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边铣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1448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边铣切装置,包括支架、旋转轴、驱动机构、定位组件和铣切机构,旋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架上,驱动机构固定于支架上,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旋转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旋转轴转动,定位组件位于旋转轴上且与旋转轴同步转动,定位组件用于与锻件卡接,铣切机构固定于支架上,铣切机构与定位组件相隔,且定位组件的水平高度和铣切机构的水平高度相对应,用于对飞边进行铣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缩短加工时长,提高加工效率和锻件质量,避免出现锻件的切口粗糙不齐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边铣切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飞边铣切装置。
技术介绍
飞边是模锻时终锻模膛内多余的金属流入飞边槽而形成围绕锻件四周的一圈金属,模锻后须将飞边切除。一般地,锻件包括锻件本体、外缘和飞边,外缘固定于锻件本体的外侧且绕锻件本体的圆周方向布置,飞边与外缘固定连接,在外缘上开设有边缘定位孔,在锻件本体的顶部上开设有中心定位孔。目前飞边的铣切是先将锻件装在夹具上,夹具通过边缘定位孔和中心定位孔将锻件进行固定,在手工旋转下利用安装于钻床上的铣刀进行铣切。由于夹具的结构较复杂,繁琐地装夹导致安装时间较长,且铣刀是沿锻件的圆周方向移动的,锻件的切口粗糙不齐,铣切距离较长导致铣切时间较长,存在加工时间较长、效率低下、锻件质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边铣切装置,能够缩短加工时长,提高加工效率和锻件质量,避免出现锻件的切口粗糙不齐的现象。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飞边铣切装置,包括支架、旋转轴、驱动机构、定位组件和铣切机构,所述旋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固定于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旋转轴传动连接,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边铣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旋转轴、驱动机构、定位组件和铣切机构,所述旋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固定于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旋转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旋转轴转动,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旋转轴上且与旋转轴同步转动,所述定位组件用于与锻件可拆卸连接,所述铣切机构固定于支架上,所述铣切机构与定位组件相隔,且所述定位组件的水平高度和铣切机构的水平高度相对应,用于对飞边进行铣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边铣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旋转轴、驱动机构、定位组件和铣切机构,所述旋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固定于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旋转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旋转轴转动,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旋转轴上且与旋转轴同步转动,所述定位组件用于与锻件可拆卸连接,所述铣切机构固定于支架上,所述铣切机构与定位组件相隔,且所述定位组件的水平高度和铣切机构的水平高度相对应,用于对飞边进行铣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边铣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通过安装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架上,所述定位组件与安装组件固接,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旋转轴之间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边铣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支承板、定位块、定位销、定位螺杆、定位压板和定位螺母,所述支承板套装于旋转轴上,所述支承板与安装组件固接,所述定位块固定于支承板上,所述定位块与支承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置锻件的容置区域,所述定位销插设于支承板上,所述定位销与定位块相隔,所述定位销位于定位块的内侧,所述定位销与定位块之间形成用于容置飞边的间隙,所述定位销用于插设于边缘定位孔,所述定位销用于与外缘卡接,所述定位螺杆插设于旋转轴的顶部上,所述定位螺杆用于插设于中心定位孔,所述定位压板上开设有用于供定位螺杆穿过的安装孔,所述定位螺杆穿过安装孔插设于定位压板上,所述定位压板用于与锻件本体抵接,所述定位螺母位于定位压板的一侧,所述定位螺母上开设有用于供定位螺杆穿过的螺纹孔,所述定位螺杆插设于螺纹孔中,所述定位螺母与定位螺杆之间通过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彬谢三生王著格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诺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