形端头靠近吸痰腔的半球外壁上均布有与吸痰腔连通的吸痰孔,球形端头上靠近喷水腔的半球外壁上均布有刷毛,球形端头上靠近喷水腔的半球外壁上还均布有与喷水腔连通的喷洗孔,所述管体内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第一管腔的前端与吸痰腔连通,第二管腔的前端与喷水腔连通,管体后部侧壁上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前端与第二管腔的后端连通,连接管的后端连接有注射器,管体的后端连接有与吸痰腔连通的储痰瓶,储痰瓶上设有负压发生器。所述管体的后端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管腔相通的压力调节口,压力调节口上连接有竖向布置的通气管,通气管的上端口处设有横向布置的调节管,调节管的中部侧壁上开设有与通气管的上端口相通的通气孔,调节管内设有与调节管内壁密封滑动配合的挡块,调节管的一端设有密封端盖,调节管的另一端设有开口,挡块与密封端盖之间连接有驱使挡块阻断通气管的上端口与调节管的开口连通的压簧,挡块上远离压簧的侧壁上固定有从调节管的开口端伸出的推杆。所述密封端盖内侧壁上固定有横向布置的导杆,压簧套在导杆上,挡块内设有与导杆密封滑动配合的导向孔,导杆远离密封端盖的一端从导向孔内穿过延伸到调节管的开口处固定有限位块。所述推杆为U型,推杆的中间侧壁上开设有供限位块穿过的穿孔。所述储痰瓶的底部设有排痰管,排痰管上设有控制阀。本技术在管体的前端设有球形端头,球形端头靠近吸痰腔的半球外壁上均布有与吸痰腔连通的吸痰孔,这样吸痰孔分布均匀,吸痰面积大,使得吸痰更加干净彻底,并在球形端头上靠近喷水腔的半球外壁上均布有刷毛和与喷水腔连通的喷洗孔,这样就能通过喷洗孔向口腔内喷射清洗液,然后通过刷毛进行刷洗,使得口腔清理干净,然后再通过吸痰孔将清洗液吸出,使用安全方便,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包括管体1,管体的前端设有球形端头2,球形端头2内对称设有两个相互隔离的吸痰腔3和喷水腔4,球形端头靠近吸痰腔的半球外壁上均布有与吸痰腔连通的吸痰孔5,球形端头上靠近喷水腔的半球外壁上均布有刷毛6,球形端头上靠近喷水腔的半球外壁上还均布有与喷水腔连通的喷洗孔7,管体内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一管腔8和第二管腔9,第一管腔8的前端与吸痰腔3连通,第二管腔9的前端与喷水腔4连通,管体后部侧壁上设有连接管10,连接管10的前端与第二管腔9的后端连通,连接管10的后端连接有注射器11,通过注射器11可向连接管10内注入清洗液,然后清洗液通过第二管腔9进入喷水腔4内,再通过喷洗孔7喷射出来,再用刷毛对口腔进行刷洗。管体的后端连接有与吸痰腔连通的储痰瓶12,储痰瓶12上设有负压发生器24,负压发生器24使得储痰瓶12内产生负压,使得痰液通过吸痰孔5进入吸痰腔3内,然后通过第一管腔8进入储痰瓶12内收集。管体的后端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管腔8相通的压力调节口13,压力调节口13上连接有竖向布置的通气管14,通气管14的上端口处设有横向布置的调节管15,调节管15的中部侧壁上开设有与通气管的上端口相通的通气孔16,调节管内设有与调节管内壁密封滑动配合的挡块17,挡块17的外周壁上套设有密封套,密封套使得挡块17与调节管15之间的密封性好,调节管15的一端设有密封端盖18,调节管15的另一端设有开口,挡块17与密封端盖18之间连接有压簧19,压簧19能够驱使挡块向调节管的开口端移动使得挡块位于通气管的上端口与调节管的开口之间,这样就可阻断通气管的上端口与调节管的开口之间的连通,挡块17上远离压簧的侧壁上固定有从调节管的开口伸出的推杆20,当负压发生器24开始工作时,第一管腔8内产生负压,使得痰液通过吸痰孔5进入吸痰腔3内,此时第一管腔8内的负压最大,当通过喷洗孔7向口腔内喷射清洗液时,需要刷子进行刷洗,此时第一管腔8内的负压越少越好,以避免清洗液在刷洗时大量被吸走而影响清洗效果,可通过推动推杆20,驱使挡块17向密封端盖方向滑动,使得挡块17与通气孔16分离,这样通气管的通气孔16就会与调节管15的开口连通进而实现与外界连通,使得第一管腔8与外界相同,若挡块17与通气孔16完全分离,此时第一管腔8内的负压最小,只有少量的清洗液会通过吸痰孔5进入吸痰腔3内,不影响刷子进行刷洗作业,当刷洗结束后,松开推杆20,挡块17在压簧19的弹力作用下会向调节管的开口端移动进而阻断通气管的上端口与调节管的开口连通,此时第一管腔8内的负压变大,可将清洗液全部吸出,使得口腔清理干净彻底。密封端盖内侧壁上固定有横向布置的导杆21,压簧套在导杆上,挡块17内设有与导杆密封滑动配合的导向孔,导杆21外周套设有密封垫,导杆21远离密封端盖的一端从导向孔内穿过延伸到调节管的开口处固定有限位块22,导杆21对挡块17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挡块运行平稳,确保挡块与调节管15的内壁密封效果好,限位块22可避免挡块17与导杆21脱离,保证挡块正常工作。推杆为U型,方便医护人员操作,推杆的中间侧壁上开设有供限位块穿过的穿孔23,这样可避免限位块影响推杆移动。储痰瓶的底部设有排痰管25,排痰管25上设有控制阀,其方便将痰液排出,便于集中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前端设有球形端头,球形端头内对称设有两个相互隔离的吸痰腔和喷水腔,球形端头靠近吸痰腔的半球外壁上均布有与吸痰腔连通的吸痰孔,球形端头上靠近喷水腔的半球外壁上均布有刷毛,球形端头上靠近喷水腔的半球外壁上还均布有与喷水腔连通的喷洗孔,所述管体内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管体后部侧壁上设有连接管,第一管腔的前端与吸痰腔连通,第二管腔的前端与喷水腔连通,连接管的前端与第二管腔的后端连通,连接管的后端连接有注射器,管体的后端连接有与吸痰腔连通的储痰瓶,储痰瓶上设有负压发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前端设有球形端头,球形端头内对称设有两个相互隔离的吸痰腔和喷水腔,球形端头靠近吸痰腔的半球外壁上均布有与吸痰腔连通的吸痰孔,球形端头上靠近喷水腔的半球外壁上均布有刷毛,球形端头上靠近喷水腔的半球外壁上还均布有与喷水腔连通的喷洗孔,所述管体内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管体后部侧壁上设有连接管,第一管腔的前端与吸痰腔连通,第二管腔的前端与喷水腔连通,连接管的前端与第二管腔的后端连通,连接管的后端连接有注射器,管体的后端连接有与吸痰腔连通的储痰瓶,储痰瓶上设有负压发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后端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管腔相通的压力调节口,压力调节口上连接有竖向布置的通气管,通气管的上端口处设有横向布置的调节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彩艳胡会琴范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斯科赛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