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关涂布配液的简易配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123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关涂布配液的简易配液装置,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本体设置有第一储料室、第二储料室、第一加料管、第二加料管、搅拌室、搅拌装置、电机和第三出料口,第一储料室固定在本体内的左侧壁的上部,第一储料室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底部右侧设置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加料管和第二加料管分别固定于壳体外的左右两侧壁中间,搅拌室固定于本体内的底壁上,搅拌装置设置在搅拌室的底部,电机设置在搅拌装置底部,电机与搅拌装置传动连接,第三出料口设置在本体底部右侧;相比现有技术,它可以方便溶剂与主剂的储存,也方便添加这种辅料,便于拆卸、清洗和修理,使用方便、简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关涂布配液的简易配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涂布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有关涂布配液的简易配液装置。
技术介绍
涂布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纸张和薄膜等基材的涂布及复合包装;涂布所需要的材料也越来越多,涂布次数的增加使薄膜的厚度增加,也导致涂布不均匀,不贴合,为了改变着一现状,将不同性能的材料混合一起,在保证性能的同时,有可以一次涂布;多种材料的混合,需要大量的容器,且不易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简易配液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有关涂布配液的简易配液装置,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本体设置有第一储料室、第二储料室、第一加料管、第二加料管、搅拌室、搅拌装置、电机和第三出料口,第一储料室固定在本体内的左侧壁的上部,第一储料室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底部右侧设置有第一出料口,第二储料室固定在本体内的右侧壁的上部,第二储料室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二进料口,底部左侧设置有第二出料口,第一储料室和第二储料室之间设置有隔板,第一储料室的宽度大于第二储料室的宽度,第一加料管和第二加料管分别固定于壳体外的左右两侧壁中间,第一加料管和第二加料管的安装高度均低于第一储料室和第二储料室的底部,搅拌室固定于本体内的底壁上,搅拌装置设置在搅拌室的底部,电机设置在搅拌装置底部,电机与搅拌装置传动连接,第三出料口设置在本体底部右侧。优选地,前述第一储料室的宽度比第二储料室宽5-8cm,可以根据溶剂和主剂的用量选择储料室,更加方便溶剂和主剂的储存。再优选地,前述隔板的厚度为3-5mm,为了保证溶剂和主剂之间的密封性,使用加厚隔板。更优选地,前述第一加料管与第一储料室底部之间的间距为5-8cm,辅料在溶剂与主剂混合后,通过第一加料管加入配液中。具体地,前述搅拌装置包括转动轴和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优选地,前述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的直径均比第三出料口的直径小3-5cm,第三出料口为总出料口,出料量大,流速快。再优选地,前述本体顶部通过铰链与侧壁连接,顶部用铰链连接,方便打开清洗。更优选地,前述本体底部通卡口与侧壁连接,便于拆卸,清洗,维修,防止配液粘性过大,时出料口杜塞。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的一种有关涂布配液的简易配液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首先溶剂与主剂混合,进行搅拌,再将各种辅料通过加料管加入,不同属性的辅料可以实用不同的加料管,防止发生反应,采用阶梯式混合搅拌,可以省去大量容器,而且空间密闭,异味不易外泄,减少对人体的伤害,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本体,2、第一储料室,3、第二储料室,4、第一加料管,5、第二加料管,6、搅拌室7、搅拌装置,8、电机,9、第三出料口,10、第一进料口,11、第一出料口,12、第二进料口,13、第二出料口,14、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一种有关涂布配液的简易配液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本体1设置有第一储料室2、第二储料室3、第一加料管4、第二加料管5、搅拌室6、搅拌装置7、电机8和第三出料口9,第一储料室2固定在本体1内的左侧壁的上部,第一储料室2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一进料口10,底部右侧设置有第一出料口11,第二储料室3固定在本体1内的右侧壁的上部,第二储料室3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二进料口12,底部左侧设置有第二出料口13,第一储料室2和第二储料室3之间设置有隔板14,隔板14的厚度为3-5mm,为了保证溶剂和主剂之间的密封性,使用加厚隔板14,第一储料室2的宽度大于第二储料室3的宽度,第一储料室2的宽度比第二储料室3宽5-8cm,可以根据溶剂和主剂的用量选择储料室,更加方便溶剂和主剂的储存,第一加料管4和第二加料管5分别固定于壳体外的左右两侧壁中间,第一加料管4和第二加料管5的安装高度均低于第一储料室2和第二储料室3的底部,第一加料管4与第一储料室2底部之间的间距为5-8cm,辅料在溶剂与主剂混合后,通过第一加料管4加入配液中,搅拌室6固定于本体1内的底壁上,搅拌装置7设置在搅拌室6的底部,搅拌装置7包括转动轴和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电机8设置在搅拌装置7底部,电机8与搅拌装置7传动连接,第三出料口9设置在本体1底部右侧,第一出料口11和第二出料口13的直径均比第三出料口9的直径小3-5cm,第三出料口9为总出料口,出料量大,流速快,本体1顶部通过铰链与侧壁连接,顶部用铰链连接,方便打开清洗,本体1底部通卡口与侧壁连接,便于拆卸,清洗,维修,防止配液粘性过大,时出料口杜塞。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的一种有关涂布配液的简易配液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首先溶剂与主剂混合,进行搅拌,再将各种辅料通过加料管加入,不同属性的辅料可以实用不同的加料管,防止发生反应,采用阶梯式混合搅拌,可以省去大量容器,而且空间密闭,异味不易外泄,减少对人体的伤害,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更好的阐述本技术,下面具体说明其工作过程:将主剂,溶剂分别通过第一进料口10和第二进料口12倒入第一储料室2和第二储料室3储存,配液时,溶剂通过第一出料口11进入搅拌室6,接着将主剂通过第二出料口13放入搅拌室6,搅拌装置7将溶剂和主剂混合均匀后,各种辅料通过加料管依次加入,再次搅拌均匀,搅拌好后的配液通过第三出料口9出料。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的一种有关涂布配液的简易配液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首先溶剂与主剂混合,进行搅拌,再将各种辅料通过加料管加入,不同属性的辅料可以实用不同的加料管,防止发生反应,采用阶梯式混合搅拌,可以省去大量容器,而且空间密闭,异味不易外泄,减少对人体的伤害,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关涂布配液的简易配液装置,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置有第一储料室、第二储料室、第一加料管、第二加料管、搅拌室、搅拌装置、电机和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一储料室固定在本体内的左侧壁的上部,第一储料室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底部右侧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储料室固定在本体内的右侧壁的上部,第二储料室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二进料口,底部左侧设置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储料室和第二储料室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第一储料室的宽度大于第二储料室的宽度,所述第一加料管和第二加料管分别固定于壳体外的左右两侧壁中间,所述第一加料管和第二加料管的安装高度均低于第一储料室和第二储料室的底部,所述搅拌室固定于本体内的底壁上,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搅拌室的底部,所述电机设置在搅拌装置底部,所述电机与搅拌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出料口设置在本体底部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关涂布配液的简易配液装置,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置有第一储料室、第二储料室、第一加料管、第二加料管、搅拌室、搅拌装置、电机和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一储料室固定在本体内的左侧壁的上部,第一储料室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底部右侧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储料室固定在本体内的右侧壁的上部,第二储料室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二进料口,底部左侧设置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储料室和第二储料室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第一储料室的宽度大于第二储料室的宽度,所述第一加料管和第二加料管分别固定于壳体外的左右两侧壁中间,所述第一加料管和第二加料管的安装高度均低于第一储料室和第二储料室的底部,所述搅拌室固定于本体内的底壁上,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搅拌室的底部,所述电机设置在搅拌装置底部,所述电机与搅拌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出料口设置在本体底部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呈秦钟麓王新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君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