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文健专利>正文

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85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包括下水帽体,混凝土支撑块和分水连接体;所述下水帽体焊接在矩形的底板顶部平面中央;所述下水帽体的四个侧壁上均开设有间隔均匀的竖向所述滤水口;所述底板四角通过螺栓向下固定连接有渗排体,其底板埋于地表上,而渗排体整体埋于地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下水帽体和保护盖的设置,通过下水帽体整体呈上窄下宽的截四面体结构,且下水帽体的顶部平面中央开设有大口径无阻碍的上进水口,而且下水帽体的顶部左端和右端侧壁向上固定焊接有M状的保护盖,恰好使得保护盖底部与下水帽体顶部平面之间能够在遇到暴雨或大洪水时,雨水若漫过下水帽体后能够迅速从上进水口外排,而雨水中的杂物则会被阻挡在保护盖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绵城市渗排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市政工程、海绵城市设施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海绵城市渗排结构。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如专利申请书CN201720163311.9中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涉及海绵城市
,该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包括顺次联通的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净滞结构和用水结构,其中海绵城市渗排结构的渗水表层贯穿布置有多根溢流管,排水透层中埋设有带孔盲管,每根溢流管位于排水透层的一端与带孔盲管联通,带孔盲管的一端联通至净滞结构。当降雨量较小时,雨水进入蓄水池存储,并向土壤层渗透;当降雨量较大,蓄水池内的水位上升至带孔透水盲管以上时,雨水经带孔盲管输出至净滞结构经过生态净水处理,再由用水结构提取出。该海绵城市渗排结构的渗水效果好,雨水直接渗至地下或排至外部,避免造成积水,该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能够对不同降雨量均实现综合、有效的雨洪管理。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城市渗排结构以及上述专利中的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一方面为了达到净化水源的目的,一般都会加设滤水装置,而在滤水的过程中,万一发生堵塞,将加剧洪灾的险情,另一方面,如上述专利中的渗排过程,雨水停留时间短,而向土壤中渗透的速度又慢,因此很难达到滋润土壤的目的。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海绵城市渗排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海绵城市渗排结构,以解决现有渗排结构中加设滤水装置,在滤水的过程中,万一发生堵塞,将加剧洪灾的险情,并且雨水停留时间短,而向土壤中渗透的速度又慢,因此很难达到滋润土壤的目的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海绵城市渗排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包括下水帽体,滤水口,上进水口,保护盖,底板,渗排体,支撑柱,外渗排槽,内渗排槽,蓄水池,溢水管,渗排管,渗水孔,下水管,滤水头,层级透水孔,涡流头,涡流桨,转动轴,密封体,混凝土支撑块和分水连接体;所述下水帽体焊接在矩形的底板顶部平面中央;所述下水帽体的四个侧壁上均开设有间隔均匀的竖向所述滤水口;所述底板四角通过螺栓向下固定连接有渗排体,其底板埋于地表上,而渗排体整体埋于地下;所述渗排体底部通过底部设置的密封体固定连接在混凝土制成的长方体状的蓄水池的顶部;所述密封体上固定呈矩形阵列状设置有至少十八组的下水管;所述蓄水池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下端平行设置有五根渗排管,且经过净化的雨水从渗排管中通过其上开设的渗水孔缓慢供给地下水源;所述蓄水池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上端与下方的渗排管的间隔空隙相对应排列设置有四根平行的溢水管;所述蓄水池中部固定砌有混凝土支撑块,且混凝土支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楔体状的分水连接体。进一步的,所述下水帽体整体呈上窄下宽的截四面体结构,且下水帽体的顶部平面中央开设有大口径无阻碍的上进水口,而且下水帽体的顶部左端和右端侧壁向上固定焊接有M状的保护盖。进一步的,所述渗排体内侧壁底部向内聚合,而渗排体的内侧壁上部向上倾斜的结构,且渗排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横向的内渗排槽,而渗排体的外壁开设有竖向的外渗排槽。进一步的,所述渗排体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恰好处于外渗排槽之间,而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蓄水池顶部平面上。进一步的,所述下水管顶端管内设置的滤水头恰好与渗排体顶部平面相平齐。进一步的,所述滤水头整体呈向上缩减的圆形金子塔状结构,且滤水头的每层平台上的开设的层级透水孔越向上越稀疏。进一步的,所述滤水头的顶部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涡流头,而涡流头的沿滤水头的层级结构设置有涡流桨。进一步的,所述溢水管在靠近蓄水池端为设置有垂直向下弯曲的转折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下水帽体和保护盖的设置,通过下水帽体整体呈上窄下宽的截四面体结构,且下水帽体的顶部平面中央开设有大口径无阻碍的上进水口,而且下水帽体的顶部左端和右端侧壁向上固定焊接有M状的保护盖,恰好使得保护盖底部与下水帽体顶部平面之间能够在遇到暴雨或大洪水时,雨水若漫过下水帽体后能够迅速从上进水口外排,而雨水中的杂物则会被阻挡在保护盖外部。渗排体的设置,通过渗排体内侧壁底部向内聚合,而渗排体的内侧壁上部向上倾斜的结构,且渗排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横向的内渗排槽,而渗排体的外壁开设有竖向的外渗排槽,从而使得在渗排体中汇聚的少量雨水能够通过内渗排槽和外渗排槽渗透到外部的土壤中,加强海绵城市土壤中水循环和土壤储水能力,且渗排体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恰好处于外渗排槽之间,而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蓄水池顶部平面上,从而使得渗排体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位置固定,其中支撑柱的设置,能够为渗排体提供强有力的外扩张力,降低土层直接对渗排体的作用力。下水管上滤水头和涡流头的设置,通过下水管顶端管内设置的滤水头恰好与渗排体顶部平面相平齐,当渗排体中水量达到下水管顶端的滤水头处时,雨水将通过下水管外排到蓄水池中进行储蓄或者泄洪,而在渗排体中水量达不到下水管顶端时,则始终保持向土壤中渗排的状态,滤水头整体呈向上缩减的圆形金子塔状结构,且滤水头的每层平台上的开设的层级透水孔越向上越稀疏,当雨水从滤水头进入下水管中时,杂质不会进入下水管,而且由于滤水头整体为层级的设计,杂质很难一下将滤水头完全堵塞,使得滤水头仍然具有泄洪功能,积攒的杂质,可在后期将底板拆卸后清理,并且滤水头的顶部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涡流头,而涡流头的沿滤水头的层级结构设置有涡流桨,当雨水中掺杂有杂物时,能够在涡流的状态下剔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右前方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放大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B放大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下水帽体和底板部分上轴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下水帽体和底板部分下轴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无下水帽体和底板部分轴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图6中放大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蓄水池和密封体部分轴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蓄水池和密封体部分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支撑块部分轴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滤水头部分轴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滤水头和涡流头拆分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下水帽体,101-滤水口,102-上进水口,2-保护盖,3-底板,4-渗排体,401-支撑柱,402-外渗排槽,403-内渗排槽,5-蓄水池,6-溢水管,7-渗排管,701-渗水孔,8-下水管,801-滤水头,80101-层级透水孔,802-涡流头,80201-涡流桨,80202-转动轴,9-密封体,10-混凝土支撑块,1001-分水连接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包括下水帽体,滤水口,上进水口,保护盖,底板,渗排体,支撑柱,外渗排槽,内渗排槽,蓄水池,溢水管,渗排管,渗水孔,下水管,滤水头,层级透水孔,涡流头,涡流桨,转动轴,密封体,混凝土支撑块和分水连接体;所述下水帽体焊接在矩形的底板顶部平面中央;所述下水帽体的四个侧壁上均开设有间隔均匀的竖向所述滤水口;所述底板四角通过螺栓向下固定连接有渗排体,其底板埋于地表上,而渗排体整体埋于地下;所述渗排体底部通过底部设置的密封体固定连接在混凝土制成的长方体状的蓄水池的顶部;所述密封体上固定呈矩形阵列状设置有至少十八组的下水管;所述蓄水池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下端平行设置有五根渗排管,且经过净化的雨水从渗排管中通过其上开设的渗水孔缓慢供给地下水源;所述蓄水池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上端与下方的渗排管的间隔空隙相对应排列设置有四根平行的溢水管;所述蓄水池中部固定砌有混凝土支撑块,且混凝土支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楔体状的分水连接体。

【技术特征摘要】
1.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包括下水帽体,滤水口,上进水口,保护盖,底板,渗排体,支撑柱,外渗排槽,内渗排槽,蓄水池,溢水管,渗排管,渗水孔,下水管,滤水头,层级透水孔,涡流头,涡流桨,转动轴,密封体,混凝土支撑块和分水连接体;所述下水帽体焊接在矩形的底板顶部平面中央;所述下水帽体的四个侧壁上均开设有间隔均匀的竖向所述滤水口;所述底板四角通过螺栓向下固定连接有渗排体,其底板埋于地表上,而渗排体整体埋于地下;所述渗排体底部通过底部设置的密封体固定连接在混凝土制成的长方体状的蓄水池的顶部;所述密封体上固定呈矩形阵列状设置有至少十八组的下水管;所述蓄水池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下端平行设置有五根渗排管,且经过净化的雨水从渗排管中通过其上开设的渗水孔缓慢供给地下水源;所述蓄水池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上端与下方的渗排管的间隔空隙相对应排列设置有四根平行的溢水管;所述蓄水池中部固定砌有混凝土支撑块,且混凝土支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楔体状的分水连接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帽体整体呈上窄下宽的截四面体结构,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文健
申请(专利权)人:汤文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