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顶针先复位机构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096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顶针先复位机构的模具。一种带顶针先复位机构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安装有先复位机构,所述先复位机构可相对于上模伸缩,所述下模上安装有复位杆,所述先复位机构和所述复位杆相对设置,所述复位杆与顶针机构固定连接,合模时,所述先复位机构伸出上模抵靠在复位杆上带动顶针机构复位。通过设置先复位机构和复位杆配合,先复位机构推动复位杆带动顶针机构复位,实现顶针先复位,如此可避免滑块撞击到顶针,避免了对顶针的损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复位结构复杂、不适用与小型模具设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顶针先复位机构的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顶针先复位机构的模具。
技术介绍
在车灯行业飞速发展的阶段,产品结构日益复杂,人们专利技术了诸多模具结构来保证模具设计的合理与可靠,提高产品的质量要求,其中先复位机构是模具设计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结构之一。现如今的模具设计中,因产品结构的特殊要求,排布顶针与滑块时,经常需要顶针放置于滑块正下方。当模具合模时,由于顶针板常会未退到位,导致滑块撞击到顶针,使顶针变形、断裂,模具无法正常生产,增加生产成本。为了保证顶针板在脱模完成后,先行复位到位,避免顶针与滑块发生碰撞的现象,故经常使用先复位机构达到所需目的。但在一些小型模具中,在模具设计完成后,其留存的空间不足以安装一套机械式先复位机构,故必须修改模架尺寸,导致模具成本增加。申请号为CN201420566674.3的申请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的顶杆预先复位机构,并具体公开了:包括上面板和底板,上面板上安装浇口衬套,上面板下设置型腔,型腔与上面板之间设置斜导柱,在底板上设置模脚,模脚之间的底板上设置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上、下顶针板之间设置顶杆,在模脚上设置型芯,型芯上设置侧抽芯滑块,侧抽芯滑块中开有斜导孔,斜导孔与斜导柱相配合,在型腔、型芯和侧抽芯滑块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顶杆穿过型芯与塑料件相接触,所述上面板与型腔之间安装插杆,插杆下部制有斜导面,在上、下顶针板之间安装退位杆,退位杆中开有穿孔,穿孔中设置锁舌,锁舌的长度长于退位杆的宽度,锁舌上制有左锁头和右锁头,在型芯中设置镶块,镶块的内壁制有锁槽,锁槽上制有导滑面,锁槽和导滑面分别与左锁头相配合,右锁头与插杆相接触。上述申请采用机械式先复位结构,通过设置很长的插杆推动上下顶针板,带动顶针和顶杆预先复位,其存在结构可靠,适用性强等优点,但此种结构形式设置长推杆,容易出现断裂的问题,且对应推杆需要设置孔槽结构,对精度等要求都较高,且在小型模具设计空间不足的情况下,同时为控制生产成本,此种结构难以满足实际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复位结构复杂、不适用与小型模具设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带顶针先复位机构的模具,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顶针先复位机构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安装有先复位机构,所述先复位机构可相对于上模伸缩,所述下模上安装有复位杆,所述先复位机构和所述复位杆相对设置,所述复位杆与顶针机构固定连接,合模时,所述先复位机构伸出上模抵靠在复位杆上带动顶针机构复位。通过设置先复位机构和复位杆配合,先复位机构推动复位杆带动顶针机构复位,实现顶针先复位,如此可避免滑块撞击到顶针,避免了对顶针的损坏。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内开设有安装先复位机构的安装槽,所述先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杆挤压块、压板和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容纳槽的内底面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复位杆挤压块固定连接,所述压块位于安装槽的槽口处限位所述复位杆挤压块。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杆挤压块包括轴向固定连接的挂台和挤压块,所述挂台和所述挤压块均呈圆柱状,所述挂台的外径大于所述挤压块的外径,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与所述挂台的远离挤压块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板上开设有供复位杆挤压块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不小于所述挤压块的外径且小于所述挂台的外径。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与所述挤压块间隙配合,所述通孔的内径比所述挤压块的外径大1mm。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相通的弹簧槽、导向槽和压板槽,所述导向槽的内径大于所述弹簧槽的内径,所述弹簧槽内容置所述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弹簧槽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间隙配合;所述导向槽内容置复位杆挤压块,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复位杆挤压块间隙配合;所述压板槽内容置压板。进一步地,所述弹簧槽的内径比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外径大1mm;所述导向槽的内径比所述挂台的外径大2mm;所述压板锁紧在所述压板槽内。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和定模框,所述先复位机构位于定模框内,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和动模框,所述下模板和动模框之间设置有模脚,所述模脚之间安装有顶针机构。进一步地,所述顶针机构包括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和顶针,所述上顶针板上安装顶针,所述上顶针板与所述下顶针板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杆也安装在上顶针板上,所述复位杆上还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复位杆的顶端可伸出动模框。进一步地,所述定模框上还固定设置有斜导柱,动模框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内开设有与斜导柱配合的斜导孔。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杆挤压块的安全运动距离S为:S=L滑水平/tanα,其中L滑水平为滑块的水平运动距离,α为斜导柱在竖直方向上的倾斜角;所述弹簧槽的深度为H弹=L弹总-L弹预压-L弹行程,其中L弹总为第一复位弹簧总长度,L弹预压为挂台抵靠在压板上时,第一复位弹簧的预压长度;L弹行程为弹簧行程,L弹行程=S。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带顶针先复位机构的模具,可实现合模时顶针的先复位,避免了滑块设置在顶针上方时,滑块撞击到顶针,使顶针变形、断裂,模具无法正常生产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的顶针先复位机构采用复位弹簧、复位杆挤压块和压板的结构,开模时,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杆挤压块伸出,挂台抵在压板上,挤压块伸出压板;合模时,挤压块的工作面抵靠在复位杆上,通过复位杆推动顶针机构复位,实现顶针的先复位。通过力的相互作用,机械性的相互运动,实现将顶针先行复位的目的。通过弹簧的作用,将复位杆挤压块顶出,超出定模框一定的高度,在模具合模的过程中,先与复位杆发生挤压,从而将顶针板先行复位,以此来避免滑块与顶针发生碰撞干涉的现象。同时,这种新型先复位机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互换性强,特别在小型模具设计中,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保证模具的加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高模具的美观;3.本专利技术的先复位机构位于定模框内,且与定模框内的安装槽间隙配合,使得其在装配与工作的过程中,运动顺畅,达到先复位的工作要求;4.本专利技术的先复位机构定模框中的导向槽扩大,挤压块挂台移至工件底部,增设压板的形式,从而扩大了限位接触面积,使结构更加地合理,加工便捷,方便更换;5.本专利技术的先复位机构对复位杆挤压块的安全运动距离和弹簧槽的深度进行合理的设置,方便准确控制复位杆挤压块的运动路径,避免滑块撞击到顶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具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先复位机构的爆炸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B-B截面图;图中:1-先复位机构;11-第一复位弹簧;12-复位杆挤压块;121-挤压块;122-挂台;13-压板;2-复位杆;21-第二复位弹簧;3-上模;31-上模板;32-定模框;321-安装槽;3211-弹簧槽;3212-导向槽;3213-压板槽;4-下模;41-下模板;42-模脚;43-动模框;5-顶针机构;51-上顶针板;52-下顶针板;53-顶针;6-滑块;7-斜导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顶针先复位机构的模具,包括上模3和下模4,上模3上安装有先复位机构1,先复位机构1可相对于上模3伸缩,下模4上安装有复位杆2,先复位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顶针先复位机构的模具,包括上模(3)和下模(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3)上安装有先复位机构(1),所述先复位机构(1)可相对于上模(3)伸缩,所述下模(4)上安装有复位杆(2),所述先复位机构(1)和所述复位杆(2)相对设置,所述复位杆(2)与顶针机构(5)固定连接,合模时,所述先复位机构(1)伸出上模(3)抵靠在复位杆(2)上带动顶针机构(5)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顶针先复位机构的模具,包括上模(3)和下模(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3)上安装有先复位机构(1),所述先复位机构(1)可相对于上模(3)伸缩,所述下模(4)上安装有复位杆(2),所述先复位机构(1)和所述复位杆(2)相对设置,所述复位杆(2)与顶针机构(5)固定连接,合模时,所述先复位机构(1)伸出上模(3)抵靠在复位杆(2)上带动顶针机构(5)复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顶针先复位机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3)内开设有安装先复位机构(1)的安装槽(321),所述先复位机构(1)包括第一复位弹簧(11)、复位杆挤压块(12)和压板(13),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1)的一端与容纳槽(321)的内底面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1)的另一端与复位杆挤压块(12)固定连接,所述压块(13)位于安装槽(321)的槽口处限位所述复位杆挤压块(1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顶针先复位机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杆挤压块(12)包括轴向固定连接的挤压块(121)和挂台(122),所述挂台(122)和所述挤压块(121)均呈圆柱状,所述挂台(122)的外径大于所述挤压块(121)的外径,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1)与所述挂台(122)的远离挤压块(121)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板(13)上开设有供复位杆挤压块(12)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不小于所述挤压块(121)的外径且小于所述挂台(122)的外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顶针先复位机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与所述挤压块(121)间隙配合,所述通孔的内径比所述挤压块(121)的外径大1mm。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顶针先复位机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21)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相通的弹簧槽(3211)、导向槽(3212)和压板槽(3213),所述导向槽(3212)的内径大于所述弹簧槽(3211)的内径,所述弹簧槽(3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方明周忠祥蒋丹波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