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复合膜和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22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复合膜和显示面板。一种光学复合膜包括反射光栅膜层、单光轴光学膜层及基底层,单光轴光学膜层包括板状部和多个折射部,板状部层叠在反射光栅膜层上,多个折射部形成在板状部远离反射光栅膜层的一侧上,多个折射部为弧面柱或四棱柱;基底层层叠在板状部靠近折射部的一侧上,多个折射部收容在基底层中,基底层的折射率小于单光轴光学膜层的非寻常光折射率。上述光学复合膜不仅能够改善显示面板的大视角色偏,而且还能够使显示面板厚度较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复合膜和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复合膜和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现行大尺寸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面板包括VA(VerticalAlignment,垂直排列)液晶面板和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转换)液晶面板等,VA型液晶面板相较于IPS液晶面板存在较高的生产效率及低制造成本得优势,但光学性质上相较于IPS液晶面板存在较明显得光学性质缺陷,尤其是大尺寸面板在商业应用方面需要较大的视角呈现,VA型液晶面板在大视角亮度随电压快速饱和造成视角画质对比及色偏相较于正视画质品质恶化严重,而产生色偏的问题。另外,现行LCD显示面板的架构一般为层叠结构,即在液晶层上下贴附偏光板,但是目前的偏光板单层厚度大约为200μm,上下两层偏光板合计就需要400μm,而使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较厚。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改善显示面板的大视角色偏并使显示面板厚度较薄的光学复合膜。此外,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一种光学复合膜,包括:反射光栅膜层;单光轴光学膜层,包括板状部和多个折射部,板状部层叠在所述反射光栅膜层上,多个所述折射部形成在所述板状部远离所述反射光栅膜层的一侧上,多个所述折射部为弧面柱,所述折射部具有多个侧面,多个所述侧面中的一个为弧形凸面,所述折射部远离所述弧形凸面的侧面与所述板状部相贴合;或者,多个所述折射部为四棱柱,所述折射部的一个侧面与所述板状部相贴合;基底层,层叠在所述板状部靠近所述折射部的一侧上,多个所述折射部收容在所述基底层中,所述基底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单光轴光学膜层的非寻常光折射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光轴光学膜层的非寻常光折射率大于所述单光轴光学膜层的寻常光折射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底层为具有光学各向同性的透明光学膜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光轴光学膜层的材料为向列相液晶分子材料;及/或,所述基底层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环烯烃共聚物层、三醋酸纤维薄膜、聚酰亚胺薄膜、二氧化硅层、氮化硅层及玻璃板层中的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光轴光学膜层的非寻常光折射率为1.0~2.5;及/或,所述基底层的折射率为1.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光轴光学膜层的非寻常光折射率与所述基底层的折射率之差为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凸面为一圆弧线沿所述折射部的延伸方向移动形成的曲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折射部为弧面柱,多个所述折射部沿一直线排布,且多个所述折射部的延伸方向平行;或者,多个所述折射部为弧面柱,多个所述折射部呈二维矩阵排布,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射部间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折射部为四棱柱,多个所述折射部沿一直线排布,且多个所述折射部的延伸方向平行,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射部间隔设置;或者,多个所述折射部为四棱柱,多个所述折射部呈二维矩阵排布,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射部间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反射光栅膜层包括透明基板和形成在所述透明基板上的多个条形的金属层,多个所述金属层沿一直线间隔并均匀排布,且多个所述金属层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一种光学复合膜,包括:反射光栅膜层;单光轴光学膜层,包括板状部和多个折射部,板状部层叠在所述反射光栅膜层上,多个所述折射部形成在所述板状部远离所述反射光栅膜层的一侧上,多个所述折射部为弧面柱,所述折射部具有多个侧面,多个所述侧面中的一个为弧形凸面,所述折射部远离所述弧形凸面的侧面与所述板状部相贴合;或者,多个所述折射部为四棱柱,所述折射部的一个侧面与所述板状部相贴合,其中,所述单光轴光学膜层的非寻常光折射率大于所述单光轴光学膜层的寻常光折射率;基底层,为具有光学各向同性的透明光学薄膜,所述基底层层叠在所述板状部靠近所述折射部的一侧上,多个所述折射部收容在所述基底层中,所述基底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单光轴光学膜层的非寻常光折射率。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金属光栅膜层、第一玻璃膜层、第一氧化铟锡膜层、液晶层、第二氧化铟锡膜层、上述的光学复合膜、第二玻璃膜层及光阻层,所述金属光栅膜层与所述第一玻璃膜层、所述第一氧化铟锡膜层、所述液晶层、所述第二氧化铟锡膜层、所述反射光栅膜层、所述单光轴光学膜层、所述基底层、所述第二玻璃膜层依次层叠,所述光阻层层叠在所述基底层和所述第二玻璃膜层之间,或者,所述光阻层层叠在所述第一玻璃膜层和所述第一氧化铟锡膜层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阻层层叠在所述基底层和所述第二玻璃膜层之间,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补偿膜层,所述补偿膜层层叠在所述第二氧化铟锡膜层和所述反射光栅膜层之间;或者,所述补偿膜层层叠在所述第一玻璃膜层和所述第一氧化铟锡膜层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补偿膜层为两个,两个所述补偿膜层中的一个层叠在所述第二氧化铟锡膜层和所述反射光栅膜层之间,另一个层叠在所述第一玻璃膜层和所述第一氧化铟锡膜层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阻层层叠在所述第一玻璃膜层和所述第一氧化铟锡膜层之间,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补偿膜层,所述补偿膜层层叠在所述第二氧化铟锡膜层和所述反射光栅膜层之间;或者,所述补偿膜层层叠在所述光阻层和所述第一玻璃膜层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补偿膜层为两个,两个所述补偿膜层中的一个层叠在所述第二氧化铟锡膜层和所述反射光栅膜层之间,另一个层叠在所述光阻层和所述第一玻璃膜层之间。上述反射光栅膜层能够使自然光变成偏振光,而替代厚度较厚的偏光板,而使显示面板的厚度较薄;同时,单光轴光学膜层包括板状部和多个折射部,板状部层叠在反射光栅膜层上,多个折射部形成在板状部远离反射光栅膜层的一侧上,多个折射部为弧面柱或四棱柱,基底层层叠在板状部靠近折射部的一侧上,多个折射部收容在基底层中,基底层的折射率小于单光轴光学膜层的非寻常光折射率,光从单光轴光学膜层射向基底层,基于折射率的差异,而使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而发生折射现象,而将正视角的光型能量分配到大视角,解决显示面板的大视角色偏问题。因此,上述光学复合膜不仅能够改善显示面板的大视角色偏,而且还能够使显示面板厚度较薄。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显示面板的光学复合膜中的反射光栅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光学复合膜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复合膜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所示的光学复合膜中的单光轴光学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复合膜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复合膜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所示的光学复合膜中的单光轴光学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8所示的光学复合膜中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单光轴光学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所示的单光轴光学膜层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1所示的单光轴光学膜层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光栅膜层;单光轴光学膜层,包括板状部和多个折射部,板状部层叠在所述反射光栅膜层上,多个所述折射部形成在所述板状部远离所述反射光栅膜层的一侧上,多个所述折射部为弧面柱,所述折射部具有多个侧面,多个所述侧面中的一个为弧形凸面,所述折射部远离所述弧形凸面的侧面与所述板状部相贴合;或者,多个所述折射部为四棱柱,所述折射部的一个侧面与所述板状部相贴合;基底层,层叠在所述板状部靠近所述折射部的一侧上,多个所述折射部收容在所述基底层中,所述基底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单光轴光学膜层的非寻常光折射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光栅膜层;单光轴光学膜层,包括板状部和多个折射部,板状部层叠在所述反射光栅膜层上,多个所述折射部形成在所述板状部远离所述反射光栅膜层的一侧上,多个所述折射部为弧面柱,所述折射部具有多个侧面,多个所述侧面中的一个为弧形凸面,所述折射部远离所述弧形凸面的侧面与所述板状部相贴合;或者,多个所述折射部为四棱柱,所述折射部的一个侧面与所述板状部相贴合;基底层,层叠在所述板状部靠近所述折射部的一侧上,多个所述折射部收容在所述基底层中,所述基底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单光轴光学膜层的非寻常光折射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光轴光学膜层的非寻常光折射率大于所述单光轴光学膜层的寻常光折射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为具有光学各向同性的透明光学膜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光轴光学膜层的材料为向列相液晶分子材料;及/或,所述基底层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环烯烃共聚物层、三醋酸纤维薄膜、聚酰亚胺薄膜、二氧化硅层、氮化硅层及玻璃板层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光轴光学膜层的非寻常光折射率为1.0~2.5;及/或,所述基底层的折射率为1.0~2.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光轴光学膜层的非寻常光折射率与所述基底层的折射率之差为0.01~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面为一圆弧线沿所述折射部的延伸方向移动形成的曲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折射部为弧面柱,多个所述折射部沿一直线排布,且多个所述折射部的延伸方向平行;或者,多个所述折射部为弧面柱,多个所述折射部呈二维矩阵排布,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射部间隔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折射部为四棱柱,多个所述折射部沿一直线排布,且多个所述折射部的延伸方向平行,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射部间隔设置;或者,多个所述折射部为四棱柱,多个所述折射部呈二维矩阵排布,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射部间隔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反射光栅膜层包括透明基板和形成在所述透明基板上的多个条形的金属层,多个所述金属层沿一直线间隔并均匀排布,且多个所述金属层的延伸方向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志聪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