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滑油循环舱串油管与回油口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用滑油舱串油管与回油口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船用大型低速柴油主机运行时需要润滑油润滑及冷却,因此,要求在船体内设置滑油循环舱,通过滑油循环舱的串油管与柴油主机的回油口上的法兰对接实现管路闭合,以冷却及澄清柴油主机所使用的润滑油。然而,在船体建造过程中,需要对滑油循环舱进行串油施工,在串油施工前,柴油主机的回油口上的法兰并未开始进行安装,这就导致串油施工时,串油管无法与柴油主机的回油口对接,影响串油施工的进行。为解决上述问题,保证正常串油施工,现有技术是将串油管的管口直接焊接固定在船舱的顶板上,随后再进行串油施工,待串油施工完成后,再清舱去油,并割开串油管与船舱顶板的焊缝,移除串油管,导致整个串油施工过程复杂,耗时耗力,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连接便利、可靠且安全的船用滑油循环舱串油管与回油口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船用滑油循环舱串油管与回油口连接结构,包括串油管及固定在舱壁上的回油口,在串油管管口处的侧壁上套连有端盘,在串油管管口处的端盘与回油口之间设置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的通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滑油循环舱串油管与回油口连接结构,包括串油管(6)及固定在舱壁(7)上的回油口(8),在串油管(6)管口处的侧壁上套连有端盘(9),其特征在于:在串油管(6)管口处的端盘(9)与回油口(8)之间设置有连接法兰(1),连接法兰(1)的通孔(10)与串油管(6)的管口及回油口(8)相对,连接法兰(1)的一面通过紧固件与串油管(6)管口处的端盘(9)紧固为一体,连接法兰(1)的另一面通过压紧结构压紧在回油口(8)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滑油循环舱串油管与回油口连接结构,包括串油管(6)及固定在舱壁(7)上的回油口(8),在串油管(6)管口处的侧壁上套连有端盘(9),其特征在于:在串油管(6)管口处的端盘(9)与回油口(8)之间设置有连接法兰(1),连接法兰(1)的通孔(10)与串油管(6)的管口及回油口(8)相对,连接法兰(1)的一面通过紧固件与串油管(6)管口处的端盘(9)紧固为一体,连接法兰(1)的另一面通过压紧结构压紧在回油口(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滑油循环舱串油管与回油口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结构包括若干个磁力吸盘(4)以及个数与磁力吸盘(4)个数一致的若干个卡紧卡码(2),所述若干个磁力吸盘(4)沿连接法兰(1)的外圆圆周间隔设置,每个磁力吸盘(4)均吸附在舱壁(7)上,在每个磁力吸盘(4)上设置有平行于舱壁(7)的水平条形通孔(11),所述卡紧卡码(2)呈L型,卡紧卡码(2)的其中一条边由对应的磁力吸盘(4)上的水平条形通孔(11)穿过后,该条边的端部穿出水平条形通孔(11)并伸至连接法兰(1)上方,卡紧卡码(2)的另一条边的端部则抵在舱壁(7)上,在卡紧卡码(2)穿出水平条形通孔(11)并伸至连接法兰(1)上方的部分上设置有螺纹孔,压紧螺栓(3)由螺纹孔旋入,其端部抵紧于连接法兰(1)端面上,将连接法兰(1)抵紧于回油口(8)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滑油循环舱串油管与回油口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结构包括若干个卡紧卡码(2)以及与卡紧卡码(2)个数一致的拉紧螺杆(13),所述卡紧卡码(2)呈L型,卡紧卡码(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武江,陈灵超,刘施屹,陈俊耿,彭耀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