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动力电池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最有潜力的车载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质等部分组成;其中,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从资源、环保及安全性能方面考虑,寻找锂离子电池的理想电极活性材料仍是国际能源材料工作者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目前已经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和磷酸铁锂;钴酸锂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小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但由于钴有毒、资源储量有限价格昂贵,且钴酸锂材料作为正极材料组装的电池安全性和热稳定性不好,在高温下会产生氧气,满足不了动力电池的技术要求;锰酸锂虽然价格低廉、环保、安全、倍率性能和安全性能好,但是其理论容量不高,循环使用性能、热稳定性和高温性能较差,在应用中的最大问题是循环性能不好,特别是高温下,材料中的三价锰离子和大倍率放电时在颗粒表面形成的二价锰离子,使得材料在电解液中的溶解明显,最终破坏了锰酸锂的结构,也降低了材料的循环性能;因此,寻找一种导电稳定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材料,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氢氧化锂50‑80、磷酸亚铁铵80‑100、2‑硫醇基苯骈咪唑1‑2、纳米分散液30‑40、噻吩15‑20、过氧化二苯甲酰0.3‑0.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分散液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纳米二氧化硅10‑17、三氯化磷3‑4、三乙醇胺2‑5、乙酸异丁酸蔗糖酯0.1‑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材料,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氢氧化锂50-80、磷酸亚铁铵80-100、2-硫醇基苯骈咪唑1-2、纳米分散液30-40、噻吩15-20、过氧化二苯甲酰0.3-0.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分散液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纳米二氧化硅10-17、三氯化磷3-4、三乙醇胺2-5、乙酸异丁酸蔗糖酯0.1-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三氯化磷,加入到其重量50-67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升高温度为55-60℃,保温搅拌20-30分钟,加入乙酸异丁酸蔗糖酯,搅拌均匀,得酯溶液;(2)取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