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794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功率转换装置(300)包括:具有板状的绕组构件(1、21)和安装于绕组构件(1、21)的芯体(12、29)的平面型线圈元器件(100、200);具有以纵向放置的配置方式收纳有线圈元器件(100、200)的凹部(35、36)的壳体(31);以及填充于凹部(35、36)与线圈元器件(100、200)之间的填充剂(55、6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功率转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率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对于功率转换装置,会使用变压器和电抗器。对于变压器和电抗器,会使用具有由铁氧体磁铁等永磁铁构成的铁心(以下称为“芯体”)、以及在该芯体上卷绕漆包线等绝缘电线而成的绕组的元器件,即所谓的“线圈元器件”。由于现有的线圈元器件小型化较为困难,因此存在导致功率转换装置大型化的问题。针对该问题,研究开发了具有实现绕组功能的大致呈板状的构件(以下称为“绕组构件”)、以及安装于该绕组构件的芯体的薄型的线圈元器件、即所谓的“平面型”线圈元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1344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平面型线圈元器件中,由于绕组构件会因通电而发热,因此要求进行散热。一般而言,相对于绕组构件,芯体的热传导率较低(例如,用于芯体的铁氧体磁铁的热传导率为4~5瓦特每米每开氏温度[W/mK],是用于绕组构件的铜箔的热传导率的1/100左右的值),因此,难以从绕组构件向芯体进行散热。因此,绕组构件发出的热优选向热传导率比芯体要高的构件、例如金属制的壳体释放。专利文献1的感应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元器件,该线圈元器件为平面型,具有板状的绕组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绕组构件的芯体;壳体,该壳体具有以纵向放置的配置方式收纳有所述线圈元器件的凹部;以及填充剂,该填充剂填充于所述凹部与所述线圈元器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元器件,该线圈元器件为平面型,具有板状的绕组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绕组构件的芯体;壳体,该壳体具有以纵向放置的配置方式收纳有所述线圈元器件的凹部;以及填充剂,该填充剂填充于所述凹部与所述线圈元器件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为烧制品,在所述芯体与所述绕组构件之间填充有所述填充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构件由多层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多层基板中的内部层的线圈图案构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压铸成型品,在所述凹部内收纳有多个所述线圈元器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线圈元器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塚乔士熊谷隆大塚保纪大林雄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