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折断的医疗麻醉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15915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1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抗折断的医疗麻醉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折断,且在进入人体时不会弄破身体组织的抗折断的医疗麻醉导管;它包括内层软管、螺旋钢丝和外层软管,在内层软管与外层软管之间的长度方向全部包覆有螺旋钢丝;或在内层软管与外层软管之间的长度方向上以间隔形式包覆有螺旋钢丝,且在内层软管与外层软管进入到人体内部的进入端端部包覆有螺旋钢丝;内层软管和外层软管均由高分子材料构成;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设计合理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折断的医疗麻醉导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抗折断的医疗麻醉导管。
技术介绍
硬膜外阻滞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麻醉方法,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术中易于管理、术后便于硬膜外镇痛等优点;但硬膜外导管所致并发症或麻醉失效比较多见,常见有置管困难、组织损伤、留置位置不佳、拔管困难、组织损伤中又以血管和神经损伤为主。麻醉导管置入阻力较大时,麻醉导管未进入硬膜外腔或部分进入,此时如果强行留置则很可能导致硬脊膜穿破,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导管屈折等并发症;硬膜外出血可致硬膜外阻滞不全或形成血肿压迫神经致神经控制区域感觉活动障碍,穿透血管或误入血管可能导致局麻药中毒,阻滞不全等。硬膜外导管腔回血及血块阻塞导管,硬膜外腔置管时导管误伤血管致出血或阻塞,是硬膜外麻醉失败的常见因素,硬膜外麻醉穿刺置管过程中,常因麻醉导管材质过硬,导致硬膜外腔出血或导管置入血管中,腰段穿刺时穿刺针侧孔与硬膜角度较大,也容易造成置管困难;且由于患者自身的椎间孔狭窄、椎间韧带硬化、医护人员操作不当等原因,容易导致麻醉导管断裂或打折,影响预期麻醉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急需我们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易折断,且在进入人体时不会弄破身体组织的抗折断的医疗麻醉导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抗折断的医疗麻醉导管,它包括内层软管、螺旋钢丝和外层软管,在内层软管与外层软管之间的长度方向全部包覆有螺旋钢丝;或在内层软管与外层软管之间的长度方向上以间隔形式包覆有螺旋钢丝,且在内层软管与外层软管进入到人体内部的进入端端部包覆有螺旋钢丝;内层软管和外层软管均由高分子材料构成。为了使该麻醉导管在进入人体时不会弄破身体组织,内层软管和外层软管由PA、PU、PVC或挤出软料构成。根据以上所述,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抗折断的医疗麻醉导管,通过该独特的结构设计,不仅仅使得在使用时不会出现折断的现象,且在进入人体时也不会弄破身体组织,使得更能满足医疗使用需求。因此,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设计合理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全剖主视图;图2为实施例2的全剖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抗折断的医疗麻醉导管,它包括内层软管1、螺旋钢丝2和外层软管3,在内层软管1与外层软管3之间的长度方向全部包覆有螺旋钢丝2,内层软管1和外层软管3均由PVC材料构成。实施例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抗折断的医疗麻醉导管,它包括内层软管1、螺旋钢丝2和外层软管3,在内层软管1与外层软管3之间的长度方向上以相同间隔形式包覆有螺旋钢丝2,且在内层软管1与外层软管3进入到人体内部的进入端端部也包覆有螺旋钢丝2;内层软管1和外层软管3由PU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折断的医疗麻醉导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层软管、螺旋钢丝和外层软管,在内层软管与外层软管之间的长度方向全部包覆有螺旋钢丝;或在内层软管与外层软管之间的长度方向上以间隔形式包覆有螺旋钢丝,且在内层软管与外层软管进入到人体内部的进入端端部包覆有螺旋钢丝;内层软管和外层软管均由高分子材料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折断的医疗麻醉导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层软管、螺旋钢丝和外层软管,在内层软管与外层软管之间的长度方向全部包覆有螺旋钢丝;或在内层软管与外层软管之间的长度方向上以间隔形式包覆有螺旋钢丝,且在内层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强何杰蒋振元李慎贵郝金鹏张晓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润强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