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带机制带辊防漏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426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带机制带辊防漏水结构,属于非晶带材制备领域,一种制带机制带辊防漏水结构,包括制带辊本体,制带辊本体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辊芯和导水管,且导水管和制带辊右端相连通,制带辊本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靠近制带辊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远离制带辊本提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一对轴承座与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均固定连接,且辊芯和导水管分别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导水管内设有进水管,且进水管插接于制带辊本体内,可以实现有效提高制带辊的防水密封性,降低冷却水漏出的危险,便于引导冷却水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带机制带辊防漏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非晶带材制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制带机制带辊防漏水结构。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的材料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晶态材料,另一种是非晶态材料,所谓晶态材料,是指材料内部的原子排列遵循一定的规律,反之,内部原子排列处于无规则状态,则为非晶态材料,一般的金属,其内部原子排列有序,都属于晶态材料,科学家发现,金属在熔化后,内部原子处于活跃状态,一但金属开始冷却,原子就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慢慢地按照一定的晶态规律有序地排列起来,形成晶体,如果冷却过程很快,原子还来不及重新排列就被凝固住了,由此就产生了非晶态合金,制备非晶态合金采用的正是一种快速凝固的工艺,制带机将处于熔融状态的高温钢水喷射到高速旋转的冷却辊上,钢水以每秒百万度的速度迅速冷却,仅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就将1300℃的钢水降到200℃以下,形成非晶带材。为了保证非晶带材的制备质量,因此保持制带辊的温度是十分必要的一道工艺,为此需要往制带辊中循环通入冷却水,然而由于制带辊的旋转和通水,一旦密封机构不够良好,就好造成冷却水漏出流入轴承中,不仅会影响非晶带材的制备质量,而且会影响到设备运行和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带机制带辊防漏水结构,包括制带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带辊本体(1)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辊芯(2)和导水管(6),且导水管(6)和制带辊右端相连通,所述制带辊本体(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座(15)和第二固定座(5),所述第一固定座(15)和第二固定座(5)靠近制带辊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轴承(19)和第二轴承(4),所述第一轴承(19)和第二轴承(4)远离制带辊本提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3),一对所述轴承座(3)与第一固定座(15)和第二固定座(5)均固定连接,且辊芯(2)和导水管(6)分别于第一轴承(19)和第二轴承(4)转动连接,所述导水管(6)内设有进水管(7),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带机制带辊防漏水结构,包括制带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带辊本体(1)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辊芯(2)和导水管(6),且导水管(6)和制带辊右端相连通,所述制带辊本体(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座(15)和第二固定座(5),所述第一固定座(15)和第二固定座(5)靠近制带辊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轴承(19)和第二轴承(4),所述第一轴承(19)和第二轴承(4)远离制带辊本提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3),一对所述轴承座(3)与第一固定座(15)和第二固定座(5)均固定连接,且辊芯(2)和导水管(6)分别于第一轴承(19)和第二轴承(4)转动连接,所述导水管(6)内设有进水管(7),且进水管(7)插接于制带辊本体(1)内,所述第二固定座(5)右侧设有储水箱(8),所述第二固定座(5)中间位置开设有水平方向的通孔,所述导水管(6)贯穿通孔并延伸至储水箱(8)内,所述进水管(7)贯穿通孔和储水箱(8)右端,所述储水箱(8)左端与第二固定座(5)右端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玉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迪维乐普非晶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