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荣特尔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组合楼梯的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101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组合楼梯的组件,其包括台阶板、用于支撑台阶板的支撑组件以及连接台阶板和支撑组件的连接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管状结构的支撑主体,该支撑主体的相对两面在纵向上的不同高度处设有用于对接其他支撑组件的连接槽。具有上述结构的台阶组件不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安装快捷方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组合楼梯的组件,具体而言,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用于组合楼梯的组件。
技术介绍
在现代建筑行业中,由多个组合单元组建的组合式楼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起初,在对旧建筑的原有楼梯进行修缮时,应用组合楼梯作为过渡时期的临时楼梯,将原有楼梯修缮完毕之后,组合楼梯往往就会被拆掉。后来,组合楼梯这种易于拆装的特性逐渐引起了众多业内人士的注意,而组合楼梯也因此得到越发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大型多层车间厂房内,组合楼梯被用来连接各个楼层,在搬迁车间或对车间进行重新布局时,可将组合楼梯的各个组成单元拆卸下来并以预定方式在其他地方进行重新安装利用;再如,在有些情况下,建筑内的预留空间具有限制性,因此只能建筑特殊形状的楼梯,在这种情形下,采用普通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楼梯往往因结构力学的局限性而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因此只能采用组件单元进行建设组合式楼梯;另外,还有很多高层建筑在完成主体工程后,在建筑物的两侧建设组合式楼梯以作为逃生楼,以确保在建筑物内发生火灾等险情后,建筑物内人员能够从建筑物外部,从而提供逃生的机率。然而,现有的组合楼梯组件相对于人们对简约、方便快捷的要求而言,其结构仍然比较臃肿,而且生产成本较高。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用于组合楼梯的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安装拆卸方便的用于组合楼梯的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用于组合楼梯的组件是这样设计的一种用于组合楼梯的组件,其包括台阶板、用于支撑台阶板的支撑组件以及连接台阶板和支撑组件的连接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管状结构的支撑主体,该支撑主体的相对两面在纵向上的不同高度处设有用于对接其他支撑组件的连接槽。具有上述结构的台阶组件不但结构简单而且安装快捷方便。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组合楼梯的组件在组装前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组合楼梯的组件的支撑部分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组合楼梯的组件的支撑组件的立体剖视分解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组合楼梯的组件在组装后的侧面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组合楼梯的组件在组装后的侧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组合楼梯的组件在组装后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根据本技术的楼梯组件1用于以组合方式建设楼梯,其包括台阶板10、10′、支撑台阶板10、10′的支撑组件12以及用于固定连接台阶板10、10′和支撑组件12的连接件14。需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的楼梯组件1是用于组合楼梯的一个单元,也就是说,楼梯组件1之间可以互换。其中所述台阶板10、10′包括两个部分,即第一板部100、100′和第二板部102、102′,其中第一板部100、100′和第二板部102、102′具有不同的宽度,由二者构成的台阶板10、10′的一侧具有波浪状轮廓线。确切地说,在应用楼梯组件1组装成楼梯之后,在楼梯的延伸方向上或者在行人在楼梯的行进方向上,第一板部100的宽度小于第二板部102的宽度,而第一板部100′的宽度大于第二板部102′的宽度,在楼梯的延伸方向上,二者相邻布置。以上设计是根据行人攀登楼梯台阶的动作特点而做出的。众所周知,行人在楼梯上行进时,通常是先将一只脚抬起并踏在第一级台阶上,然后以该脚为支点并抬升另外一只脚直至另外一只脚踏上第二级台阶,接下来,以第二级台阶上的脚为支点并抬升另外一只脚踏上第三级台阶,在这种循环往复的动作下完成在楼梯台阶上的行进。请具体参阅图1,下面将结合行人在楼梯上的行进特点具体说明本技术的楼梯组件1的台阶板10、10′的设计优点。为简明起见,仅对行人在楼梯行进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片断进行描述。动作的起始状态是行人的左脚踏在台阶板10′的第一板部100′上,而右脚踏在台阶板10′下面的台阶板10的第二板部102上;行人开始向上行进时,首先将身体重心调整在第一板部100′的左腿上,而后右脚抬升直至踏在台阶板10′上面的第二板部102上。在上述过程中,右脚跨过了台阶板10′的第二板部102′。因为第二板部102′的宽度较第一板部100′较小,也就是第二板部采用后缩式设计,所以右脚在迈进的过程中不会磕碰到第二板部102′,从而使上述迈进更加顺畅,进而使得行人在楼梯上的行进更加安全,上述优点对于老年人或者是身体行动迟缓者尤为突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人体在由本技术的楼梯组件1建设的楼梯上行进过程是由多个上面描述典型片断交替重复而完成的,所以,只要具备上述结构特点的台阶板10、10′在楼梯行进方向上相邻排列,就可以带来上述的优点。支撑组件12基本为一空心四棱柱体,其包括用于支撑台阶板10、10′的支撑主体120以及加盖在支撑主体120一端的盖体122。所述支撑主体120采用截面为矩形的金属管制成,该管状结构可以提高支撑主体120的强度,使其不易弯曲变形。该支撑主体120并不限于使用高强度金属支撑,其也可以由强度符合要求的其他高分子合成材料制成。其中,支撑主体120于其相对的两平面上于其纵向分别开设有两个连接槽120a,而在其他两平面上相对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20b。其中连接槽120a用于与其他支撑主体120相连接,该连接槽120a分别开设在两相对平面上且在支撑主体120纵向方向上存在一定的高度差,这样在将相邻支撑主体120逐一连接后,可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不同高度位置安装台阶板10、10′。另外,每个连接槽120a在纵向上长度要大于其水平宽度,以在两支撑主体120连接时在纵向上可对二者调节,换句话说,即对于台级之间的高度差进行调节。所述定位孔120b用于收容连接支撑主体120和台阶板10、10′的螺钉142。在应用楼梯组件1组装成为楼梯之后,所述连接槽120a所在平面与楼梯的延伸方向基本垂直,而开设定位孔120b的平面与楼梯的延伸方向基本平行。连接件14包括双向连接件140、螺钉142、垫片146、螺栓144以及与螺栓144配合使用的螺母148。所述双向连接件140用于连接支撑主体120和台阶板10,其包括基本上相互垂直的两部分,该两部分均设有连接孔,其中一部分与支撑主体120连接,而另外一部分则与台阶板10、10′连接。下面,将详细说明连接相邻的组装楼梯组件1的过程(请参阅图2至图6)。首先,连接两个支撑主体12,即根据预定的台级高度将支撑主体120一侧靠近连接盖体122一端的连接槽120a与另外一支撑主体120一侧远离连接盖体122一端的连接槽120a对准,然后通过螺栓144、垫片146和螺母148进行对二者进行固定连接;然后,以类似方式对该两支撑主体120与其他支撑主体120进行连接;随后,将盖体122分别加盖在各个支撑主体120的一端,其中盖体122和支撑主体120之间的配合方式可以是过盈配合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他可拆卸的方式配合;接下来,用双向连接件140连接支撑主体120和台阶板10,该双向连接件140一部分通过螺钉142与台阶板10、10′的中部或者其他部分进行连接,而另一部分使用通过定位孔120b的螺栓144以及垫片146和螺母148进行连接,连接各个支撑主体120和台阶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组合楼梯的组件,其包括台阶板、用于支撑台阶板的支撑组件以及连接台阶板和支撑组件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管状结构的支撑主体,该支撑主体的相对两面在纵向上的不同高度处设有用于对接其他支撑组件的连接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埃莉萨菲奥里尼
申请(专利权)人:荣特尔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