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091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19:31
驱动第一泵元件(E1)的第一驱动轴(20)和驱动第二泵元件(E2)的第二驱动轴(40)经由第三驱动轴(50)连接,并且第一驱动轴(20)与第三驱动轴(50)、以及第二驱动轴(40)与第三驱动轴(50)的各轴间分别通过允许该各轴间的偏心量的变化的第一联轴器(51)及第二联轴器(52)连结,从而,能够通过第一、第二联轴器(51、52)吸收在第一、第二驱动轴(20、40)产生的挠曲变形,能够抑制第一、第二驱动轴(20、40)的一方侧的挠曲变形波及到另一方侧的不良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多个泵串联连结而成的泵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泵装置,已知有例如以下专利文献1所述的泵装置。即,就该泵装置而言,第一泵的驱动轴和第二泵的驱动轴由规定的联轴器构造而连结,通过在上述第一泵的驱动轴的外周侧设置的密封部件,可抑制流体从上述第二泵侧流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05-3309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根据上述现有的泵装置,在产生了偏向一方的泵的内压的情况下,基于上述偏向的内压,相互连接的驱动轴整体从高压(排出压)侧向低压(吸入压)侧挠曲变形,成为偏心状态,其结果是,在上述驱动轴与上述密封部件之间产生间隙(径向间隙),上述一方的泵的流体有可能通过该间隙而从一方的泵侧向另一方的泵侧流入(混入)。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泵装置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如下不良情况的泵装置,即,一方侧的泵元件的驱动轴的挠曲变形波及到另一方侧的泵元件的驱动轴。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尤其具有如下的特征,即,经由第三驱动轴将供第一泵元件的驱动的第一驱动轴和供第二泵元件的驱动的第二驱动轴连接,并且第一驱动轴与第三驱动轴、以及第二驱动轴与第三驱动轴的各轴间分别通过允许该各轴间的接合角度或偏心量的变化的第一联轴器及第二联轴器连结。这样,经由第三驱动轴将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连接,并且在该连接中由允许接合角度或偏心量的变化的第一、第二联轴器将各驱动轴间(第一、第三驱动轴间及第二、第三驱动轴间)连结,从而,能够抑制第一、第二驱动轴的一方侧的挠曲变形影响到另一方侧的不良情况。另外,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特征,即,经由联轴器将供构成可变容量式叶片泵的第一泵元件的驱动的第一驱动轴、和供第二泵元件的驱动的第二驱动轴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二驱动轴的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第二泵元件之间设置轴承,并在该轴承与所述第二泵元件之间设置一对密封部件。即,所谓非平衡式泵即第一泵元件容易产生挠曲变形,而通过在第二驱动轴侧设置轴承及密封部件,能够抑制第一驱动轴的挠曲变形对密封部件的的影响。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第一、第二驱动轴中的一方侧的挠曲变形影响到另一方侧的不良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泵装置的纵剖面图;图2是沿着图1的X-X线的剖面图;图3是图1中表示的第二泵元件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泵装置的纵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泵装置的纵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泵装置的纵剖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方式的泵装置的纵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泵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各实施方式中,以适用于如下的泵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例示,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即,汽车的动力转向装置的将液压源即可变容量式叶片泵和燃料泵一体构成而形成的泵装置。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图1中的左侧(第一泵元件E1侧)定义为前、右侧(第二泵元件E2侧)定义为后,并且将各驱动轴的轴线方向仅称作“轴向”、与该“轴向”正交的辐射方向称作“径向”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泵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该泵装置1构成为主要具有:在内部具有第一泵元件收纳部11a和第二泵元件收纳部12a的泵壳体10、收纳于上述第一泵元件收纳部11a内的第一泵元件E1、驱动该第一泵元件E1的第一驱动轴20、收纳于上述第二泵元件收纳部12a内的第二泵元件E2、驱动该第二泵元件E2的第二驱动轴40、收纳于上述泵壳体10内且将上述第一驱动轴20和上述第二驱动轴40连接的第三驱动轴50。上述泵壳体10构成为沿着第一~第三驱动轴20、40、50的轴向一分为三,并且通过第一泵壳体11、第二泵壳体12、和第三泵壳体13沿着上述第一~第三驱动轴20、40、50的轴向串联连接而构成,其中,第一泵壳体11在内部具有收纳第一泵元件E1的第一泵元件收纳部11a,第二泵壳体12在内部具有收纳第二泵元件E2的第二泵元件收纳部12a,第三泵壳体13夹装于上述第一、第二泵元件收纳部11a、12a之间并收纳上述第三驱动轴50。上述第一泵壳体11呈大致有底圆筒状,具有筒状部11b和底部11c,其中,筒状部11b以将第一驱动轴20的外周侧包围的方式构成,在内周侧构成第一泵元件收纳部11a;底部11c设于该筒状部11b的轴向一端侧(与第二驱动轴40的相反侧),并构成第一泵元件收纳部11a的前端壁。在上述底部11c的中央部,沿着轴向而贯通形成有供第一驱动轴20插通的轴插通孔14,通过该轴插通孔14而面向外部的第一驱动轴20的前端部经由未图示的传动装置与未图示的发动机连接,由此,从该发动机输入驱动力。另外,上述轴插通孔14朝向前端侧形成为台阶扩径状,通过被前端侧的大径部14a收纳保持的轴承B3、和被后端侧的小径部14b收纳保持的轴承B4,轴支承第一驱动轴20的前端侧。这里,上述轴承B3由公知的滚珠轴承构成,上述轴承B4由公知的平面轴承构成,并且就上述轴承B4而言,通过从第一泵元件E1侧流出的工作液来润滑。另一方面,在形成于上述大径部14a与上述小径部14b之间的中径部14c收纳保持有公知的密封部件即密封部件S0,通过该密封部件S0,来抑制上述轴承B4的润滑中从第一泵元件E1侧流出的工作液的外部流出。如图1、图2所示,上述第一泵元件E1具备:圆环状的接合环23,嵌装于第一泵元件收纳部11a的周壁;环状的凸轮环24,相对于第一驱动轴20的轴心(后述的转子21的旋转中心)Q可偏心地收纳于该接合环23的内周侧;转子21,可旋转地收纳配置于该凸轮环24的内周侧,被第一驱动轴20驱动进行旋转;矩形板状的叶片22,分别可进出地收纳保持在沿着径向凹设于该转子21的外周部的多个槽内,在转子21旋转时向外方突出且与凸轮环24的内周面滑动接触,从而在形成于凸轮环24与转子21之间的空间隔成多个泵室Px。就上述接合环23而言,在形成于其内周面的上端部的圆弧状槽内,保持有供凸轮环24的止转的销25a,并且在该内周面上与上述圆弧状槽的图2中的左侧相邻设置的矩形状槽内,遍及几乎整个轴向宽度地保持有支承凸轮环24的摆动的作为支承部的板部件25b。另外,在该接合环23的内周面,在径向上与上述板部件25b大致相向的位置沿轴向设有密封部件,通过该密封部件和板部件25b,在接合环23与凸轮环24的径向间,隔成有供凸轮环24的摆动控制的第一流体压室P1和第二流体压室P2。上述凸轮环24支承在上述板部件25b上,能够以在该板部件25b上滚动的方式向第一流体压室P1侧或第二流体压室P2侧摆动。另外,就该凸轮环24而言,在其外周部切口形成的横截面大致半圆状的卡合槽与销25a卡合,从而能够实现上述止转。并且,上述第一泵元件E1保持为被位于第一泵元件收纳部11a的后端侧且与第三泵壳体13的前端侧相邻配置的大致圆盘状的压板26a和侧板26b夹持的夹持状态。根据该结构,在凸轮环24与转子21的径向间,由相邻的一对叶片22、22、压板26a、和侧板26b划成多个泵室Px,通过凸轮环24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摆动,增加、减少上述各泵室Px的容积,由此,固有排出量发生变化。这里,在上述第二流体压室P2设有螺旋弹簧27,该螺旋弹簧27由与第一泵壳体1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泵壳体,在内部具有第一泵元件收纳部及第二泵元件收纳部;第一泵元件,设于所述第一泵元件收纳部内,进行工作液的吸入及排出;第二泵元件,设于所述第二泵元件收纳部内,进行工作液的吸入及排出;第一驱动轴,轴支承于所述泵壳体,旋转驱动所述第一泵元件;第二驱动轴,轴支承于所述泵壳体,旋转驱动所述第二泵元件;第三驱动轴,轴支承于所述泵壳体、且在所述第一驱动轴的轴线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二驱动轴之间,在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二驱动轴之间传递旋转力;第一联轴器,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三驱动轴之间,在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三驱动轴之间传递旋转力,并且允许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三驱动轴之间的接合角度或偏心量的变化;第二联轴器,设于所述第二驱动轴与所述第三驱动轴之间,在所述第二驱动轴与所述第三驱动轴之间传递旋转力,并且允许所述第二驱动轴与所述第三驱动轴之间的接合角度或偏心量的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7.21 JP 2015-1435691.一种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泵壳体,在内部具有第一泵元件收纳部及第二泵元件收纳部;第一泵元件,设于所述第一泵元件收纳部内,进行工作液的吸入及排出;第二泵元件,设于所述第二泵元件收纳部内,进行工作液的吸入及排出;第一驱动轴,轴支承于所述泵壳体,旋转驱动所述第一泵元件;第二驱动轴,轴支承于所述泵壳体,旋转驱动所述第二泵元件;第三驱动轴,轴支承于所述泵壳体、且在所述第一驱动轴的轴线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二驱动轴之间,在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二驱动轴之间传递旋转力;第一联轴器,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三驱动轴之间,在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三驱动轴之间传递旋转力,并且允许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三驱动轴之间的接合角度或偏心量的变化;第二联轴器,设于所述第二驱动轴与所述第三驱动轴之间,在所述第二驱动轴与所述第三驱动轴之间传递旋转力,并且允许所述第二驱动轴与所述第三驱动轴之间的接合角度或偏心量的变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轴支承所述第三驱动轴的轴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由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构成,该第一轴承在所述第三驱动轴的轴线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轴侧,该第二轴承设为比该第一轴承更靠所述第二驱动轴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驱动轴的轴线方向上,在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设有第一密封部件,并且在该第一密封部件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设有第二密封部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壳体设有连通路,该连通路的一端侧向该泵壳体与所述第三驱动轴之间的空间开口且另一端侧向外部开口,所述连通路的一端侧在所述第三驱动轴的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与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之间开口形成。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是具有第一内圈、第一外圈、和夹装于该两内外圈之间的多个滚珠的滚珠轴承,所述第二轴承是具有第二内圈、第二外圈、和夹装于该两内外圈之间的多个滚珠的滚珠轴承,所述第一内圈的内周侧压入到所述第三驱动轴的外周面上,而所述第二外圈的外周侧压入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元件具备:转子,收纳于所述第一泵元件收纳部内,由所述第一驱动轴驱动进行旋转;多个叶片,分别进出自如地收纳于在所述转子切口形成的多个槽内;环状的凸轮环,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轴的轴心可偏心移动地配置于所述第一泵元件收纳部内,与所述转子和所述多个叶片一同形成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泽茂行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