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电缆沟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80309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8:43
一种隧道电缆沟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主要包括装置,装置包括轨道桁车、模板系统;所述轨道桁车包括桁车钢构,桁车钢构通过行走轮设置在轨道上;所述模板系统包括模板组件、驱动组件,模板组件包括内外的面板,内外的面板与内外的支撑机构分别固定、并通过连接梁与轨道桁车连接成整体;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分别驱动相对两内面板、相对的两外面板靠近或远离,实现压紧或脱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隧道电缆沟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能够降低成本,保证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电缆沟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沟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隧道电缆沟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在进行隧道混凝土电缆沟施工时,传统的施工方法是在利用定型模板进行模板的架设和拆除施工,施工完成一段,拆除后进行下一段施工。此方法工作量大、投入材料、设备和人工较多、工期长、成本高且电缆沟空间狭窄,模板不易加固,容易造成模板跑位,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隧道电缆沟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解决了电缆沟施工的质量难以保证的通病,该装置在不影响道路交通的条件下,能保证隧道两侧电缆沟同时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可操作性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电缆沟成型装置,包括轨道桁车、模板系统;所述轨道桁车包括桁车钢构,桁车钢构通过行走轮设置在轨道上;所述模板系统包括模板组件、驱动组件,模板组件包括内外的面板,内外的面板与内外的支撑机构分别固定、并通过连接梁与轨道桁车连接成整体;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分别驱动相对两内面板、相对的两外面板靠近或远离,实现压紧或脱模。所述桁车钢构包括下横梁,下横梁上端与支腿、主梁、上横梁固定连接构成方形框架结构,方形框架结构的长度与每次分段浇筑长度相适应。所述下横梁一侧并排固定有多根连接梁,连接梁底面对应与支撑机构固定连接,连接梁顶面铺设竹胶板,构成施工平台。所述面板为钢板,连接梁为工字钢,支撑机构为槽钢。所述行走轮连接行走电机。一种隧道电缆沟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进行电缆沟底板混凝土的浇筑。步骤二:然后,在路基表面安装枕木、轨道及桁车钢构,将桁车钢构两侧的下横梁与连接梁及支撑机构进行焊接,内外侧的支撑机构再与面板进行焊接,由此将轨道桁车、模板系统连接成整体,且面板之间形成符合设计标准的电缆沟内、外墙浇筑腔。步骤三:在连接梁顶面铺设竹胶板,预留混凝土布料缺口并构造施工平台,将液压油泵与液压油缸进行连接,并将液压油缸两端与相应的支撑机构或面板连接。混凝土浇筑前,电缆沟外墙面板通过第一液压油缸收缩加固,电缆沟内墙面板通过第二液压油缸伸张加固。步骤四:进行电缆沟侧墙混凝土浇筑。步骤五:电缆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达到拆模条件,电缆沟外墙面板通过第一液压油缸伸张拆除,电缆沟内墙面板通过第二液压油缸收缩拆除。利用轨道桁车的移动,完成电缆沟侧墙模板的整体移动。步骤六:电缆沟分缝处易采用沥青木板,并将其固定牢靠,根据电缆沟分缝段的长度,调整桁车钢构的下横梁的长度,电缆沟滑模混凝土浇筑可连续进行。本专利技术一种隧道电缆沟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利用连接梁将轨道桁车、模板系统连接成为整体,通过在路基表面上安装轨道,利用轨道桁车移动带动模板系统直线运动,可分段同时进行两侧电缆沟混凝土的施工,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而通过合理控制桁车钢构的宽度及长度,,调整面板的长度和宽度,可使得模板系统模块化,在施工过程中保证电缆沟线形优美。2)、在施工时,安装的液压控制系统进行模板的加固,加固过程中,模板不易跑偏,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完成一段电缆沟后,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条件时,液压油缸在液压作用下,将滑模面板进行微移,完成脱模,因此无需人为操作,简单方便,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3)、传统的施工方法进行隧道电缆沟施工,每100m断面尺寸为长*宽(50cm*55cm)的电缆沟消耗人工343工日,辅助材料消耗费4680元,机械使用费2742元,施工工期长达15天,每延米直接费高达350元;采用隧道电缆沟成型装置,每100m相同断面电缆沟消耗人工73工日、辅助材料消耗费1680元,机械施工费686元,施工工期5天,每延米直接费仅98元。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A处的剖面图。图4为电缆沟在隧道断面上的示意图。图中:枕木1,轨道2,行走轮3,行走电机4,下横梁5,桁车支腿6,上横梁7,主梁8,连接梁9,施工平台10,第一液压油泵11,第二液压油泵12,第一液压油缸13,第二液压油缸14,面板15,支撑机构16,路基17,电缆沟18,边水沟19,隧道建筑限界20。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电缆沟18横截面的长*宽为50cm*55cm,电缆沟18一侧为边水沟19。如图1-3所示,一种隧道电缆沟成型装置包括轨道桁车、模板系统。其中轨道桁车安装在已施工完成的路基17表面上,利用路基表面上安装的轨道进行电缆沟高程及线形的控制。具体地,所述轨道桁车包括轨道2、桁车钢构。所述轨道2安置在枕木1上,轨道2上设置有行走轮3,行走轮3安装在桁车钢构下方,行走轮3连接行走电机4,通过行走电机4驱动桁车钢构前进。所述桁车钢构包括左右的下横梁5,左右的下横梁5与上横梁7正对间隔且通过四根或四根以上的桁车支腿6焊接固定,左右的上横梁7之间还通过至少两根主梁8焊接固定。所述模板系统包括模板组件、驱动组件。模板组件分两组固定在轨道桁车左右。每组模板组件均包括内外的面板15,面板15采用厚度为8mm钢板制成,两内侧相对的面板15之间的宽度与隧道电缆沟相适应,相邻的内外面板15之间构成浇筑空间且相邻的内外面板15之间的间距与需要浇筑的电缆沟墙面厚度相适应。在内外的面板15上均竖直焊接有多根支撑机构16,支撑机构16为槽钢,多根支撑机构16上端面平齐并对应与多根连接梁9焊接固定,连接梁9为工字钢,连接梁9另一端与下横梁5焊接固定,由此可与轨道桁车构成整体并随轨道桁车移动而移动。而连接梁9上端则铺设竹胶板,构成施工平台10,满足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浇筑。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液压油缸13、第二液压油缸14,第一液压油缸13、第二液压油缸14分别与施工平台10上的第一液压油泵11、第二液压油泵12连接,通过第一液压油泵11、第二液压油泵12驱动供油。所述第一液压油缸13两端分别与外侧的支撑机构16连接,且位于外侧的面板15上方,通过第一液压油缸13的伸缩可控制电缆沟外墙模板的压紧加固或脱模;而第二液压油缸14两端分别与内侧的面板15连接,第二液压油缸14分上下两组均匀布置。通过第二液压油缸14可控制电缆沟内墙模板的加固或脱模,在使用时,需要第一液压油缸13、第二液压油缸14配套同时工作效果更佳。一种隧道电缆沟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进行电缆沟底板混凝土的浇筑。步骤二:然后,在路基表面安装枕木1、轨道2及桁车钢构,将桁车钢构两侧的下横梁5与连接梁9及支撑机构16进行焊接,内外侧的支撑机构16再与面板15进行焊接,由此将轨道桁车、模板系统连接成整体,且面板15之间形成符合设计标准的电缆沟内、外墙浇筑腔。步骤三:在连接梁9顶面铺设竹胶板,预留混凝土布料缺口并构造施工平台10,将液压油泵与液压油缸进行连接,并将液压油缸两端与相应的支撑机构16或面板15连接。混凝土浇筑前,电缆沟外墙面板通过第一液压油缸13收缩加固,电缆沟内墙面板通过第二液压油缸14伸张加固。步骤四:进行电缆沟侧墙混凝土浇筑。步骤五:电缆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达到拆模条件,电缆沟外墙面板通过第一液压油缸13伸张拆除,电缆沟内墙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电缆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桁车、模板系统;所述轨道桁车包括桁车钢构,桁车钢构通过行走轮(3)设置在轨道(2)上;所述模板系统包括模板组件、驱动组件,模板组件包括内外的面板(15),内外的面板(15)与内外的支撑机构(16)分别固定、并通过连接梁(9)与轨道桁车连接成整体;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液压油缸(13)、第二液压油缸(14),第一液压油缸(13)、第二液压油缸(14)分别驱动相对两内面板(15)、相对的两外面板(17)靠近或远离,实现压紧或脱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电缆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桁车、模板系统;所述轨道桁车包括桁车钢构,桁车钢构通过行走轮(3)设置在轨道(2)上;所述模板系统包括模板组件、驱动组件,模板组件包括内外的面板(15),内外的面板(15)与内外的支撑机构(16)分别固定、并通过连接梁(9)与轨道桁车连接成整体;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液压油缸(13)、第二液压油缸(14),第一液压油缸(13)、第二液压油缸(14)分别驱动相对两内面板(15)、相对的两外面板(17)靠近或远离,实现压紧或脱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电缆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车钢构包括下横梁(5),下横梁(5)上端与支腿(6)、主梁(8)、上横梁(7)固定连接构成方形框架结构,方形框架结构的长度与每次分段浇筑长度相适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电缆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5)一侧并排固定有多根连接梁(9),连接梁(9)底面对应与支撑机构(16)固定连接,连接梁(9)顶面铺设竹胶板,构成施工平台(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电缆沟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5)为钢板,连接梁(9)为工字钢,支撑机构(16)为槽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电缆沟成型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稳科严开华周富朝周永卿汪贤涛崔岩张洁康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