腻子搅拌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123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腻子搅拌输送装置,包括搅拌装置和输送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腔和搅拌机构,搅拌腔包括柱状部和设置于柱状部下端的锥形部,所述搅拌腔上端设有上盖,集成搅拌和输送为一体,提高了生产效率,设置托板通过托板上下驱动对腻子进行上下托动,通过托动避免腻子在导料管进料口处堆积,提高出料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腻子搅拌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搅拌机,特别涉及一种腻子搅拌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腻子粉是建筑装饰材料的一种,主要成分是滑石粉和胶水。在刚刚购置的毛坯房表面的一侧白色材料就是腻子,通常腻子的白度在90以上细度在330以上。现在市面上销售的腻子粉是通过腻子粉搅拌机的搅拌生产完成的,市售的腻子粉搅拌机在搅拌完成后,由于腻子粉容易粘结,经常会堵塞出料口,造成立式腻子粉搅拌机出料困难,而且腻子搅拌机在输送或灌装过程中难度较高、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一种结构简单,搅拌均匀,出料顺畅的腻子搅拌装置,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腻子搅拌输送装置。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腻子搅拌输送装置,包括搅拌装置和输送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腔和搅拌机构,搅拌腔包括柱状部和设置于柱状部下端的锥形部,所述搅拌腔上端设有上盖,上盖上设有主轴沿搅拌腔轴向延伸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主轴伸入柱状部的部分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为若干在第一电机主轴轴向方向均匀分的搅拌辊,所述在第一电机主轴轴向投影上关于其轴心发散分布;所述第一电机主轴下端连接有伸入锥形部的搅拌头,所述搅拌头为对应锥形部内腔的8字形结构;所述锥形部底部对应连通螺旋导料装置,螺旋导料装置包括导料管和外壁附着导料板的转轴,所述转轴其中一端伸出导料管对应连接在第二电机上;导料管侧壁设有对应连通搅拌腔的进料口,导料管底部设有对应进料口的托板,所述托板远离螺旋导料管导料方向的一侧铰接在进料口下沿,转轴上设有对应托板非铰接侧的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侧沿对应抵触在托板下侧。作为优选地,柱状部侧壁设有若干组打散辊组,所述打散辊组上下均匀分布,相邻两打散辊组之间形成对应搅拌棍的搅拌通道。若干打散辊关于柱状部轴心发散分布形成打散辊组,所述打散辊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装配在柱状部外壁。柱状部外壁设有对应打散辊的插孔,所述打散辊沿柱状部径向穿过插孔伸入搅拌腔,打散辊后端设有对应装配插孔的外螺纹。打散辊末端设有对应插孔的的限位凸缘。作为优选地,第一电机主轴外壁设有螺旋叶片。所述托板为对应进料口的瓦状板体,导料管对应托板铰接侧端部的上沿设有插杆,所述插杆沿导料管轴向插入导料管并驱动托板对进料口进行遮挡。搅拌腔上沿向外伸出有若干纵向凸条,上盖内壁设有对应该凸条的缺口。有益技术效果:集成搅拌和输送为一体,提高了生产效率,设置托板通过托板上下驱动对腻子进行上下托动,通过托动避免腻子在导料管进料口处堆积,提高出料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搅拌辊分布示意图。图中1搅拌腔、2搅拌辊、3打散辊、4螺旋叶片、5搅拌头、6导料管、7转轴、8偏心轮、9第二电机、10第一电机、11上盖、12插杆、13托板。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腻子搅拌输送装置,参见图1-2:包括搅拌装置和输送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腔1和搅拌机构,搅拌腔1包括柱状部和设置于柱状部下端的锥形部,所述搅拌腔1上端设有上盖11,上盖11上设有主轴沿搅拌腔1轴向延伸的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主轴伸入柱状部的部分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为若干在第一电机10主轴轴向方向均匀分的搅拌辊2,所述在第一电机10主轴轴向投影上关于其轴心发散分布;所述第一电机10主轴下端连接有伸入锥形部的搅拌头5,所述搅拌头5为对应锥形部内腔的8字形结构;所述锥形部底部对应连通螺旋导料装置,螺旋导料装置包括导料管6和外壁附着导料板的转轴7,所述转轴7其中一端伸出导料管6对应连接在第二电机9上;导料管6侧壁设有对应连通搅拌腔1的进料口,导料管6底部设有对应进料口的托板13,所述托板13远离螺旋导料管6导料方向的一侧铰接在进料口下沿,转轴7上设有对应托板13非铰接侧的偏心轮8,所述偏心轮8侧沿对应抵触在托板13下侧。柱状部侧壁设有若干组打散辊3组,所述打散辊3组上下均匀分布,相邻两打散辊3组之间形成对应搅拌棍的搅拌通道。若干打散辊3关于柱状部轴心发散分布形成打散辊3组,所述打散辊3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装配在柱状部外壁。柱状部外壁设有对应打散辊3的插孔,所述打散辊3沿柱状部径向穿过插孔伸入搅拌腔1,打散辊3后端设有对应装配插孔的外螺纹。打散辊3末端设有对应插孔的的限位凸缘。第一电机10主轴外壁设有螺旋叶片4。所述托板13为对应进料口的瓦状板体,导料管6对应托板13铰接侧端部的上沿设有插杆12,所述插杆12沿导料管6轴向插入导料管6并驱动托板13对进料口进行遮挡。集成搅拌和输送为一体,提高了生产效率,设置搅拌腔1,通过搅拌机构对腻子原料进行搅拌,设置搅拌辊2与打散辊3交错布置,提高搅拌的均匀度,且设置打散辊3关于主轴轴向发散分布,能够同时对于搅拌腔1内的腻子原料进行360度同时搅拌,提高搅拌速率;设置搅拌头5,搅拌头5与锥形部相匹配,能够在出料过程中对腻子进行最后一步的搅拌,提高搅拌质量;打散辊3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数量或者多少,保证对多种规格的腻子进行搅拌,拆卸打散辊3后的插孔可装配螺栓进行密封。腻子通过螺旋导料装置进行输送,进料口设置托板13通过托板13上下驱动对腻子进行上下托动,通过托动避免腻子在导料管6进料口处堆积,提高出料速度,第二电机9带动偏心轮8进行转动实现对托板13上下往复性驱动,结构简单,驱动稳定;设置插杆12,通过插杆12对托板13进行限位,保证在搅拌过程中搅拌腔1的密封性;搅拌腔1上沿向外伸出有若干纵向凸条,上盖11内壁设有对应该凸条的缺口,能够对上盖11进行限位,避免上盖11相对搅拌腔1转动。第一电机10主轴上设有螺旋叶片4,搅拌时第一电机10正转,使腻子向上运动,保证搅拌均匀度,出料时第一电机10反转,能够有效向下导出腻子,提高出料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腻子搅拌输送装置,包括搅拌装置和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腔和搅拌机构,搅拌腔包括柱状部和设置于柱状部下端的锥形部,所述搅拌腔上端设有上盖,上盖上设有主轴沿搅拌腔轴向延伸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主轴伸入柱状部的部分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为若干在第一电机主轴轴向方向均匀分的搅拌辊,所述在第一电机主轴轴向投影上关于其轴心发散分布;所述第一电机主轴下端连接有伸入锥形部的搅拌头,所述搅拌头为对应锥形部内腔的8字形结构;所述锥形部底部对应连通螺旋导料装置,螺旋导料装置包括导料管和外壁附着导料板的转轴,所述转轴其中一端伸出导料管对应连接在第二电机上;导料管侧壁设有对应连通搅拌腔的进料口,导料管底部设有对应进料口的托板,所述托板远离螺旋导料管导料方向的一侧铰接在进料口下沿,转轴上设有对应托板非铰接侧的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侧沿对应抵触在托板下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腻子搅拌输送装置,包括搅拌装置和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腔和搅拌机构,搅拌腔包括柱状部和设置于柱状部下端的锥形部,所述搅拌腔上端设有上盖,上盖上设有主轴沿搅拌腔轴向延伸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主轴伸入柱状部的部分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为若干在第一电机主轴轴向方向均匀分的搅拌辊,所述在第一电机主轴轴向投影上关于其轴心发散分布;所述第一电机主轴下端连接有伸入锥形部的搅拌头,所述搅拌头为对应锥形部内腔的8字形结构;所述锥形部底部对应连通螺旋导料装置,螺旋导料装置包括导料管和外壁附着导料板的转轴,所述转轴其中一端伸出导料管对应连接在第二电机上;导料管侧壁设有对应连通搅拌腔的进料口,导料管底部设有对应进料口的托板,所述托板远离螺旋导料管导料方向的一侧铰接在进料口下沿,转轴上设有对应托板非铰接侧的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侧沿对应抵触在托板下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腻子搅拌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柱状部侧壁设有若干组打散辊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金诺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